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送风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376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送风加热系统,包括:滑动设置于暖风烟道内的可退出式暖风炉,暖风炉用于为暖风烟道供热;与暖风炉相连且为暖风炉提供热量的储热设施,储热设施用于储存土壤热量;与储热设施相连且用于收集太阳能的集热器,储热设施还用于储存集热器的热量。通过在暖风烟道内设置可退出式暖风炉,在低温季利用太阳能、土壤热量等可再生能源为暖风炉供热满足暖风烟道送风温度,降低暖风烟道供热能耗;在非低温季将可退出式暖风炉从烟道中移出,有效降低烟道阻损,降低风机电耗,利于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送风加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行业,具体涉及一种锅炉送风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锅炉送风温度一般按20℃设计,但对于有低温季节的电厂或锅炉房来说,当气温较低时,可能导致空预器出口烟气温度较低,造成锅炉尾部烟道发生低温腐蚀,同时,送风温度较低也会造成锅炉热效率降低,增加燃料消耗。因此,一般在送风机与空预器之间设置了暖风器,以保证送风温度。暖风器通常采用管式换热器,其热源多采用低压蒸汽。采用蒸汽作为暖风器热源,存在蒸汽消耗,会减少发电厂发电量或锅炉房蒸汽外供量,同时常规暖风器换热部件始终固定在风道中,会导致风道阻损较大,增加送风机电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部分或全部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锅炉送风加热系统,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对暖风炉提供热量满足低温环境下暖风烟道的送风温度,在不需要对锅炉加热时将暖风炉移出,有效降低送风机电耗。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送风加热系统,包括:滑动设置于暖风烟道内的可退出式暖风炉,所述暖风炉用于为所述暖风烟道供热;与所述暖风炉相连且为所述暖风炉提供热量的储热设施,所述储热设施用于储存土壤热量;与所述储热设施相连且用于收集太阳能的集热器,所述储热设施还用于储存所述集热器的热量。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暖风烟道和暖风炉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暖风烟道底部的蜗杆装置,设置于所述暖风炉底部且与所述蜗杆装置齿连接的传动装置和能驱动所述蜗杆装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蜗杆装置转动以带动所述传动装置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暖风炉进入或退出所述暖风烟道。进一步地,所述蜗杆装置包括一对蜗杆;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一对齿轮传动轴,所述齿轮传动轴包括传动轴和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两端且与一对所述蜗杆相契合的齿轮。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蜗杆末端的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契合的第二锥齿轮,贯穿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能驱动所述第二锥齿轮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旋转。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暖风炉和储热设施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一排水管,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上的热水泵。进一步地,所述暖风炉包括炉壳体,弯曲排布于所述炉壳体内的换热管道,与所述换热管道的进水口相连且用于连接进水管道的进水软管,与所述换热管道的排水口相连且用于连接排水管道的排水软管。进一步地,所述集热器为太阳能集热器,设置于发电厂或锅炉房屋顶部。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水端相连且用于连通第一进水管的第二进水管,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排水端相连且用于连通第一排水管的第二排水管。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暖风通道远离锅炉一端的风机,设置于所述暖风烟道和锅炉之间的锅炉空预器。进一步地,所述储热设施设置于土壤多孔介质储热层。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暖风烟道内设置可退出式暖风炉,在低温季利用太阳能、土壤热量等可再生能源为暖风炉供热满足暖风烟道送风温度,降低暖风烟道供热能耗;在非低温季将可退出式暖风炉从烟道中移出,有效降低烟道阻损,降低风机电耗,利于节能减排。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示锅炉送风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暖风炉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示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锅炉送风加热系统100,暖风炉1,炉壳体101,换热管道102,进水软管103,排水软管104,暖风烟道2,储热设施3,集热器4,风机5,锅炉空预器6,滑动机构7,蜗杆装置701,蜗杆711,传动装置702,传动轴721,齿轮722,驱动装置703,第一锥齿轮712,第二锥齿轮731,驱动杆732,手轮733,第一进水管8,第一排水管9,热水泵10,第二进水管11,第二排水管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送风加热系统100,包括:滑动设置于暖风烟道2内的可退出式暖风炉1,暖风炉1用于为暖风烟道2供热;与暖风炉1相连且为暖风炉1提供热量的储热设施3,储热设施3用于储存土壤热量;与储热设施3相连且用于收集太阳能的集热器4,储热设施3还用于储存集热器4的热量。