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密肋保温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40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装配式混凝土密肋保温墙板,是在两片竖直且相互平行的混凝土板层之间设置有若干竖直且均匀分布的协同混凝土密肋柱;在两个协同混凝土密肋柱之间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断桥混凝土密肋柱;混凝土板层和协同混凝土密肋柱围成的空间内填充S形保温板;两端协同混凝土密肋柱的外侧,混凝土板层之间填充L形保温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墙体的整体协同性能,节能性能高,采用为断桥混凝土密肋柱和协同混凝土密肋柱体系,显著提高抗震性能,并大幅降低连接件数量,简化施工,显著提升其工业化效率,降低资源及能源消耗,并可以实现外墙板的通用化,标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混凝土密肋保温墙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建筑使用的保温墙板,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密肋保温墙板。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构件的装配方法一般有现场后浇叠合层混凝土、钢筋锚固后浇混凝土连接等,钢筋连接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焊接、机械连接及预留孔洞搭接连接等做法。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流行的装配式预制大板住宅,由于结构整体性差、渗漏、楼板裂缝等原因,存在许多影响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的隐患和缺陷,逐渐被现浇混凝土结构所取代。但随着当前新兴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技术,本土化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新技术正逐步形成。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少,建筑行业用工荒的出现,住宅工业产业化的趋势日渐明显。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重新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住宅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新技术、新形式。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混凝土密肋保温墙板,主要由混凝土板层(1)、钢筋网(2)、断桥混凝土密肋柱(3)、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长环箍(5)、短环箍(6)、受力连接竖直钢筋(7)、S形保温板(8)、L形保温板(9)组成,其特征在于:/n两片竖直且相互平行的混凝土板层(1)之间设置有若干竖直且均匀分布的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n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垂直于混凝土板层(1),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的水平横截面为矩形;/n在两个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之间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断桥混凝土密肋柱(3),断桥混凝土密肋柱(3)、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相互平行;/n在两个端部的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的外侧设置1-2个断桥混...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混凝土密肋保温墙板,主要由混凝土板层(1)、钢筋网(2)、断桥混凝土密肋柱(3)、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长环箍(5)、短环箍(6)、受力连接竖直钢筋(7)、S形保温板(8)、L形保温板(9)组成,其特征在于:
两片竖直且相互平行的混凝土板层(1)之间设置有若干竖直且均匀分布的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
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垂直于混凝土板层(1),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的水平横截面为矩形;
在两个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之间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断桥混凝土密肋柱(3),断桥混凝土密肋柱(3)、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相互平行;
在两个端部的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的外侧设置1-2个断桥混凝土密肋柱(3);
所有断桥混凝土密肋柱(3)均相互交替的设置在两片混凝土板层(1)上;
混凝土板层(1)和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围成的空间内填充S形保温板(8);
两端的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的外侧,混凝土板层(1)之间填充L形保温板(9);
在两个混凝土板层(1)的中间平面上均分别设置钢筋网(2);
在断桥混凝土密肋柱(3)内设置短环箍(6),在与混凝土板层(1)连接一侧,矩形短环箍(6)的一个边紧靠在钢筋网(2)上,在该边的内侧设置竖直的受力连接竖直钢筋(7);
协同混凝土密肋柱(4)内设置长环箍(5),长环箍(5)的两个对边均分别紧靠在上、下钢筋网(2)上,在这两个边的内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张延年宫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