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铁芯、电机转子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73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子铁芯、电机转子及压缩机,铁芯本体上设置有多对槽体结构,针对每一个槽体结构:槽体结构包括第二槽体和两个第一槽体,两个第一槽体分别位于第二槽体的两侧;各个第一槽体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两个第三槽段与第二槽体均连通;各个第二槽段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槽体的中心轴线均呈第一预定夹角设置,第一槽段的中心轴线与相应的第二槽段的中心轴线呈第二预定夹角设置,第一槽段位于相应的第二槽段的远离铁芯本体的中心线的一侧;两个第一槽体的第二槽段分别用于容纳两个径向磁体,第二槽体用于容纳切向磁体。将本转子铁芯应用于电机转子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转子的切向永磁体漏磁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铁芯、电机转子及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子铁芯、电机转子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压缩机用永磁电机普遍采用内嵌式稀土永磁电机,其利用永磁体的高剩磁力能够极大地缩小压缩机的体积和重量,在保持优异的电机效率和振动噪音的同时还使电机的体积更小,使得永磁体电机具有一定的优势。体积较小的电机的转子的转矩密度更高,现有高转矩密度的转子结构为混合磁路转子结构,即转子内嵌一种径向永磁体(永磁体磁场径向分布)和切向永磁体(永磁体磁场切向分布);基于成本的考虑,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切向永磁体合并,形成转子的相邻磁极共用一个切向永磁体的设置形式。但是,上述切向永磁体合并的设置方式存在切向永磁体漏磁过大的问题,同时切向永磁体产生的电磁激振力也较大,振动噪声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铁芯、电机转子及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转子的切向永磁体漏磁过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子铁芯,其包括:铁芯本体,铁芯本体上设置有多对槽体结构,多对槽体结构沿铁芯本体的周向依次布置,每对槽体结构的两个槽体结构相对于铁芯本体的中心线呈180度对称设置;其中,槽体结构包括第二槽体和两个第一槽体,两个第一槽体分别位于第二槽体的两侧;各个第一槽体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两个第三槽段与第二槽体均连通;各个第二槽段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槽体的中心轴线均呈第一预定夹角设置,第一槽段的中心轴线与相应的第二槽段的中心轴线呈第二预定夹角设置,第一槽段位于相应的第二槽段的远离铁芯本体的中心线的一侧;两个第一槽体的第二槽段分别用于容纳两个径向磁体,第二槽体用于容纳切向磁体。进一步地,第一预定夹角为锐角;和/或,第二预定夹角为钝角;和/或,沿靠近第二槽体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第三槽段的槽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或增大。进一步地,两个第一槽体相对于第二槽体的中心轴线呈镜像对称设置。进一步地,各个槽体结构还包括第三槽体,第三槽体与相应的第二槽体连通;第三槽体为多个,多个第三槽体分为两组,两组第三槽体分别设置在第二槽体的两侧;各组第三槽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三槽体;当各组第三槽体具有多个第三槽体时,各组第三槽体的多个第三槽体沿第二槽体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进一步地,第三槽体为条形槽,第三槽体具有靠近第二槽体的连接端和远离第二槽体的自由端,第三槽体的自由端位于第三槽体的连接端的远离铁芯本体的中心线的一侧。进一步地,当各组第三槽体具有多个第三槽体时,多个第三槽体中远离铁芯本体的中心线的第三槽体为端部槽体;或者,当各组第三槽体具有一个第三槽体时,该第三槽体为端部槽体;自端部槽体的连接端至其自由端的方向,端部槽体的槽腔的外周长逐渐减小;和/或,端部槽体具有靠近铁芯本体的中心线的第一侧边和远离铁芯本体的中心线的第二侧边,第二侧边与相应的第二槽体的远离铁芯本体的中心线的一端的端部边缘齐平。进一步地,当各组第三槽体具有多个第三槽体时,自铁芯本体的中心至其边缘的方向,各组第三槽体的多个第三槽体的自由端依次逐渐远离相应的第二槽体的中心轴线;和/或,两组第三槽体的多个第三槽体相对于相应的第二槽体的中心轴线一一对称设置。进一步地,各个第三槽体的自由端与相应的第二槽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B1,第二槽体的槽腔的最小宽度为B2;其中,0.9B2≤B1≤1.25B2。进一步地,第二槽体的远离铁芯本体的中心线的一端的端部与铁芯本体的边缘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B3;其中,0.2mm≤B3≤0.45mm。进一步地,除端部槽体外的其余第三槽体的槽宽为B4,第二槽体的槽腔的最大宽度为B2;其中,B4小于或等于B2的六分之一。