一种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475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装置,包括网口、网络变压器、4根中心轴头;所述网口、所述网络变压器以及4根所述中心轴头依次连接;还包括:差模防护模块、多个整流组件、整流组件控制器;所述差模防护模块的一端与4根所述中心轴头连接,所述差模防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多个整流组件均由MOS管组成;多个整流组件两者中的所有MOS管均连接所述整流桥控制器;4根所述中心轴头连接多个整流组件的输入端。本申请方案中,采用的差模防护模块进行保护,保障了电源的安全可靠、此外,基于MOS管的整流组件的设置,相较于目前采用二极管的整流方案,降低了功率损失,节约了能源,利于降低整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POE,也即以太网电源(PoweronEthernet,简称PoE)供电技术是按照IEE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提出的802.3af标准实现的、是一种通过以太网接口和线缆向受电设备(PD,PoweredDevice)提供电力的供电技术。传统的协议方案,如POE和POE+(PD)协议方案,最大供电(也即class4)的输出功率为25.5W;而近年来推出了新的POE协议,也即POE++(802.3bt)协议方案,该协议方案向PD设备最大供电(class8等级)的输出可以达到输出71W,远远超过原有传统协议方案的25.5W,由此也带来一些问题:具体的,在POE和POE+(PD)方案中,整流部分是通过二极管来实现的,这种方式在需要输出71W的功率时,损失的功率较大,导致供电效率降低,发热严重,无法很好的满足供电需要。由此,目前需要有一种更好的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源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源装置,包括网口、网络变压器、四根中心轴头、差模防护模块、整流组件控制器和八个整流组件;所述网口、所述网络变压器以及四根中心轴头依次连接;所述整流组件中包括MOS管;所述差模防护模块的一端分别与四根中心轴头连接,所述差模防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八个整流组件中的MOS管均连接所述整流组件控制器;第一整流组件连接第二整流组件;第一中心轴头连接第一整流组件与第二整流组件的连接点;第三整流组件连接第四整流组件;第二中心轴头连接第三整流组件与第四整流组件的连接点;第五整流组件连接第六整流组件;第三中心轴头连接第五整流组件与第六整流组件的连接点;第七整流组件连接第八整流组件;第四中心轴头连接第七整流组件与第八整流组件的连接点;所述第一整流组件、所述第三整流组件、所述第五整流组件和所述第七整流组件四者连接,连接点作为电源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整流组件、所述第四整流组件、所述第六整流组件和所述第八整流组件四者连接,连接点作为电源第二输出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差模防护模块包括四个子差模防护模块;每个所述子差模防护模块的一端与一所述中心轴头连接,每个所述子差模防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不同的所述子差模防护模块连接不同的所述中心轴头。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子差模防护模块包括TVS。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TVS包括双向TVS。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差模防护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与四个滤波组件;所述滤波组件由相互连接的第二电容与第一电阻组成;在每个滤波组件中,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一所述中心轴头,另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有的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八个所述整流组件的结构相同,每个所述整流组件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容;在同一个整流组件中,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均连接所述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在不同的整流组件中,一整流组件中的所述MOS管的漏极与另一整流组件中的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或四个整流组件中的所述MOS管的漏极相连作为电源第一输出端;或四个整流组件中的所述MOS管的源极相连作为电源第二输出端;所有的所述MOS管的栅极均连接所述整流组件控制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MOS管包括N沟道MOS管。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抗干扰模块;其中,所述抗干扰模块连接在所述电源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第二输出端之间。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抗干扰模块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TVS、第三电阻、第四电阻、EMI滤波模块、第一磁珠和第二磁珠;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源第一输出端、所述TVS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EMI滤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TVS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EMI滤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源第二输出端、所述EMI滤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磁珠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