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军专利>正文

一种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347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变压器,涉及变压器设备领域,包括顶盖、变压器本体和底座,底座中间位置横向开有滑槽,底座两侧设有两个套筒Ⅰ,套筒Ⅰ底端设有的滑块置于滑槽内并与其相配合,套筒Ⅰ内部安装有升降杆,两个套筒Ⅰ之间坐有变压器本体,底座与变压器本体之间通过第二缓冲组件,套筒Ⅰ与变压器本体之间通过第一缓冲组件连接固定,升降杆上端与变压器本体通过夹持组件连接固定,升降杆的顶部安装有顶盖、其上设有防雨帘。该装置不仅方便工作人员维修和更换,满足对不同尺寸型号变压器安装固定,还能够优化对变压器的缓冲减震效果和防止雨水的侵入,延长变压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其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基于以上功能,使用者常将变压器固定安装在电杆横担上,以此来稳定电杆电压。但是现有的固定装置只能固定某一种尺寸型号的电力变压器,通用性较差,使用成本高,且不易维修和更换;同时由于电杆长期立于裸露的大地上,其上配置的变压器同样裸露在外,而且现有的变压器没有专门用来防雨水的结构,这就导致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变压器的接线处被雨水腐蚀严重,这样不仅影响变压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还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另外基于变压器的内部都是由精密电子器构成的,所以现有的变压器上都会安装缓冲减震组件,但是一些设计人员为节省成本,缓冲减震组件一般都是安装在变压器底端或者侧边,从而导致现有的变压器在受到剧烈撞击时,缓冲减震效果不是那么明显。因此需要一种变压器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本技术的一种变压器,包括顶盖、变压器本体和底座,底座上端面中间位置横向开有滑槽,在底座的下端面、位于滑槽的中心位置处间隔设有二个以上的调节螺栓,在底座上端面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套筒Ⅰ,在套筒Ⅰ的底端设有滑块,滑块置于滑槽内并与其相配合,在套筒Ⅰ的顶端内部安装有升降杆,在底座上方中部位置、两个套筒Ⅰ之间坐有变压器本体;所述底座与变压器本体之间通过第二缓冲组件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套筒Ⅲ、插杆、垫块Ⅱ和压缩弹簧Ⅲ,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有插杆,插杆的底部由下至上依次套装有压缩弹簧Ⅲ和垫块Ⅱ,在变压器本体底部、与插杆相对处固定有套筒Ⅲ,所述套筒Ⅲ与插杆套装配合;所述两侧的套筒Ⅰ与变压器本体之间通过第一缓冲组件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连接杆、套筒Ⅱ、套杆和底板,在靠近套筒Ⅰ顶端的内壁边沿设有滑轨,连接杆的一端与变压器本体连接、另一端活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置于滑轨内部,在连接杆下端中部连接有套筒Ⅱ,在套筒Ⅱ下方、套筒Ⅰ的内壁上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与连接杆相对应且平行设置,在底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套杆,在套杆的下部依次活动安装有压缩弹簧Ⅰ和垫块、上部插入套筒Ⅱ内、与套筒Ⅱ相配合;两侧升降杆上端与变压器本体通过夹持组件连接固定,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螺筒、压缩弹簧Ⅱ、L型夹块和螺杆,所述螺筒一端穿过升降杆后通过螺纹过盈配合方式与螺杆连接,螺杆一端设有L型夹块,在螺筒与L型夹块之间的螺杆上安装有压缩弹簧Ⅱ;在升降杆的顶部通过安装板安装有顶盖,在安装板的四周的下端面上均设有防雨软帘,在防雨软帘的下方连接有配重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垫块Ⅰ的数量以及压缩弹簧Ⅰ的数量均为两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升降杆内部等距开有一个以上的通孔,在通孔的内部设有贯穿于升降杆和其外部套筒Ⅰ的螺栓,使得套筒Ⅰ与升降杆构成上下的滑动结构。