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挖孔灌注混凝土得到多根间隔排布的灌注桩,形成排桩后浇注冠梁砼,得到冠梁,使得基坑旁侧土体自立;进行土方开挖,得到垂直开挖的基坑;其中,所述基坑包括基底和沿所述基底周向环绕的侧壁,向所述基底侧壁外的填土内插入钢绞线和锚头构件,注浆形成加劲桩后得到锚索,进一步对土体进行加固;将钢筋网片上的土钉摩擦杆插入所述基坑的侧壁;在所述钢筋网片上通长布置钢板带;将所述锚索的端部固定至所述钢板带;向所述钢筋网片喷射砼,形成土钉墙,进一步对基坑旁侧土体进行加固,防止湿陷性黄土地区深基坑失稳对建筑质量及安全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地下室愈建愈深。目前超高层建筑物一般建在市区内,建筑场地狭窄且周边环境复杂,地下室在四层左右,开挖深度达14~16m,无放坡空间,需垂直开挖。深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是一个突出的工程问题,已成为当前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难点。周边建筑物及主干道各种荷载对基坑造成较大的侧压力无法释放,且基坑范围内存在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的欠压密性土,且有大孔和垂直节理,在一定压力下受水侵湿,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使建筑物大幅度沉降、折裂、倾斜,严重影响其安全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旨在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深基坑失稳对建筑质量及安全产生危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挖孔灌注混凝土得到多根间隔排布的灌注桩,形成排桩后浇注冠梁砼,得到冠梁;进行土方开挖,得到垂直开挖的基坑;其中,所述基坑包括基底和沿所述基底周向环绕的侧壁,向所述基底侧壁外的填土内插入钢绞线和锚头构件,注浆形成加劲桩后得到锚索;将钢筋网片上的土钉摩擦杆插入所述基坑的侧壁;在所述钢筋网片上通长布置钢板带;将所述锚索的端部固定至所述钢板带;向所述钢筋网片喷射砼,形成土钉墙。优选地,所述冠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排桩的桩间土开挖至冠梁底标高处,用破碎机破除虚桩头,清理基底,支模浇注冠梁砼。优选地,所述向所述基底侧壁外的填土内插入钢绞线和锚头构件,注浆形成加劲桩后得到锚索的步骤包括:采用高压旋喷钻头钻孔,从底部钻头和侧翼喷嘴向外喷射水泥浆液,喷射过程中同时对周侧的土体或砂层进行切割,直至达到设计深度和直径,形成锚杆孔,钻进同时将钢绞线和锚头构件带入设计深度。优选地,所述钻进同时将钢绞线和锚头构件带入设计深度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设计深度的末端,增加所述高压旋喷钻头的进退次数,以形成扩大头。优选地,所述将钢筋网片上的土钉摩擦杆插入所述基坑的侧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土钉摩擦杆的周围间隔焊接多个定位卡。优选地,所述将钢筋网片上的土钉摩擦杆插入所述基坑的侧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钢筋网片上设置与所述锚索对应的加密网片。优选地,所述加密网片沿所述钢板带通长布置,所述加密网片以所述锚索的中心点向上和向下各加密340~360mm。优选地,所述在所述钢筋网片上通长布置钢板带的步骤包括:采用多个厚度为15~25mm、宽度为240~260mm的钢板互相焊接,沿所述钢筋网片的周向通长布置;其中,搭接长度为240~260mm。优选地,所述将所述锚索的端部固定至所述钢板带的步骤包括:在所述钢板带上设置多个与所述锚索对应的钢板垫,将所述锚索的端部通过锚具固定至所述钢板垫。优选地,所述将所述锚索的端部通过锚具固定至所述钢板垫的步骤包括:采用穿心千斤顶将所述锚索张拉至设计荷载,拧紧螺母,将所述锚索锁定。