进一步地,铁芯本体的边缘的部分本体朝向铁芯本体的中心方向凹陷以形成内凹部;内凹部为多个,多个内凹部沿铁芯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内凹部与多个槽体结构一一对应地设置。进一步地,其中一组第三槽体的多个第三槽体的自由端在预设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位于第一预设径线上,另一组第三槽体的多个第三槽体的自由端在预设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位于第二预设径线上,第一预设径线与第二预设径线之间的夹角为D1;沿铁芯本体的周向,内凹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应的内凹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第三预设径线和第四预设径线上,第三预设径线和第四预设径线之间的夹角为D2;其中,0.42≤(D1/D2)≤0.54;预设投影面与铁芯本体的中心轴线垂直,铁芯本体的中心轴线在预设投影面上的投影为预设中心点,第一预设径线、第二预设径线、第三预设径线和第四预设径线均位于预设投影面上并均经过预设中心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其包括上述的转子铁芯,电机转子还包括:多组径向磁体,多组径向磁体与转子铁芯的多个槽体结构一一对应地设置;各组径向磁体具有两个径向磁体,以使各组径向磁体的两个径向磁体分别嵌设在相应的槽体结构的两个第一槽体内;多个切向磁体,多个切向磁体与转子铁芯的多个槽体结构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切向磁体嵌设在相应的槽体结构的第二槽体内。进一步地,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各组径向磁体包括第一径向磁体和第二径向磁体,第一径向磁体具有朝向转子铁芯的中心线的第一磁极和朝向转子铁芯的边缘的第二磁极,第二径向磁体具有朝向转子铁芯的中心线的第三磁极和朝向转子铁芯的边缘的第四磁极,第一径向磁体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的极性相反,第二径向磁体的第三磁极和第四磁极的极性相反,第一径向磁体的第一磁极和同组的第二径向磁体的第三磁极的极性相反;各个切向磁体具有朝向相应的第一径向磁体的第五磁极和朝向相应的第二径向磁体的第六磁极,各个切向磁体的第五磁极和第六磁极的极性相反,切向磁体的第五磁极和相应的第一径向磁体的第二磁极的极性相同,切向磁体的第六磁极和相应的第二径向磁体的第四磁极的极性相同;相邻两组径向磁体中,其中一组径向磁体的第二径向磁体的第三磁极和另一组径向磁体的第一径向磁体的第一磁极极性相同;相邻两个切向磁体的第五磁极极性相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包括上述的电机转子。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铁芯本体上设置有多对槽体结构,多对槽体结构沿铁芯本体的周向依次布置,每对槽体结构的两个槽体结构相对于铁芯本体的中心线呈180度对称设置;针对每一个槽体结构的具体结构:槽体结构包括第二槽体和两个第一槽体,两个第一槽体分别位于第二槽体的两侧;各个第一槽体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两个第三槽段与第二槽体均连通;各个第二槽段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槽体的中心轴线均呈第一预定夹角设置,第一槽段的中心轴线与相应的第二槽段的中心轴线呈第二预定夹角设置,第一槽段位于相应的第二槽段的远离铁芯本体的中心线的一侧;将本转子铁芯应用于电机转子中,使多组径向磁体与多个槽体结构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各组径向磁体的两个径向磁体分别嵌设在相应的槽体结构的两个第一槽体内,并使多个切向磁体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槽体结构的第二槽体内;这样,第一槽段和第三槽段均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n铁芯本体(10),所述铁芯本体(10)上设置有多对槽体结构(11),多对所述槽体结构(11)沿所述铁芯本体(10)的周向依次布置,每对所述槽体结构(11)的两个所述槽体结构(11)相对于所述铁芯本体(10)的中心线呈180度对称设置;/n其中,所述槽体结构(11)包括第二槽体(13)和两个第一槽体(12),两个所述第一槽体(1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槽体(13)的两侧;各个所述第一槽体(12)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段(121)、第二槽段(122)和第三槽段(123),两个所述第三槽段(123)与所述第二槽体(13)均连通;各个所述第二槽段(12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槽体(13)的中心轴线均呈第一预定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槽段(121)的中心轴线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槽段(122)的中心轴线呈第二预定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槽段(121)位于相应的所述第二槽段(122)的远离所述铁芯本体(10)的中心线的一侧;/n两个所述第一槽体(12)的所述第二槽段(122)分别用于容纳两个径向磁体(21),所述第二槽体(13)用于容纳切向磁体(