本实施方式通过在暖风烟道2内设置可退出式暖风炉1,在低温季利用太阳能、土壤热量等可再生能源为暖风炉1供热满足暖风烟道2送风温度,降低暖风烟道2供热能耗;在非低温季将可退出式暖风炉1从烟道中移出,有效降低烟道阻损,降低风机5电耗,利于节能减排。本实施例的锅炉送风加热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暖风通道远离锅炉一端的风机5,设置于暖风烟道2和锅炉之间的锅炉空预器6。锅炉送风由风机5提供动力,冷空气经可退出式暖风炉1和锅炉空预器6加热后供锅炉使用。本实施例所示的锅炉送风加热系统100,还包括用于连接暖风烟道2和暖风炉1的滑动机构7,滑动机构7包括设置于暖风烟道2底部的蜗杆装置701,设置于暖风炉1底部且与蜗杆装置701齿连接的传动装置702和能驱动蜗杆装置701转动的驱动装置703,驱动装置703能驱动蜗杆装置701转动以带动传动装置702移动,进而带动暖风炉1进入或退出暖风烟道2。本实施方式中的滑动机构7能够实现暖风炉1与暖风烟道2的滑动连接,在低温季节时,通过驱动装置703驱动蜗杆装置701的转动,使传动装置702向靠近暖风烟道2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暖风炉1进入暖风烟道2,实现暖风炉1对暖风烟道2的供热;同理,在非低温季节无需对暖风烟道2供热时,通过驱动装置703驱动蜗杆装置701的转动,使传动装置702向背离暖风烟道2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暖风炉1退出暖风烟道2,相较于固定式设置于暖风烟道2内的暖风炉1来说,有效降低了暖风烟道2内热风的阻损,利于降低风机5电耗,满足现代化节能减排的市场需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锅炉送风加热系统100中,蜗杆装置701包括一对蜗杆711;传动装置702包括一对齿轮传动轴,齿轮传动轴包括传动轴721和设置于传动轴721两端且与一对蜗杆711相契合的齿轮722。当齿轮722沿蜗杆711转动时,传动轴721移动进而带动暖风炉1移动,进而实现暖风炉1进入或退出暖风烟道2。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703包括设置于蜗杆711末端的第一锥齿轮712,与第一锥齿轮712相契合的第二锥齿轮731,贯穿于第二锥齿轮731的驱动杆732,驱动杆732能驱动第二锥齿轮731旋转以带动第一锥齿轮712旋转。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杆732的另一端设置有手轮733,当驱动手轮733旋转时,通过驱动杆732带动第二锥齿轮731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731与第一锥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送风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滑动设置于暖风烟道内的可退出式暖风炉,所述暖风炉用于为所述暖风烟道供热;/n与所述暖风炉相连且为所述暖风炉提供热量的储热设施,所述储热设施用于储存土壤热量;/n与所述储热设施相连且用于收集太阳能的集热器,所述储热设施还用于储存所述集热器的热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送风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动设置于暖风烟道内的可退出式暖风炉,所述暖风炉用于为所述暖风烟道供热;
与所述暖风炉相连且为所述暖风炉提供热量的储热设施,所述储热设施用于储存土壤热量;
与所述储热设施相连且用于收集太阳能的集热器,所述储热设施还用于储存所述集热器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送风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暖风烟道和暖风炉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暖风烟道底部的蜗杆装置,设置于所述暖风炉底部且与所述蜗杆装置齿连接的传动装置和能驱动所述蜗杆装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蜗杆装置转动以带动所述传动装置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暖风炉进入或退出所述暖风烟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送风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装置包括一对蜗杆;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一对齿轮传动轴,所述齿轮传动轴包括传动轴和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两端且与一对所述蜗杆相契合的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送风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蜗杆末端的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契合的第二锥齿轮,贯穿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能驱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鑫张磊周小三程锦葛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西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