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镍单液流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64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锌镍单液流电池,包括电堆,电解液存储装置;电堆内设置有电池单元;电池单元包括正极半电池和负极半电池,正极半电池和负极半电池之间设置有分隔体;正极半电池设置有正极电解液进口和正极电解液出口,负极半电池设置有负极电解液进口和负极电解液出口;电解液存储装置的电解液进出口通过进液管路分别与正极电解液进口和负极电解液进口连接,电解液存储装置的电解液进口通过出液管路分别与正极电解液出口和负极电解液出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正极半电池和负极半电池之间增加分隔体,使电池单元可以多节串联,且电池单元中正、负极电解液保持分离;同时使正、负极电解液都进行循环流动,减小了电池极化,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锌镍单液流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流电池储能
,具体涉及一种锌镍单液流电池。
技术介绍
锌镍单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低成本、高效率、环境友好型的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具有能量密度和电流效率高、装置简单易操纵、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等优点,主要应用于电网调峰、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等领域。传统的锌镍单液流电池的电池单元中,大多正极为烧结式氧化镍电极,负极为镍箔上的沉积锌电极,正、负极之间未分隔。由于电池单元正负电极没有隔开,电池单元无法实现多节串联,在同一种、无物理阻隔且导通的流动电解液中,各节电池单元之间只能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导致电池容量过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了改进:在正负电极之间增加分隔体,将正极电解液密封在正极半电池中,负极电解液通过管路在负极半电池和负极电解液存储装置之间循环流动,使得多节电池单元能够实现串联连接,大大提高了电池容量。但是现有的锌镍单液流电池中,由于电池单元中正极电解液被密封在正极半电池,仅仅是负极电解液进行循环流动。此种电解液流动方式会存在两个问题:一、因正极在充电反应过程中,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锌镍单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堆和电解液存储装置;/n所述电堆内设置有电池单元;/n所述电池单元包括正极半电池和负极半电池,正极半电池和负极半电池之间设置有分隔体;/n所述正极半电池设置有正极电解液进口和正极电解液出口,所述负极半电池设置有负极电解液进口和负极电解液出口;/n所述电解液存储装置的电解液出口通过进液管路分别与所述正极电解液进口和所述负极电解液进口连接,所述电解液存储装置的电解液进口通过出液管路分别与所述正极电解液出口和所述负极电解液出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镍单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堆和电解液存储装置;
所述电堆内设置有电池单元;
所述电池单元包括正极半电池和负极半电池,正极半电池和负极半电池之间设置有分隔体;
所述正极半电池设置有正极电解液进口和正极电解液出口,所述负极半电池设置有负极电解液进口和负极电解液出口;
所述电解液存储装置的电解液出口通过进液管路分别与所述正极电解液进口和所述负极电解液进口连接,所述电解液存储装置的电解液进口通过出液管路分别与所述正极电解液出口和所述负极电解液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镍单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管路包括总进液管路、第一进液管路和第二进液管路;
所述总进液管路一端与所述电解液存储装置的电解液出口连接,所述总进液管路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液管路和所述第二进液管路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进液管路另一端与所述正极电解液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液管路另一端与所述负极电解液进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镍单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管路包括总出液管路、第一出液管路和第二出液管路;
所述总出液管路一端与所述电解液存储装置的电解液进口连接,所述总出液管路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液管路和所述第二出液管路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出液管路另一端与所述正极电解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液管路另一端与所述负极电解液出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镍单液流电池,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杨李先锋张华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陕西华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