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陶瓷板的气浮式加热传输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3810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陶瓷板的气浮式加热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安装陶瓷板:在加热炉的内部安装两排相互平行的陶瓷板,陶瓷板上是开设有多个大小不同的气孔或者沟槽缝隙或者是气孔与缝隙的组合,并且这些气孔或者沟槽缝隙或者是气孔与缝隙的组合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2)工件送入;3)工件加热及传输;4)工件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气浮式加热的方式对工件进行输送以及加热,工件在运输过程中工件的板面与其它物体没有任何接触,一方面加热效果好,另一方面工件不会受到所接触物体的污染,并且即使在工件破损的情况下也无需冷却加热段,可以短暂暂停设备取出碎工件后马上继续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陶瓷板的气浮式加热传输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陶瓷板的气浮式加热传输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金属板(钢板、钛合金板、铝合金板等)、硅片、平板玻璃、陶瓷板在加热过程中的传输方式多采用接触式进行,例如辊道,链条,网带,步进梁,等等。接触式加热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问题,如,为防止钢板在加热过程中氧化生锈,许多时候钢板表面有铝硅涂层或镀锌层,如果采用传统的接触式输送钢板,如辊道炉,步进炉,会破坏钢板表面的涂层,而涂层在高温下熔融,会玷污辊道或接触的结构件;每年更换陶瓷辊道和结构件,产生大量的费用。再如对于钢化玻璃板来说,特别是薄玻璃,目前是采用辊道炉,即玻璃板放置于辊道上,通过辊道的转动,把玻璃加热和淬火,输送到卸料区。但是薄玻璃在加热后变软,在辊道上输送时玻璃产生辊道印或波浪形状,从而产生光学畸变。有辊道印的玻璃在光伏领域,商业显示领域,就是严重的瑕疵。有光学畸变的玻璃,在汽车领域和商业显示领域,就是次品或报废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陶瓷板的气浮式加热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陶瓷板的气浮式加热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1)安装陶瓷板:在加热炉的内部安装两排相互平行的陶瓷板,陶瓷板上是开设有多个大小不同的气孔或者沟槽缝隙或者是气孔与缝隙的组合,并且这些气孔或者沟槽缝隙或者是气孔与缝隙的组合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有向着竖直方向倾斜的、向前侧倾斜的、向后侧倾斜的、向左侧倾斜的和向右侧倾斜的;/n2)工件送入:将待加热的工件从加热炉前侧的加热炉进口送入到加热炉内,且加热炉进口处设有热气幕;/n3)工件加热及传输:加热炉内两排陶瓷板上的向右侧倾斜的气孔或者沟槽缝隙或者是气孔与缝隙的组合内吹出热气使工件在加热炉内加热的同时也在两排陶瓷板之间向前运输;/n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陶瓷板的气浮式加热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安装陶瓷板:在加热炉的内部安装两排相互平行的陶瓷板,陶瓷板上是开设有多个大小不同的气孔或者沟槽缝隙或者是气孔与缝隙的组合,并且这些气孔或者沟槽缝隙或者是气孔与缝隙的组合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有向着竖直方向倾斜的、向前侧倾斜的、向后侧倾斜的、向左侧倾斜的和向右侧倾斜的;
2)工件送入:将待加热的工件从加热炉前侧的加热炉进口送入到加热炉内,且加热炉进口处设有热气幕;
3)工件加热及传输:加热炉内两排陶瓷板上的向右侧倾斜的气孔或者沟槽缝隙或者是气孔与缝隙的组合内吹出热气使工件在加热炉内加热的同时也在两排陶瓷板之间向前运输;
4)工件送出:加热后的工件从加热炉后侧的加热炉出口送出到加热炉外,且加热炉出口处也设有热气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陶瓷板的气浮式加热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陶瓷板是一个整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陶瓷板的气浮式加热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陶瓷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龙陈圣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硅新材料有限公司陈天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