本专利技术中,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挖孔灌注混凝土得到多根间隔排布的灌注桩,形成排桩后浇注冠梁砼,得到冠梁,使得基坑旁侧土体自立;进行土方开挖,得到垂直开挖的基坑;其中,所述基坑包括基底和沿所述基底周向环绕的侧壁,向所述基底侧壁外的填土内插入钢绞线和锚头构件,注浆形成加劲桩后得到锚索,进一步对土体进行加固;将钢筋网片上的土钉摩擦杆插入所述基坑的侧壁;在所述钢筋网片上通长布置钢板带;将所述锚索的端部固定至所述钢板带;向所述钢筋网片喷射砼,形成土钉墙,进一步对基坑旁侧土体进行加固,防止湿陷性黄土地区深基坑失稳对建筑质量及安全产生危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基坑支护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基坑支护结构的部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基坑支护结构另一角度的部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加密网片的示意图。实施例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挖孔灌注混凝土得到多根间隔排布的灌注桩22,形成排桩20后浇注冠梁21砼,得到冠梁21;根据地质、周边环境条件、基坑10开挖深度等情况,基坑10支护设计可分为多段,排桩20桩身可采用C30混凝土,桩径为700~800mm,任意相邻两个灌注桩22之间的间距为1.4~1.6m,桩间距优选为1.5m。灌注桩22可采用SR-150旋挖钻机,泥浆护壁法施工,泥浆采用化学泥浆,钻至设计深度后进行清孔,下钢筋笼,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其施工特点是无噪声、无振动、对环境污染小;机具设备简单,装卸移动快速,施工准备少,工效高,降低施工成本等。为避免相邻灌注桩22施工期间相互影响,出现“窜孔”,影响成桩质量,钻孔灌注桩22采取分批跳孔间隔施作,钻孔桩施工时按跳二打一顺序施工。S2、进行土方开挖,得到垂直开挖的基坑10;其中,基坑10包括基底11和沿基底11周向环绕的侧壁12;冠梁21砼浇筑完成7天后,分区域进行土方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3m,每挖完一层立即进行旋喷锚索40及土钉墙30喷射砼38施工。S3、向基底11侧壁12外的填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挖孔灌注混凝土得到多根间隔排布的灌注桩,形成排桩后浇注冠梁砼,得到冠梁;/n进行土方开挖,得到垂直开挖的基坑;其中,所述基坑包括基底和沿所述基底周向环绕的侧壁,/n向所述基底侧壁外的填土内插入钢绞线和锚头构件,注浆形成加劲桩后得到锚索;/n将钢筋网片上的土钉摩擦杆插入所述基坑的侧壁;/n在所述钢筋网片上通长布置钢板带;/n将所述锚索的端部固定至所述钢板带;/n向所述钢筋网片喷射砼,形成土钉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挖孔灌注混凝土得到多根间隔排布的灌注桩,形成排桩后浇注冠梁砼,得到冠梁;
进行土方开挖,得到垂直开挖的基坑;其中,所述基坑包括基底和沿所述基底周向环绕的侧壁,
向所述基底侧壁外的填土内插入钢绞线和锚头构件,注浆形成加劲桩后得到锚索;
将钢筋网片上的土钉摩擦杆插入所述基坑的侧壁;
在所述钢筋网片上通长布置钢板带;
将所述锚索的端部固定至所述钢板带;
向所述钢筋网片喷射砼,形成土钉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排桩的桩间土开挖至冠梁底标高处,用破碎机破除虚桩头,清理基底,支模浇注冠梁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基底侧壁外的填土内插入钢绞线和锚头构件,注浆形成加劲桩后得到锚索的步骤包括:
采用高压旋喷钻头钻孔,从底部钻头和侧翼喷嘴向外喷射水泥浆液,喷射过程中同时对周侧的土体或砂层进行切割,直至达到设计深度和直径,形成锚杆孔,钻进同时将钢绞线和锚头构件带入设计深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进同时将钢绞线和锚头构件带入设计深度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设计深度的末端,增加所述高压旋喷钻头的进退次数,以形成扩大头。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烈霞,陶睿,刘德兵,吴红兵,段锋,王佳峰,郭海英,高旗,郭毅,喻敬贤,张峰,刘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