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清华专利>正文

一种路灯杆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75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灯杆固定机构,包括混凝土基座、位于基座顶部的底板及焊接在底板顶端的灯杆,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浇筑固定在基座内的钢制底座,其中底座的上半部裸露在外,且底座底部焊接有浇筑固定在基座中T型加强杆,所述底板位于底座顶端面上,其中位于底板边沿底部的底座顶端均倾斜向下设置有斜面,所述底座上还均匀设置有位于底板正下方的螺孔,其中底座底部焊接有与螺孔同轴设置的螺管,且螺管底端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头部位于螺管底端,其中固定螺栓的杆身依次穿过对应的螺管及螺孔,且固定螺栓的杆身分别与螺管及螺孔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了固定螺栓的竖直状态,同时还加强固定螺栓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灯杆固定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灯
,特别涉及一种路灯杆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路灯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和或缺的公共设施,但是由于路灯高度较高,抗风能力较差,在出现台风等强风天气时,由于灯杆与底座之间的稳固性不强,导致路灯容易被吹倒,从而使得事故频发。现有技术的路灯钢管灯杆与基座的联接结构,大多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基座,基座上设有多个地脚螺栓,灯杆底端设有底板,底板通过基座上的地脚螺栓固定于基座上。由于地脚螺栓是根据设计尺寸提前预埋于筋混凝土基座上,现场吊装灯杆时,需将灯杆下端的底板连接孔与地脚螺栓一一对位。实际安装过程中,一般都是在浇筑基座时将螺栓插入基座中,凝固后的混凝土将螺栓固定在基座中,由于地脚螺栓在钢筋混凝土基座上的设置位置精度常常出现偏差(也就是同侧相邻螺栓之间的间距与实际要求相差较大、螺栓歪斜导致两根螺栓之间呈八字结构或者倒八字结构,导致两根螺栓之间的间距相差较大),那么灯杆吊装过程的定位找正工作则费时费力,同时还需要掰动螺栓调整螺栓之间的间距或者将螺栓掰直才可进行安装工作,从而影响施工进度,或者在调节螺栓的过程中损坏螺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路灯杆固定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路灯杆固定机构,包括混凝土基座、位于基座顶部的底板及焊接在底板顶端的灯杆,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浇筑固定在基座内的钢制底座,其中底座的上半部裸露在外,且底座底部焊接有浇筑固定在基座中T型加强杆,所述底板位于底座顶端面上,其中位于底板边沿底部的底座顶端均倾斜向下设置有斜面,所述底座上还均匀设置有位于底板正下方的螺孔,其中底座底部焊接有与螺孔同轴设置的螺管,且螺管底端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头部位于螺管底端,其中固定螺栓的杆身依次穿过对应的螺管及螺孔,且固定螺栓的杆身分别与螺管及螺孔螺接。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螺孔及螺管三者之间的数量相等,其中固定螺栓的数量为四组,四组固定螺栓之间构成一个矩形。优选的,所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度,其中斜面的底端位于基座顶端面上方,且斜面底端与基座顶端面之间的间距为1~2cm。优选的,所述底座中位于底板正下方的顶部端面为磨砂结构。优选的,所述底板面积略大于底座顶端水平面的面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将固定螺栓从螺管底端插入并向上旋转固定螺栓,使得固定螺栓的杆身在螺管及螺孔内向下旋转,当固定螺栓的头部与螺管底端接触即可,接着在浇筑基座的过程中将底座放置在基座的顶部,其中混凝土将底座的下半部浇筑固定在基座中,同时混凝土还将螺管及加强杆浇筑固定在基座中,接着将底板安装在底座顶端的水平面上,此时底板上的安装孔与杆身对齐并下移底板,使得底板中的安装孔顺利的套在对应的杆身上,下一步在底板上方的杆身上螺接螺母将底板锁紧在底座上即可,其中从底板落下、或者直接掉落在底座顶端上的液体均会沿着其斜面落至基座顶面上,再加上基座顶端面距离底座顶端之间具有较大的高低落差,导致位于基座上的液体不会漫至底板与底座之间的缝隙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基座,2、灯杆,3、底板,4、底座,5、斜面,6、螺孔,7、螺管,8、固定螺栓,81、头部,82、杆身,9、加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一种路灯杆固定机构,包括混凝土基座1、位于基座1顶部的底板3及焊接在底板3顶端的灯杆2,其中在基座1顶部设置有浇筑固定在基座1内的钢制矩形底座4,而底座4的上半部裸露在外,并且底座4底部焊接有浇筑固定在基座1中的T型加强杆9,当混凝土将加强杆9浇筑固定在基座1中后,混泥土不仅将底座4浇筑固定在基座1中,同时浇筑在基座1中加强杆9底端的横杆也能挂在基座1中,从而进一步加强底座4在基座1中的稳固性。