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内置手拉泵的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61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内置手拉泵的气囊,气囊具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内置手拉泵,手拉泵包括泵壳和推拉组件,泵壳的边缘固定于气囊的开口处,且泵壳的底部位于气囊的内部;泵壳的底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安装有单向阀,推拉组件包括推拉杆和密封出气结构,推拉杆的一端与密封出气结构连接;通过推动推拉杆带动密封出气结构沿泵壳的内壁面滑动,带动外部气体通过密封出气结构进入气囊的内部实现对气囊的充气。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带动外部气体通过密封出气结构进入气囊的内部实现对气囊的充气,结构设计巧妙,十分方便,且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内置手拉泵的气囊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带内置手拉泵的气囊。
技术介绍
充气泵是各种充气产品(诸如充气床垫、充气跳床、充气沙发及大型充气玩具)的关键部件,其被安装于充气产品之软性囊体的内侧边,利用该气泵可对充气产品进行快速充气、保压与快速泄气等操作,以实现充气产品的充气展开而正常使用及泄气缩小空间体积而利于收藏等功能。现在的充气泵主要分成电动气泵和手动气泵,现有的手动气泵,原理类似打气筒,但是通过推拉将外接气体充入待充气产品的内部,内置手拉泵就是把手动泵安装于气囊上,现有的内置手动泵性能有些不够理想,充气效率低,密封性也差,充气后容易漏气等,综合性能不够理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带内置泵的气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内置手拉泵的气囊,结构设计精简巧妙,通过推拉组件能够高效实现对气囊的充气,且在充气完毕后,形成多重密封,提高气密性,减少气囊的充气频率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内置手拉泵的气囊,所述气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内置手拉泵,所述手拉泵包括泵壳和推拉组件,所述泵壳的边缘固定于所述气囊的开口处,且所述泵壳的底部位于所述气囊的内部;所述泵壳的底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推拉组件包括推拉杆和密封出气结构,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出气结构连接;通过推动所述推拉杆带动所述密封出气结构沿所述泵壳的内壁面滑动,带动外部气体通过所述密封出气结构进入气囊的内部实现对气囊的充气。进一步地说,所述气囊为充气床、充气水池、充气游泳圈、充气玩具、充气船、皮划艇或充气帐篷。进一步地说,所述密封出气结构包括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的外周面与所述泵壳的内壁面具有缝隙,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泵壳的内壁面贴合形成密封;定义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泵壳的上部之间形成第一腔体,定义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泵壳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二腔体;向外拉动推拉杆,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活塞的端面贴合,外界气体进入第一腔体,并经第一活塞与第一密封件之间的气流通道进入第二腔体;向内推动推拉杆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二活塞的端面贴合,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的气体经单向阀和所述泵壳的出气口之间的缝隙进入气囊的内部。进一步地说,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位于所述泵壳的外侧。进一步地说,所述泵壳的底部设有用于限制推拉组件推拉行程的限位条。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活塞设有开槽,当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活塞的端面贴合,气体通过所述开槽进入所述第二腔体。进一步地说,所述泵壳包括壳体和端盖,所述端盖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上部。进一步地说,所述端盖设有与手柄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手柄与所述推拉杆转动连接,所述手柄能够扣合于所述凹槽进行收纳。进一步地说,所述泵壳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推拉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推拉杆的端部套装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能够与所述泵壳之间形成密封。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宽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囊安装有内置手拉泵,手拉泵包括泵壳和推拉组件,泵壳的底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安装有单向阀,通过推动推拉杆带动密封出气结构沿所述泵壳的内壁面滑动,带动外部气体通过密封出气结构进入气囊的内部实现对气囊的充气,结构设计巧妙,十分方便,且易于实现;具体如下:内置手拉泵包括泵壳和推拉组件,壳体的出气口安装有单向阀,推拉组件包括推拉杆和密封出气结构,密封出气结构包括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以及位于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的第一密封件,定义第一密封件与泵壳的上部之间形成第一腔体,定义第一密封件与泵壳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二腔体;向外拉动推拉杆,第一密封件与第一活塞的端面贴合,外界气体进入第一腔体,并经第一活塞与第一密封件之间的气流通道进入第二腔体;向内推动推拉杆时,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二活塞的端面贴合,第二腔体的内部的气体经单向阀和泵壳的出气口之间的缝隙进入气囊的内部;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结构设计精简巧妙,通过推拉组件能够高效实现对气囊的充气,且在充气完毕后,保压时,此时单向阀和第二密封圈同时起到密封作用,通过多重密封,提高密封性,不会漏气,即使某一重密封失效,也不会影响气密性,多重保险;再者,本专利技术的泵体的端盖设有与手柄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手柄与推拉杆转动连接,手柄能够扣合于凹槽,一是便于进行收纳;二是收纳后美观。