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铁芯本体(10),所述铁芯本体(10)上设置有多对槽体结构(11),多对所述槽体结构(11)沿所述铁芯本体(10)的周向依次布置,每对所述槽体结构(11)的两个所述槽体结构(11)相对于所述铁芯本体(10)的中心线呈180度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槽体结构(11)包括第二槽体(13)和两个第一槽体(12),两个所述第一槽体(1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槽体(13)的两侧;各个所述第一槽体(12)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段(121)、第二槽段(122)和第三槽段(123),两个所述第三槽段(123)与所述第二槽体(13)均连通;各个所述第二槽段(12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槽体(13)的中心轴线均呈第一预定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槽段(121)的中心轴线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槽段(122)的中心轴线呈第二预定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槽段(121)位于相应的所述第二槽段(122)的远离所述铁芯本体(10)的中心线的一侧;
两个所述第一槽体(12)的所述第二槽段(122)分别用于容纳两个径向磁体(21),所述第二槽体(13)用于容纳切向磁体(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夹角为锐角;和/或,所述第二预定夹角为钝角;和/或,沿靠近所述第二槽体(13)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所述第三槽段(123)的槽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或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槽体(12)相对于所述第二槽体(13)的中心轴线呈镜像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槽体结构(11)还包括第三槽体(14),所述第三槽体(14)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槽体(13)连通;
所述第三槽体(14)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槽体(14)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三槽体(1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槽体(13)的两侧;各组所述第三槽体(14)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槽体(14);当各组所述第三槽体(14)具有多个所述第三槽体(14)时,各组所述第三槽体(14)的多个所述第三槽体(14)沿所述第二槽体(13)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槽体(14)为条形槽,所述第三槽体(14)具有靠近所述第二槽体(13)的连接端和远离所述第二槽体(13)的自由端,所述第三槽体(14)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三槽体(14)的连接端的远离所述铁芯本体(10)的中心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当各组所述第三槽体(14)具有多个所述第三槽体(14)时,多个所述第三槽体(14)中远离所述铁芯本体(10)的中心线的所述第三槽体(14)为端部槽体(140);或者,当各组所述第三槽体(14)具有一个所述第三槽体(14)时,该所述第三槽体(14)为端部槽体(140);
自所述端部槽体(140)的连接端至其自由端的方向,所述端部槽体(140)的槽腔的外周长逐渐减小;和/或
所述端部槽体(140)具有靠近所述铁芯本体(10)的中心线的第一侧边(1401)和远离所述铁芯本体(10)的中心线的第二侧边(1402),所述第二侧边(1402)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槽体(13)的远离所述铁芯本体(10)的中心线的一端的端部边缘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当各组所述第三槽体(14)具有多个所述第三槽体(14)时,
自所述铁芯本体(10)的中心至其边缘的方向,各组所述第三槽体(14)的多个所述第三槽体(14)的自由端依次逐渐远离相应的所述第二槽体(13)的中心轴线;和/或
两组所述第三槽体(14)的多个所述第三槽体(14)相对于相应的所述第二槽体(13)的中心轴线一一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三槽体(14)的自由端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槽体(1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B1,所述第二槽体(13)的槽腔的最小宽度为B2;其中,0.9B2≤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周博梁建柽于潇逍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