其中底板3位于底座4顶端面上,而位于底板3边沿底部的底座4顶端均倾斜向下设置有斜面5,那么当有液体掉落在底座4顶端上后,液体会沿着斜面5流向底座4四周的地面上,而不会淤积在底座4顶面上,从而进一步达到防止雨水淤积并从底板3与底座4顶端面之间渗入底板3底部而加速底板3底部的锈蚀。并且底座4中位于底板3正下方的顶部端面为磨砂结构,以此加强底座4顶端与底板3底部之间的摩擦力,本实施例中底板3面积略大于底座4顶端水平面的面积,使得底板3底端完全将底座4顶端水平面遮挡住,致使液体不易于淋到底座4顶端水平面,降低液体淤积在底座4顶端水平面并渗入底座4顶端与底板3底部之间。同时在底座4上还均匀设置有位于底板3正下方的螺孔6,而在底座4底部焊接有与螺孔6同轴设置的螺管7,其中在螺管7底端安装有固定螺栓8,并且固定螺栓8的头部81位于螺管7底端,固定螺栓8的杆身82依次穿过对应的螺管7及螺孔6,其中位于螺管7底端将固定螺栓8头部81挂住,防止杆身82从螺管7内穿出,同时固定螺栓8的杆身82螺纹分别与螺管7及螺孔6螺接以防止固定螺栓8在螺孔6及螺管7内上下窜动,而位于基座1内的螺管7及固定螺栓8头部81均由混凝土浇筑固定在基座1中,本实施例中,通过螺孔6及螺管7将固定螺栓8的杆身82固定竖直,同时还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其歪斜便宜,使得穿出于螺孔6并延伸至底座4外侧相邻杆身82之间的间距固定,从而便于后续底板3中安装孔与杆身82的对齐。本实施例中固定螺栓8、螺孔6及螺管7三者之间的数量相等,其中固定螺栓8的数量为四组,并且四组固定螺栓8之间构成一个矩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斜面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15度,其中斜面5的底端位于基座1顶端面上方,并且斜面5底端与基座1顶端面之间的间距为1~2cm。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将固定螺栓8从螺管7底端插入并向上旋转固定螺栓8,使得固定螺栓8的杆身82在螺管7及螺孔6内向下旋转,当固定螺栓8的头部81与螺管7底端接触即可,接着在浇筑基座1的过程中将底座4放置在基座1的顶部,其中混凝土将底座4的下半部浇筑固定在基座1中,同时混凝土还将螺管7及加强杆8浇筑固定在基座1中,接着将底板3安装在底座4顶端的水平面上,此时底板3上的安装孔与杆身82对齐并下移底板3,使得底板3中的安装孔顺利的套在对应的杆身82上,下一步在底板3上方的杆身82上螺接螺母将底板3锁紧在底座4上即可,其中从底板3落下、或者直接掉落在底座4顶端上的液体由于被底板3遮挡住,只会掉落在斜面5上,导致液体会沿着底座4斜面5落至基座1顶面上,再加上基座1顶端面距离底座4顶端之间具有较大的高低落差,导致位于基座1上的液体不会漫至底板3与底座4之间的缝隙处。以上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灯杆固定机构,包括混凝土基座、位于基座顶部的底板及焊接在底板顶端的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浇筑固定在基座内的钢制底座,其中底座的上半部裸露在外,且底座底部焊接有浇筑固定在基座中T型加强杆,所述底板位于底座顶端面上,其中位于底板边沿底部的底座顶端均倾斜向下设置有斜面,所述底座上还均匀设置有位于底板正下方的螺孔,其中底座底部焊接有与螺孔同轴设置的螺管,且螺管底端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头部位于螺管底端,其中固定螺栓的杆身依次穿过对应的螺管及螺孔,且固定螺栓的杆身分别与螺管及螺孔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灯杆固定机构,包括混凝土基座、位于基座顶部的底板及焊接在底板顶端的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浇筑固定在基座内的钢制底座,其中底座的上半部裸露在外,且底座底部焊接有浇筑固定在基座中T型加强杆,所述底板位于底座顶端面上,其中位于底板边沿底部的底座顶端均倾斜向下设置有斜面,所述底座上还均匀设置有位于底板正下方的螺孔,其中底座底部焊接有与螺孔同轴设置的螺管,且螺管底端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头部位于螺管底端,其中固定螺栓的杆身依次穿过对应的螺管及螺孔,且固定螺栓的杆身分别与螺管及螺孔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邹清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