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宝专利>正文

弹性迫紧的枢扭器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41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弹性迫紧的枢扭器改良结构,其是由轴套及枢轴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一端部设有内凹的容置部,于该容置部内设有至少一环形延伸的润滑槽道,以供容置润滑用的油脂,轴套的另侧则设有一固定部,以固定于相关的待衔接物上;所述的枢轴,一端设有内凹的镂空部,另端则衔接一固定部,而该镂空部旁侧并以一向挡止部延伸的纵向切槽与外连通,且挡止部与枢轴外周缘临接基部环设有一个以上的凹环槽;使该枢轴伸入轴套的容置部内,利用该纵向切槽可吸收枢轴受压缩的变形,而枢轴的端面则可将润滑槽道内多余的润滑油脂推入容置部底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迫紧的枢扭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枢轴与轴套间可保持恒定的迫紧状态,且可避免组装时润滑油脂向外渗溢、造成脏污的转轴结构。该案的图6揭示了另一实施例,其是使筒形枢轴与固定部保持于同一轴心,藉以避免二者偏心所造成枢转路径不一致的情形;但为使筒形枢转前后皆保持一均匀的弹性变形量,而又于该筒形枢轴与固定部之间设有一由缺口横切的切槽,藉以使筒形枢轴于缺口的前、后端旁侧皆能保持一适当的弹性变形部位,然而,此种结构仍难以避免其应力集中、接触面积小的缺点。另,该案无论是图3或图6中所揭示的结构,其容置润滑油脂的导油凹槽皆是设置于雄轴筒的筒形枢轴周缘,因此,当润滑油脂因过量而凸起于导油凹槽上,则该多余、或磨擦生热后、或长期枢转致油脂液化后的润滑油脂则会于组装时,被雌轴筒的筒形套筒边缘、或由筒形枢轴的区缺口,推挤至筒形枢轴与固定部衔接的部位,造成润滑油脂外溢的脏污情形。有鉴于常见的转轴结构有上述的缺点,专利技术人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终于有本技术的产生。本技术的此种弹性迫紧的枢扭器改良结构,其枢轴的一端近挡止部处设有一内凹的镂空部,该镂空部旁侧并以一纵向切槽与外连桶,于该枢轴基部与一预设的挡止部衔接部位设有至少一凹环槽,并反向延伸一固定部,且藉由适当热处理以消除金属应力集中现象,利用该纵向切槽吸收枢轴受压缩的变形,利于研磨面加工时在挡止部临接缘能完全加工,并使该凹环槽可降低枢轴基部于热处理后产生的应力现象,使枢转与轴套的容置部保持一适当恒定的弹性迫紧力,此为本技术的另一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构造分解剖示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剖示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由该图所示,组合时,是以枢转2伸入轴套1的容置部11内,利用该纵向切槽22可吸收枢转2受压缩的变形,并使枢轴2得以保持适当弹性,而设置于枢轴2基部的凹环槽23,则有利于枢转2与轴套1的接触面,于研磨时可将整个研磨面完整加工,并降低枢轴2与挡止部25衔接部位周缘的应力强度,使枢轴2整体保持一均匀的弹性变形(避免枢轴2与挡止部25衔接部位不易变形),产生恒定的迫紧力,避免长期使用后,枢轴2末端因弹性疲乏而与轴套1发生脱落。本技术由于润滑槽道111是设置于轴套1的容置部11内,若润滑槽道111内的润滑油脂有过多情形,其组装时,该枢转2的端面恰可将多余的润滑油脂推入容置部11底部,少部份则由该凹环槽23隔挡住,如此,可有效避免多余润滑油脂被推出而造成脏污的缺点,并增加轴套1末端的润滑性。参阅图4所示,其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剖示图,其中,轴套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而该枢轴2的镂空部21与挡止部25临接的基部设有第一、二凹环槽231、232,并使该第二凹环槽232与挡止部25间形成另一与枢轴1外径相同的环缘233;如此,当组装时,容置于轴套1润滑油道111内的润滑油脂可更完整的由该第一、二凹环槽231、232阻隔而不虞渗漏,且也如第一实施例般产生轴套1末端润滑性的等效性构造。由上所述可知,本技术弹性迫紧的枢扭器改良结构确实具有均衡迫紧、避免脏污的功效,确已具有产业上的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技术专利范围所含盖。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迫紧的枢扭器改良结构,其是由轴套及枢轴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一端部设有内凹的容置部,于该容置部内设有至少一环形延伸的润滑槽道,以供容置润滑用的油脂,轴套的另侧则设有一固定部,以固定于相关的待衔接物上;所述的枢轴,一端设有内凹的镂空部,另端则衔接一固定部,而该镂空部旁侧并以一向挡止部延伸的纵向切槽与外连通,且挡止部与枢轴外周缘临接基部环设有一个以上的凹环槽;使该枢轴伸入轴套的容置部内,利用该纵向切槽可吸收枢轴受压缩的变形,而枢轴的端面则可将润滑槽道内多余的润滑油脂推入容置部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迫紧的枢扭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的基部周缘设有一凹环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迫紧的枢扭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及枢轴的固定部均设有多个固定用的定位孔。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迫紧的枢扭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与固定部间设有一向周缘扩张的挡止部。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迫紧的枢扭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与挡止部临接的基部设有二凹环槽,且较近的凹环槽与挡止部间形成一适当宽度的环缘。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迫紧的枢扭器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轴套与一枢轴,其中该轴套的一端部设有一内凹的容置部,于该容置部内周缘设有多个环形延伸的润滑槽道,以供容置润滑油脂,而枢轴对应的一端也设有一内凹的镂空部,该镂空部周壁以一纵向切槽与外连通,于该枢轴基部与一预设固定部衔接的部位设有凹环槽,利用该纵向切槽可吸收枢轴伸入轴套的容置部内受压缩的变形,而其凹环槽则可降低枢轴基部的强度,使该枢轴的镂空部保持适当弹性,以使枢轴与轴套的容置部保持一适当衡定的迫紧力,且于该枢轴插入容置部的同时,其容置于润滑槽道内的润滑油脂虽受推挤仍可保持于容置部内,不致向外泄露,造成脏污的结构。文档编号F16C11/10GK2591319SQ0227981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张文宝 申请人:张文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宝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