本技术的一种变压器,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套筒与底座的滑动配合和套筒与升降杆的升降配合,从而调节固定装置的大小,这样不仅方便工作人员的维修和更换,还能够满足对不同尺寸型号的变压器安装固定,具有通用性强,成本低的优点;通过在底座与变压器本体之间设置第二缓冲组件、套筒和变压器之间设置第一缓冲组件、升降杆和变压器之间设置夹持组件,能够对变压器本体起到多方向多角度的缓冲减震,提高了具有减震功能的变压器的缓冲减震效果;通过设置防雨软帘,能够从多角度防止雨水侵入变压器,防止变压器的接线处被雨水腐蚀,延长变压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避免造成严重的事故,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变压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顶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套筒与底座连接结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变压器,包括顶盖1、变压器本体2和底座3,底座3上端面中间位置横向开有滑槽6,在底座3的下端面、位于滑槽6的中心位置处间隔设有二个以上的调节螺栓7,在底座3上端面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套筒Ⅰ4,在套筒Ⅰ4的底端设有滑块5,滑块5置于滑槽6内并与其相配合,在套筒Ⅰ4的顶端内部安装有升降杆17,所述升降杆17内部等距开有一个以上的通孔,在通孔的内部设有贯穿于升降杆17和其外部套筒Ⅰ4的螺栓25,使得套筒Ⅰ4与升降杆17构成上下的滑动结构。在底座3上方中部位置、两个套筒Ⅰ4之间坐有变压器本体2,所述底座3与变压器本体2之间通过第二缓冲组件28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缓冲组件28包括套筒Ⅲ29、插杆30、垫块Ⅱ31和压缩弹簧Ⅲ32,所述底座3的上端面固定有插杆30,插杆30的底部由下至上依次套装有压缩弹簧Ⅲ32和垫块Ⅱ31,在变压器本体2底部、与插杆30相对处固定有套筒Ⅲ29,所述套筒Ⅲ29与插杆30套装配合;两侧的套筒Ⅰ4与变压器本体2之间通过第一缓冲组件8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缓冲组件8包括连接杆9、套筒Ⅱ10、套杆11和底板12,在靠近套筒Ⅰ4顶端的内壁边沿设有滑轨13,连接杆9的一端与变压器本体2连接、另一端活动安装有滚轮14,所述滚轮14置于滑轨13内部,在连接杆9下端中部连接有套筒Ⅱ10,在套筒Ⅱ10下方、套筒Ⅰ4的内壁上固定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与连接杆9相对应且平行设置,在底板12的上端面安装有套杆11,在套杆11的下部依次活动安装有两个压缩弹簧Ⅰ16和垫块15、上部插入套筒Ⅱ10内、与套筒Ⅱ10相配合;两侧升降杆17上端与变压器本体2通过夹持组件18连接固定,所述夹持组件18包括螺筒19、压缩弹簧Ⅱ20、L型夹块21和螺杆22,所述螺筒19一端穿过升降杆17后通过螺纹过盈配合方式与螺杆22连接,螺杆22一端设有L型夹块21,在螺筒19与L型夹块21之间的螺杆22上安装有压缩弹簧Ⅱ20;在升降杆17的顶部通过安装板23安装有顶盖1,在安装板23的四周的下端面上均设有防雨软帘24,在防雨软帘24的下方连接有配重块26。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变压器本体2通过第二缓冲组件28固定在底座3上方中部位置,然后调节两个套筒Ⅰ4的底端滑块5在滑槽6内的位置,再通过滑槽6中心位置的调节螺栓7来固定两个套筒Ⅰ4的位置,同时调节套筒Ⅰ4内升降杆17的高度,再将第一缓冲组件8和夹持组件18分别安装在套筒Ⅰ4与变压器本体2本体和升降杆17与变压器本体2本体间,从而使变压器本体2稳定的固定在底座3上。当变压器本体2遇到向下的力的撞击时,第一缓冲组件8和第二缓冲组件28同时对变压器本体2起缓冲减震的作用。