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65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近场通信芯片;第一线圈,用于传输差分激励电流并产生近场通信辐射场;第二线圈,用于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并形成无线充电电流;无线充电芯片;磁导层,所述磁导层用于增强所述近场通信辐射场的场强以及提高所述第二线圈接收无线充电信号的接收效率。所述电子设备中,通过所述磁导层既可以增强NFC辐射场的场强,又可以提高接收无线充电信号的接收效率,因此可以将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同时设置在所述磁导层上,可以避免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需要分开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不同位置,因此可以减少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对电子设备的内部布局空间的占用,从而节省电子设备的内部布局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能够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的通信模式也更加多样化。例如,近来电子设备逐渐可以实现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实现NFC通信需要NFC天线来支持。而另一方面,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小型化、轻薄化,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也越来越小,从而如何合理地设计电子设备的NFC天线成为了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节省电子设备的内部布局空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近场通信芯片,用于提供差分激励电流;第一线圈,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用于传输所述差分激励电流并产生近场通信辐射场;第二线圈,用于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无线充电电流;无线充电芯片,与所述第二线圈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用于传输所述无线充电电流;磁导层,其中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均设置在所述磁导层上,所述磁导层用于增强所述近场通信辐射场的场强以及提高所述第二线圈接收无线充电信号的接收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以及磁导层,第一线圈用于产生NFC辐射场,第二线圈用于接收无线充电信号,通过所述磁导层既可以增强NFC辐射场的场强,又可以提高接收无线充电信号的接收效率,因此可以将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同时设置在所述磁导层上,并且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都可以具有较好的工作效率,可以避免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需要分开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不同位置,因此可以减少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对电子设备的内部布局空间的占用,从而节省电子设备的内部布局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天线装置的磁导层、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沿P-P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还可以是游戏设备、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汽车装置、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设备等。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0、壳体20、电路板30以及电池40。其中,显示屏10设置在壳体2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其中,显示屏1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可以理解的,显示屏10上还可以设置盖板,以对显示屏1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1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其中,所述盖板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从而用户可以透过盖板观察到显示屏10显示的内容。可以理解的,所述盖板可以为蓝宝石材质的玻璃盖板。壳体20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以便于容纳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等,同时对电子设备内部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密封和保护作用。例如,电子设备100的摄像头、电路板、振动马达都功能组件都可以设置在壳体20内部。可以理解的,所述壳体20可以包括中框和电池盖。其中,中框用于为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例如,所述中框上可以设置凹槽、凸起、通孔等结构,以便于安装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可以理解的,中框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等。所述电池盖与所述中框连接。例如,所述电池盖可以通过诸如双面胶等粘接剂贴合到中框上以实现与中框的连接。其中,电池盖用于与所述中框、所述显示屏10共同将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密封在电子设备100内部,以对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保护作用。可以理解的,电池盖可以一体成型。在电池盖的成型过程中,可以在电池盖上形成后置摄像头安装孔等结构。可以理解的,电池盖的材质也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等。电路板30设置在所述壳体20内部。例如,电路板30可以安装在壳体20的中框上,以进行固定,并通过电池盖将电路板30密封在电子设备内部。其中,电路板3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其中,所述电路板30上还可以集成有处理器、摄像头、耳机接口、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马达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1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30,以通过电路板30上的处理器对显示屏10的显示进行控制。电池40设置在壳体20内部。例如,电池40可以安装在壳体20的中框上,以进行固定,并通过电池盖将电池40密封在电子设备内部。同时,电池40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30,以实现电池40为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电路板30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40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器件。其中,所述电子设备100中还设置有天线装置200。所述天线装置200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近场通信(NFC通信)功能,此外所述天线装置200还可以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功能,从而为电子设备100的电池40充电。所述天线装置200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壳体20内部,例如所述天线装置200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20内部的电路板30上。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200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天线装置200包括近场通信芯片21、无线充电芯片22、第一线圈23、第二线圈24以及磁导层2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诸如“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分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近场通信芯片,用于提供差分激励电流;/n第一线圈,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用于传输所述差分激励电流并产生近场通信辐射场;/n第二线圈,用于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无线充电电流;/n无线充电芯片,与所述第二线圈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用于传输所述无线充电电流;/n磁导层,其中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均设置在所述磁导层上,所述磁导层用于增强所述近场通信辐射场的场强以及提高所述第二线圈接收无线充电信号的接收效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近场通信芯片,用于提供差分激励电流;
第一线圈,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用于传输所述差分激励电流并产生近场通信辐射场;
第二线圈,用于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无线充电电流;
无线充电芯片,与所述第二线圈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用于传输所述无线充电电流;
磁导层,其中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均设置在所述磁导层上,所述磁导层用于增强所述近场通信辐射场的场强以及提高所述第二线圈接收无线充电信号的接收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导层包括层叠设置的铁氧体层和纳米晶层,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均设置在所述铁氧体层一侧,所述纳米晶层设置在所述铁氧体层背离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导层包括超材料,所述超材料的磁导率大于预设磁导率,并且所述超材料的磁损耗小于预设磁损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包括一公共段,所述公共段与所述第二线圈电连接,所述公共段与所述第二线圈共同用于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无线充电电流,所述无线充电芯片与所述公共段以及所述第二线圈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包括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第三连接点、第四连接点;
所述第一连接点位于所述公共段,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第四连接点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点位于所述公共段,所述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二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点与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强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