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山地破岩冲击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50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山地破岩冲击钻,包括稳定件、支撑件、推动件和破碎钻等零部件,所述钻头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设置为呈锥形的钻头本体,所述钻头本体的锥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圈破碎环,所述钻头本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破碎环所处的平面相互垂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山地破岩冲击钻设置有六个所述钻头,且还设置有所述破碎环,所述钻头伸入地面后,破碎的岩石面积较大,钻头不需要频繁的更换位置,缩短了破岩的时间,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破岩冲击钻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击钻
,尤其涉及一种山地破岩冲击钻。
技术介绍
基于目前的山地破岩冲击钻的逐步发展,大多数用于采油、采气等方面,无法完全的针对于岩石的破碎。随着钻头的发展,渐渐的走向地层的深部,对于浅层地层来说,机械设备较少,对于浅层的破碎岩石修建蓄水库、水池生态系统,破碎较为稀少。在山地等一些崎岖不平的道路上,破碎岩石的工具也是研究较为稀少。针对钻头来破碎浅层岩石,也需要着一些移动式井架、钻柱、钻头等多些工具相互配合,但也仅破碎一个圆形柱的范围,破碎为较大的破碎坑需要来回起下钻头,造成大量的时间消耗的经费花费。现有的岩石破碎机通常是在挖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作业臂通常采用岩石臂,但是岩石臂需要配置铲斗油缸以及松土器,这就导致其故障率较高,对此,相关技术中提出一种一体臂,其用于松土的部件一体设置而成,如此一来,零部件减少,可有效减少保养成本,并降低故障率,同时提升工作效率。现有的破碎钻存在如下缺点:(一)钻头伸入地面后,破碎的岩石面积较小,钻头需要频繁的更换位置,加长了破岩的时间,增大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破岩冲击钻,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组件和破碎组件;/n所述稳定组件包括稳定件,与所述稳定件相连接的支撑件;/n所述破碎组件包括与所述稳定件转动连接的推动件,与所述推动件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破碎钻;所述破碎钻包括与所述推动件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固定连接的齿轮箱,设于所述齿轮箱内的第一齿轮以及多个第二齿轮,以及与多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且延伸出所述齿轮箱的多个钻头;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齿轮均匀围合于所述第一齿轮周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n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轴与所述齿轮箱转动连接;所述钻头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设置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破岩冲击钻,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组件和破碎组件;
所述稳定组件包括稳定件,与所述稳定件相连接的支撑件;
所述破碎组件包括与所述稳定件转动连接的推动件,与所述推动件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破碎钻;所述破碎钻包括与所述推动件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固定连接的齿轮箱,设于所述齿轮箱内的第一齿轮以及多个第二齿轮,以及与多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且延伸出所述齿轮箱的多个钻头;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齿轮均匀围合于所述第一齿轮周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轴与所述齿轮箱转动连接;所述钻头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设置为呈锥形的钻头本体,所述钻头本体的锥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圈破碎环,所述钻头本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破碎环所处的平面相互垂直;
所述推动件用于推动所述破碎钻在所述钻头本体的轴线方向上伸缩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破岩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环上设置有间隔分布的破碎刀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地破岩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稳定件固定连接的矩形框架,所述框架对应所述稳定件的两侧均至少设置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梁柱方琼瑶谢泽龙魏凯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