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锂电池的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427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锂电池的电芯,包括正极极箔、负极极箔、隔膜和负极集流体,所述正极极箔和负极极箔由隔膜分隔后卷绕成圆柱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极箔上端间隔设置有多个正极极耳,构成正极引出结构;所述电芯下端为不对齐排布,由短至长依次为正极极箔、隔膜、负极极箔,所述负极极箔伸长的部分经压迫覆盖在电芯下端,由隔膜与正极极箔隔离,并与负极集流体焊接,构成负极引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思维中正极引出结构和负极引出结构采用同种结构的思维误区,创造性地提出了正极引出结构采用多极耳结构,负极引出结构采用全极耳结构的不同引出结构模式,在保证电池过流能力的同时,有利于电池的注液与化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锂电池的电芯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圆形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结构。
技术介绍
锂电池的电芯通常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及电极引出结构构成。圆形锂电池中一般采用卷绕式结构,即将正极极片、隔膜、负极极片依次叠放后卷绕成圆柱形,以便安装到圆形壳体中。现有技术中的电极引出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极片的一端预留一小段非涂层,将单个或多个极耳焊接在非涂层部,引出正极和负极。这种结构由于电流分布不均匀,导致大功率使用时发热现象比较严重。另一种是设置全极耳结构,例如,中国专利技术申请CN102347515A公开了一种卷绕式锂电池的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所述正极片的上端和所述负极片的下端设置有未涂布空白带,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用隔膜隔开卷绕后,所述正极集流板下表面与所述正极片上的形成圈的空白带相紧密接触,所述负极集流板上表面与所述负极片上的形成圈的空白带相紧密接触。这种结构通过将整个极片边缘的空白带与集流板连接作为电极引出结构,使得电流分布均匀,适合于动力电池使用。但是,在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形锂电池的电芯,包括正极极箔、负极极箔、隔膜和负极集流体,所述正极极箔和负极极箔由隔膜分隔后卷绕成圆柱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极箔上端间隔设置有多个正极极耳,构成正极引出结构;所述电芯下端为不对齐排布,由短至长依次为正极极箔、隔膜、负极极箔,所述负极极箔伸长的部分经压迫覆盖在电芯下端,由隔膜与正极极箔隔离,并与负极集流体焊接,构成负极引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锂电池的电芯,包括正极极箔、负极极箔、隔膜和负极集流体,所述正极极箔和负极极箔由隔膜分隔后卷绕成圆柱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极箔上端间隔设置有多个正极极耳,构成正极引出结构;所述电芯下端为不对齐排布,由短至长依次为正极极箔、隔膜、负极极箔,所述负极极箔伸长的部分经压迫覆盖在电芯下端,由隔膜与正极极箔隔离,并与负极集流体焊接,构成负极引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锂电池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正极极耳在电芯卷绕状态下重叠,并焊接在电池的正极引出盖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锂电池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箔伸出电芯下端的长度使得其在被压迫后相邻层之间互相搭接,构成整体的负极引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伟丁坤钱建峰刘付召
申请(专利权)人: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