其第一缓冲组件8内的连接杆9会带动滚轮14,沿着滑轨13内部下行,进而推动套筒Ⅱ10下行套装在套杆11上,同时下压垫块15和其下方的压缩弹簧Ⅰ16,基于压缩弹簧Ⅰ16的弹性会对撞击所产生的的力起到缓冲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包括顶盖(1)、变压器本体(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底座(3)上端面中间位置横向开有滑槽(6),在底座(3)的下端面、位于滑槽(6)的中心位置处间隔设有二个以上的调节螺栓(7),在底座(3)上端面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套筒Ⅰ(4),在套筒Ⅰ(4)的底端设有滑块(5),滑块(5)置于滑槽(6)内并与其相配合,在套筒Ⅰ(4)的顶端内部安装有升降杆(17),在底座(3)上方中部位置、两个套筒Ⅰ(4)之间坐有变压器本体(2);所述底座(3)与变压器本体(2)之间通过第二缓冲组件(28)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缓冲组件(28)包括套筒Ⅲ(29)、插杆(30)、垫块Ⅱ(31)和压缩弹簧Ⅲ(32),所述底座(3)的上端面固定有插杆(30),插杆(30)的底部由下至上依次套装有压缩弹簧Ⅲ(32)和垫块Ⅱ(31),在变压器本体(2)底部、与插杆(30)相对处固定有套筒Ⅲ(29),所述套筒Ⅲ(29)与插杆(30)套装配合;所述两侧的套筒Ⅰ(4)与变压器本体(2)之间通过第一缓冲组件(8)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缓冲组件(8)包括连接杆(9)、套筒Ⅱ(10)、套杆(11)和底板(12),在靠近套筒Ⅰ(4)顶端的内壁边沿设有滑轨(13),连接杆(9)的一端与变压器本体(2)连接、另一端活动安装有滚轮(14),所述滚轮(14)置于滑轨(13)内部,在连接杆(9)下端中部连接有套筒Ⅱ(10),在套筒Ⅱ(10)下方、套筒Ⅰ(4)的内壁上固定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与连接杆(9)相对应且平行设置,在底板(12)的上端面安装有套杆(11),在套杆(11)的下部依次活动安装有压缩弹簧Ⅰ(16)和垫块Ⅰ(15)、上部插入套筒Ⅱ(10)内、与套筒Ⅱ(10)相配合;两侧升降杆(17)上端与变压器本体(2)通过夹持组件(18)连接固定,所述夹持组件(18)包括螺筒(19)、压缩弹簧Ⅱ(20)、L型夹块(21)和螺杆(22),所述螺筒(19)一端穿过升降杆(17)后通过螺纹过盈配合方式与螺杆(22)连接,螺杆(22)一端设有L型夹块(21),在螺筒(19)与L型夹块(21)之间的螺杆(22)上安装有压缩弹簧Ⅱ(20);在升降杆(17)的顶部通过安装板(23)安装有顶盖(1),在安装板(23)的四周的下端面上均设有防雨软帘(24),在防雨软帘(24)的下方连接有配重块(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包括顶盖(1)、变压器本体(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底座(3)上端面中间位置横向开有滑槽(6),在底座(3)的下端面、位于滑槽(6)的中心位置处间隔设有二个以上的调节螺栓(7),在底座(3)上端面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套筒Ⅰ(4),在套筒Ⅰ(4)的底端设有滑块(5),滑块(5)置于滑槽(6)内并与其相配合,在套筒Ⅰ(4)的顶端内部安装有升降杆(17),在底座(3)上方中部位置、两个套筒Ⅰ(4)之间坐有变压器本体(2);所述底座(3)与变压器本体(2)之间通过第二缓冲组件(28)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缓冲组件(28)包括套筒Ⅲ(29)、插杆(30)、垫块Ⅱ(31)和压缩弹簧Ⅲ(32),所述底座(3)的上端面固定有插杆(30),插杆(30)的底部由下至上依次套装有压缩弹簧Ⅲ(32)和垫块Ⅱ(31),在变压器本体(2)底部、与插杆(30)相对处固定有套筒Ⅲ(29),所述套筒Ⅲ(29)与插杆(30)套装配合;所述两侧的套筒Ⅰ(4)与变压器本体(2)之间通过第一缓冲组件(8)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缓冲组件(8)包括连接杆(9)、套筒Ⅱ(10)、套杆(11)和底板(12),在靠近套筒Ⅰ(4)顶端的内壁边沿设有滑轨(13),连接杆(9)的一端与变压器本体(2)连接、另一端活动安装有滚轮(14),所述滚轮(14)置于滑轨(13)内部,在连接杆(9)下端中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军
申请(专利权)人:马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