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中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位移设计谱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中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位移设计谱方法。
技术介绍
科学有效的抗震设计理论是提高建筑物抵御地震作用的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不论采用哪种形式的抗震设计理论,定量地描述地震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地震作用主要可以描述为3种不同的形式:力、能量和位移。由此也产生和发展了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发生屈服进入弹塑性变形阶段后,其破坏程度并不取决于瞬时的地震作用力,采用位移参数衡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状态更为合理。因此,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更能直接实现结构的目标抗震性能,其被认为是现阶段实现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位移设计谱是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中确定结构地震位移需求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简称“规范”)并没有关位移设计谱的相关规定。导致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缺少一个统一的确定地震位移需求的标准。在最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中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位移设计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根据建筑环境,确定其场地条件、设计地震分组、特征周期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中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位移设计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建筑环境,确定其场地条件、设计地震分组、特征周期Tg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
S2、确定控制点周期TD的取值;
S3、通过第一公式计算PGA的取值;
S4、确定PGD/PGA的取值,并通过S3中的PGA值计算PGD值;
S5、通过第二公式计算加速度设计谱Sa;
S6、通过第三公式计算位移设计谱S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中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位移设计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用于确定建筑结构地震环境的设计地震分组、场地条件、特征周期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均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中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位移设计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臣,徐龙军,朱兴吉,陈国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