EMI滤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磁珠的一端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DC/DC模块;其中,所述DC/DC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磁珠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磁珠的另一端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单向TVS;其中,所述单向TVS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第一输出端,所述单向TVS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第二输出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源装置,包括网口、网络变压器、四根中心轴头、差模防护模块、整流组件控制器和八个整流组件;所述网口、所述网络变压器以及四根中心轴头依次连接;所述整流组件中包括MOS管;所述差模防护模块的一端分别与四根中心轴头连接,所述差模防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八个整流组件中的MOS管均连接所述整流组件控制器;第一整流组件连接第二整流组件;第一中心轴头连接第一整流组件与第二整流组件的连接点;第三整流组件连接第四整流组件;第二中心轴头连接第三整流组件与第四整流组件的连接点;第五整流组件连接第六整流组件;第三中心轴头连接第五整流组件与第六整流组件的连接点;第七整流组件连接第八整流组件;第四中心轴头连接第七整流组件与第八整流组件的连接点;所述第一整流组件、所述第三整流组件、所述第五整流组件和所述第七整流组件四者连接,连接点作为电源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整流组件、所述第四整流组件、所述第六整流组件和所述第八整流组件四者连接,连接点作为电源第二输出端。本申请方案中,采用的差模防护模块进行保护,保障了电源的安全可靠、此外,基于MOS管的整流组件的设置,相较于目前采用二极管的整流方案,降低了功率损失,节约了能源,利于降低整体成本。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一种电源装置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另一种电源装置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另一种电源装置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另一种电源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一种电源装置中整流组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一种电源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口、网络变压器、四根中心轴头、差模防护模块、整流组件控制器和八个整流组件;所述网口、所述网络变压器以及四根中心轴头依次连接;所述整流组件中包括MOS管;/n所述差模防护模块的一端分别与四根中心轴头连接,所述差模防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八个整流组件中的MOS管均连接所述整流组件控制器;/n第一整流组件连接第二整流组件;第一中心轴头连接第一整流组件与第二整流组件的连接点;第三整流组件连接第四整流组件;第二中心轴头连接第三整流组件与第四整流组件的连接点;第五整流组件连接第六整流组件;第三中心轴头连接第五整流组件与第六整流组件的连接点;第七整流组件连接第八整流组件;第四中心轴头连接第七整流组件与第八整流组件的连接点;/n所述第一整流组件、所述第三整流组件、所述第五整流组件和所述第七整流组件四者连接,连接点作为电源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整流组件、所述第四整流组件、所述第六整流组件和所述第八整流组件四者连接,连接点作为电源第二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口、网络变压器、四根中心轴头、差模防护模块、整流组件控制器和八个整流组件;所述网口、所述网络变压器以及四根中心轴头依次连接;所述整流组件中包括MOS管;
所述差模防护模块的一端分别与四根中心轴头连接,所述差模防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八个整流组件中的MOS管均连接所述整流组件控制器;
第一整流组件连接第二整流组件;第一中心轴头连接第一整流组件与第二整流组件的连接点;第三整流组件连接第四整流组件;第二中心轴头连接第三整流组件与第四整流组件的连接点;第五整流组件连接第六整流组件;第三中心轴头连接第五整流组件与第六整流组件的连接点;第七整流组件连接第八整流组件;第四中心轴头连接第七整流组件与第八整流组件的连接点;
所述第一整流组件、所述第三整流组件、所述第五整流组件和所述第七整流组件四者连接,连接点作为电源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整流组件、所述第四整流组件、所述第六整流组件和所述第八整流组件四者连接,连接点作为电源第二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模防护模块包括四个子差模防护模块;每个所述子差模防护模块的一端与一所述中心轴头连接,每个所述子差模防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不同的所述子差模防护模块连接不同的所述中心轴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差模防护模块包括TVS。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VS包括双向TVS。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模防护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与四个滤波组件;所述滤波组件由相互连接的第二电容与第一电阻组成;在每个滤波组件中,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一所述中心轴头,另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有的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哲壮马英兴祝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