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光学控光以及菲涅尔杂散光处理设计的扩散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75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光学控光以及菲涅尔杂散光处理设计的扩散透镜,包括:第一控光通道,其包括第一控光区域和第二控光区域,第一控光区域的内部设置有全反射面,第一控光区域的外侧设置有透射出光面,第二控光区域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折射出光面;第二控光通道,其包括第三控光区域和第四控光区域,第一控光通道设置在第三控光区域内,第三控光区域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入光面,第一入光面为轴对称的旋转平面,第三控光区域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折射出光面,第二折射出光面为轴对称的旋转曲面,第四控光区域的底面上设置有内凹的曲面型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多通道光学控光以及菲涅尔杂散光处理设计的扩散透镜,出光角度更大,亮度分布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光学控光以及菲涅尔杂散光处理设计的扩散透镜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光二极管透镜
,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光学控光以及菲涅尔杂散光处理设计的扩散透镜。
技术介绍
LED光源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点已经在照明以及液晶显示背光屏、广告灯箱等领域被广泛使用,创造了广泛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灯盘或液晶显示产品中,为了灯具表面发光亮度均匀性,经常会用到扩散透镜来控光,透镜的作用是使光源角度变大,提升混光效果,因此透镜角度越大混光效果就会越好。以灯盘为例:LED灯珠发出的光线比较集中,在灯盘中需要使用较多的LED数量才能使得灯盘发光表面亮度均匀,否则会有因亮度过于集中、光线不柔和而导致刺眼炫目、发光表面辉度不均匀的现象。但较多的LED数量带来了成本的大幅度上涨,灯珠数量会呈现几何倍数的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因此,目前出现了扩散透镜配合LED使光源发光角度变大增加混光效果以减少LED数量的光学方案,具体为一个大角度照明透镜罩住一个LED灯珠,从而是灯珠发出的朗伯光经过透镜的折射作用后角度变大,光线向四周有规律的射出,光源的等效角度变大了,则相互间光线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光学控光以及菲涅尔杂散光处理设计的扩散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控光通道(1),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控光区域(11)和第二控光区域(12),所述第一控光区域(11)的内部设置有全反射面(111),所述第一控光区域(11)的外侧设置有透射出光面(112),所述第二控光区域(1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折射出光面(121);/n第二控光通道(2),其包括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三控光区域(21)和第四控光区域(22),所述第三控光区域(21)呈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控光通道(1)设置在所述第三控光区域(21)内,所述第三控光区域(2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入光面(211),所述第一入光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光学控光以及菲涅尔杂散光处理设计的扩散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光通道(1),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控光区域(11)和第二控光区域(12),所述第一控光区域(11)的内部设置有全反射面(111),所述第一控光区域(11)的外侧设置有透射出光面(112),所述第二控光区域(1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折射出光面(121);
第二控光通道(2),其包括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三控光区域(21)和第四控光区域(22),所述第三控光区域(21)呈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控光通道(1)设置在所述第三控光区域(21)内,所述第三控光区域(2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入光面(211),所述第一入光面(211)为轴对称的旋转平面,所述第三控光区域(2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折射出光面(212),所述第二折射出光面(212)为轴对称的旋转曲面,所述第四控光区域(22)的底面(221)上设置有内凹的曲面型腔,所述曲面型腔的表面为第二入光面(222),所述底面(221)为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光学控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济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光之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