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明渠输水工程事故段退水闸应急调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水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明渠输水工程事故段退水闸应急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为调节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我国修建了许多长距离明渠输水工程,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东线工程等。为便于调节水位和流量,渠道每隔一定距离设置节制闸。为应对突发事故,渠道内设退水闸。应急调度时,事故点两端的节制闸快速关闭,降低输水流量。事故段水流在惯性的作用下保持向下游运动,受到节制闸阻碍后,部分水波反射向上游传播,遇到节制闸后再次反射和反向传播,往复多次后逐渐停歇。因此,整个水力过渡过程中,水面线坡度变缓的同时,还伴随水位的大幅波动,持续数小时甚至十余小时。为防止水位爬升过高,需多次启用退水闸。同时,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要求稳定后水位停在设定的位置,通常是最大安全水位。传统方法中,退水闸的应急调控主要依赖操作人员的个人经验和判断。由于水力过渡过程较长,准确预判稳定后的水位较难,在应急调控的前期,仅在退水闸处水位超过启用水位时开启退水闸,并采用较高的退水闸关闭水位(通常是设计水位),以避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明渠输水工程事故段退水闸应急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建立事故段渠道的一维非均匀流仿真模型;/nS2、基于一维非均匀流仿真模型,获取事故前t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明渠输水工程事故段退水闸应急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事故段渠道的一维非均匀流仿真模型;
S2、基于一维非均匀流仿真模型,获取事故前t0时刻的事故段水体体积;
S3、基于一维非均匀流仿真模型,获取事故后t1时刻的事故段水体体积;
S4、根据t0时刻和t1时刻的事故段水体体积,获取估计退水闸启用时间;
S5、获取水力过渡过程中水位波动周期;
S6、监测退水闸处的水位和闸前水位;
S7、根据退水闸处的水位选择退水闸的启闭,并记录每次退水的退水用时;
S8、根据水位波动周期和闸前水位,对估计退水闸启用时间进行更新,获取最终退水闸启用时间;
S9、判断退水用时累计值是否等于最终退水闸启用时间,若是,则结束退水闸调控,否则重复步骤S7直至退水用时累计值等于最终退水闸启用时间,并结束退水闸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渠输水工程事故段退水闸应急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一维非均匀流仿真模型通过HEC-RAS或Mike11构建,其由N+1个过流断面分隔为N个长度为li的子渠段,i=1,2,...,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渠输水工程事故段退水闸应急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事故前t0时刻的事故段水体体积V(t0)具体为:
其中,Vi(t0)表示第i段子渠段在t0时刻的水体体积,Ai(t0)表示第i个过流断面在t0时刻的过流面积,Ai+1(t0)表示第i+1个过流断面在t0时刻的过流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渠输水工程事故段退水闸应急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事故后t1时刻的事故段水体体积V(t1)具体为:
其中,Vi(t1)表示第i段子渠段在t1时刻的水体体积,Ai(t1)表示第i个过流断面在t1时刻的过流面积,Ai+1(t1)表示第i+1个过流断面在t1时刻的过流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渠输水工程事故段退水闸应急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估计退水闸启用时间Tesc具体为:
其中,V(t0)表示事故前t0时刻的事故段水体体积,V(t1)表示事故后t1时刻的事故段水体体积,q表示退水闸的设计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渠输水工程事故段退水闸应急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水位波动周期Twave具体为:
技术研发人员:崔巍,穆祥鹏,陈文学,武哲如,刘哲,吴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