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348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础清理:对基础上的浮尘和杂物进行清扫,对基础上预埋件上的浮尘、杂物进行清扫,与基础上预埋件上锈迹进行清理;抗风柱安装:将预制完成的抗风柱采用小型吊机进行吊装,然后将抗风柱与基础通过预埋件焊接;围墙墙板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抗风柱、围墙和压顶采用定型模板浇筑成型,进行工厂化加工,不受环境影响,产品更加的标准、规范,由于抗风柱、围墙和压顶采用工长化生产,运送工地便可以进行装配施工,使其施工周期短,其次通过作业量的减少,使得施工现场工人可大大减少,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成本,其次拆除后,大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现有的建筑围墙,一般采用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进行施工,采用砖块契合而成,施工量较大,导致其需要较多的人力资源,其次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后期拆除无法实现回收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故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础清理:对基础上的浮尘和杂物进行清扫,对基础上预埋件上的浮尘、杂物进行清扫,与基础上预埋件上锈迹进行清理;(2)抗风柱安装:将预制完成的抗风柱采用小型吊机进行吊装,然后将抗风柱与基础通过预埋件焊接;(3)围墙墙板安装:将预制完成的围墙墙板采用小型吊机起吊,然后将围墙墙板由下向上逐块安装到相邻两抗风柱之间的卡槽内,就位后,调整围墙墙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然后采用水泥砂浆将预留槽填缝密实;(4)围墙压顶安装:将预制好的围墙压顶卡接在围墙墙板的顶端,然后采用砂浆进行固定即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抗风柱凹槽侧面缝隙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填缝,然后采用黑色硅酮膏密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围墙墙板接缝使用黑色硅酮结构胶勾缝。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4)中围墙压顶的底部开设有配合抗风柱使用的凹槽,围墙压顶的底部位于相邻凹槽之间开设有配合围墙墙板使用的条形槽,且条形槽和凹槽的深度均为10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4)中围墙压顶的顶部截面为三角型,可双向排水,坡度为30度,围墙压顶的底部设置有滴水线,用于防止围墙墙板污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中抗风柱与基础进行焊接时,先点焊固定,然后进行定位尺寸和垂直度的校核,垂直度采用经纬仪检测,校正时采用钢钎调拨,检查合格后,解除抗风柱的顶部吊钩绳,再满焊连接,其中焊缝高度hf大于6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抗风柱和围墙墙板上预制有吊环,方便通过起吊机进行起吊运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围墙墙板卡接在相邻两抗风柱之间,围墙墙板与两抗风柱之间均有6mm的间隙,用于伸缩缝的作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抗风柱、围墙和压顶采用定型模板浇筑成型,进行工厂化加工,不受环境影响,产品更加的标准、规范,由于抗风柱、围墙和压顶采用工长化生产,运送工地便可以进行装配施工,使其施工周期短,其次通过作业量的减少,使得施工现场工人可大大减少,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成本,其次拆除后,大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其次围墙墙板与抗风柱之间、相邻的围墙墙板之间均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密实,然后分别采用黑色硅酮膏和黑黑色硅酮结构胶密封,提高其连接处的密封性,墙面结构稳定、不开裂,提高其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础清理:对基础上的浮尘和杂物进行清扫,对基础上预埋件上的浮尘、杂物进行清扫,与基础上预埋件上锈迹进行清理;(2)抗风柱安装:将预制完成的抗风柱采用小型吊机进行吊装,然后将抗风柱与基础通过预埋件焊接;(3)围墙墙板安装:将预制完成的围墙墙板采用小型吊机起吊,然后将围墙墙板由下向上逐块安装到相邻两抗风柱之间的卡槽内,就位后,调整围墙墙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然后采用水泥砂浆将预留槽填缝密实;(4)围墙压顶安装:将预制好的围墙压顶卡接在围墙墙板的顶端,然后采用砂浆进行固定即可。步骤(3)中抗风柱凹槽侧面缝隙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填缝,然后采用黑色硅酮膏密封。步骤(3)中围墙墙板接缝使用黑色硅酮结构胶勾缝。步骤(4)中围墙压顶的底部开设有配合抗风柱使用的凹槽,围墙压顶的底部位于相邻凹槽之间开设有配合围墙墙板使用的条形槽,且条形槽和凹槽的深度均为10mm。步骤(4)中围墙压顶的顶部截面为三角型,可双向排水,坡度为30度,围墙压顶的底部设置有滴水线,用于防止围墙墙板污染。步骤(2)中抗风柱与基础进行焊接时,先点焊固定,然后进行定位尺寸和垂直度的校核,垂直度采用经纬仪检测,校正时采用钢钎调拨,检查合格后,解除抗风柱的顶部吊钩绳,再满焊连接,其中焊缝高度hf大于6mm。抗风柱和围墙墙板上预制有吊环,方便通过起吊机进行起吊运输。围墙墙板卡接在相邻两抗风柱之间,围墙墙板与两抗风柱之间均有6mm的间隙,用于伸缩缝的作用。该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抗风柱、围墙和压顶采用定型模板浇筑成型,进行工厂化加工,不受环境影响,产品更加的标准、规范,由于抗风柱、围墙和压顶采用工长化生产,运送工地便可以进行装配施工,使其施工周期短,其次通过作业量的减少,使得施工现场工人可大大减少,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成本,其次拆除后,大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其次围墙墙板与抗风柱之间、相邻的围墙墙板之间均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密实,然后分别采用黑色硅酮膏和黑黑色硅酮结构胶密封,提高其连接处的密封性,墙面结构稳定、不开裂,提高其使用寿命。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基础清理:对基础上的浮尘和杂物进行清扫,对基础上预埋件上的浮尘、杂物进行清扫,与基础上预埋件上锈迹进行清理;/n(2)抗风柱安装:将预制完成的抗风柱采用小型吊机进行吊装,然后将抗风柱与基础通过预埋件焊接;/n(3)围墙墙板安装:将预制完成的围墙墙板采用小型吊机起吊,然后将围墙墙板由下向上逐块安装到相邻两抗风柱之间的卡槽内,就位后,调整围墙墙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然后采用水泥砂浆将预留槽填缝密实;/n(4)围墙压顶安装:将预制好的围墙压顶卡接在围墙墙板的顶端,然后采用砂浆进行固定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础清理:对基础上的浮尘和杂物进行清扫,对基础上预埋件上的浮尘、杂物进行清扫,与基础上预埋件上锈迹进行清理;
(2)抗风柱安装:将预制完成的抗风柱采用小型吊机进行吊装,然后将抗风柱与基础通过预埋件焊接;
(3)围墙墙板安装:将预制完成的围墙墙板采用小型吊机起吊,然后将围墙墙板由下向上逐块安装到相邻两抗风柱之间的卡槽内,就位后,调整围墙墙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然后采用水泥砂浆将预留槽填缝密实;
(4)围墙压顶安装:将预制好的围墙压顶卡接在围墙墙板的顶端,然后采用砂浆进行固定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抗风柱凹槽侧面缝隙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填缝,然后采用黑色硅酮膏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围墙墙板接缝使用黑色硅酮结构胶勾缝。


4.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冬华卢绍军张敏陈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国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