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置手拉泵的外观图之一(从一角度看);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内置手拉泵的外观图之二(从另一角度看);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推拉杆往外拉的状态下的推拉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虚线箭头表示推拉杆的移动方向);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推拉杆往外拉的状态下且对应开槽处的轴向剖视图(虚线箭头表示推拉杆的移动方向);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推拉杆往内推的状态下的推拉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虚线箭头表示推拉杆的移动方向);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推拉杆往内推的状态下且对应开槽处的轴向剖视图(虚线箭头表示推拉杆的移动方向);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手拉泵200、泵壳1、出气口11、限位条12、壳体13、端盖14、凹槽141、单向阀2、推拉杆31、密封出气结构32、第一活塞321、开槽3211、第二活塞322、第一密封件323、手柄33、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第二密封件6;气囊1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功效。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实施例:一种带内置手拉泵的气囊,如图1到图8所示,所述气囊100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内置手拉泵,所述手拉泵200包括泵壳和推拉组件,所述泵壳的边缘固定于所述气囊的开口处,且所述泵壳的底部位于所述气囊的内部;所述泵壳的底部设有出气口11,所述出气口安装有单向阀2,所述推拉组件包括推拉杆31和密封出气结构32,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出气结构连接;通过推动所述推拉杆带动所述密封出气结构沿所述泵壳的内壁面滑动,带动外部气体通过所述密封出气结构进入气囊的内部实现对气囊的充气。所述气囊为充气床、充气水池、充气游泳圈、充气玩具、充气船、皮划艇或充气帐篷,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它需要充气的产品,各种PVC或TPU充气气囊均可。所述密封出气结构包括第一活塞3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内置手拉泵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00)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内置手拉泵,所述手拉泵(200)包括泵壳和推拉组件,所述泵壳的边缘固定于所述气囊的开口处,且所述泵壳的底部位于所述气囊的内部;/n所述泵壳的底部设有出气口(11),所述出气口安装有单向阀(2),所述推拉组件包括推拉杆(31)和密封出气结构(32),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出气结构连接;/n通过推动所述推拉杆带动所述密封出气结构沿所述泵壳的内壁面滑动,带动外部气体通过所述密封出气结构进入气囊的内部实现对气囊的充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内置手拉泵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00)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内置手拉泵,所述手拉泵(200)包括泵壳和推拉组件,所述泵壳的边缘固定于所述气囊的开口处,且所述泵壳的底部位于所述气囊的内部;
所述泵壳的底部设有出气口(11),所述出气口安装有单向阀(2),所述推拉组件包括推拉杆(31)和密封出气结构(32),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出气结构连接;
通过推动所述推拉杆带动所述密封出气结构沿所述泵壳的内壁面滑动,带动外部气体通过所述密封出气结构进入气囊的内部实现对气囊的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置手拉泵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充气床、充气水池、充气游泳圈、充气玩具、充气船、皮划艇或充气帐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置手拉泵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出气结构包括第一活塞(321)、第二活塞(3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的第一密封件(323),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的外周面与所述泵壳的内壁面具有缝隙,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泵壳的内壁面贴合形成密封;
定义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泵壳的上部之间形成第一腔体(4),定义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泵壳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二腔体(5);
向外拉动推拉杆,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活塞的端面贴合,外界气体进入第一腔体,并经第一活塞与第一密封件之间的气流通道进入第二腔体;
向内推动推拉杆时,所述第一密封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厚熙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国润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