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照宇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骑行物品防丢失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26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骑行物品防丢失电路,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两部分,所述接收器内的电路为整体接收器电路,所述发射器内的电路为发射器电路;所述整体接收器电路包括超再生检测波电路、高增益放大电路、倍压整流电路、音频振荡器电路、超低频振荡器电路和驱动响声电路;所述超再生检测波电路连接高增益放大电路,所述高增益风大电路连接倍压整流电路,所述倍压整流电路分别连接驱动响声电路和超低频振荡器电路,所述音频振荡器电路分别连接超低频振荡器电路和驱动响声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的元器件少,能够提醒骑手东西丢失,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骑行物品防丢失电路
本技术涉及到报警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骑行物品防丢失电路。
技术介绍
骑行是一种健康自然的运动旅游方式,能充分享受旅行过程之美;一辆单车,一个背包即可出行,简单又环保;在不断而来的困难当中体验挑战,在旅途的终点体验成功;随着骑行去西藏、骑行去拉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骑行去较远的地方,而且一般骑行时都是独自一人骑行上路,需要准备较多必要的生活用品,需要大袋小袋的装好,人们在骑行较累是会选择找地方休息,但是在休息完后出发时,容易忘记将自己的东西带走,如装有充电宝的袋子等等,就造成了物品的丢失,这对独自骑行旅游的人来说影响非常大,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骑行物品防丢失电路来解决的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骑行物品防丢失电路,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两部分,所述接收器内的电路为整体接收器电路,所述发射器内的电路为发射器电路;所述整体接收器电路包括超再生检测波电路、高增益放大电路、倍压整流电路、音频振荡器电路、超低频振荡器电路和驱动响声电路;所述超再生检测波电路连接高增益放大电路,所述高增益风大电路连接倍压整流电路,所述倍压整流电路分别连接驱动响声电路和超低频振荡器电路,所述音频振荡器电路分别连接超低频振荡器电路和驱动响声电路。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超再生检测波电路包括接收天线L0、电容C1-C3、电感L1、三极管T1和电阻R1-R2;所述三极管T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和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接收天线L0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接收天线L0的第二端、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电感L1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和三极管T1的发射极。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增益放大电路包括电感L2、电阻R3-R7、电容C4-C9和六反相器A1I-A1III;所述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容C4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一端和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述电阻C6的第二端、六反相器A1I、电阻R6、六反相器A1II、六反相器A1III和电容C9串联,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的第二端、六反相器A1I的第一端和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和电容C8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和六反相器A1II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六反相器A1II的第二端和六反相器A1III的第一端。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倍压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D3、六反相器A1IV、电容C10-C11和电阻R8-R10;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9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10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一端和六反相器A1IV的第一端,所述六反相器A1IV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11的第一端和电阻R9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二端、电阻R1的第二端和电容C5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10-C11的第二端、电阻R8的第二端、电容C4-C5的第二端、电容C8的第二端和电阻R2的第二端。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响声电路包括驱动电源E、开关S、电感L3、电容C14、三极管T2、电阻R13和压电陶瓷片Y;所述开关S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电容C14的第一端和三经验T2的发射极,所述开关S的第二端连接驱动电源E的正极,所述驱动电源E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10-C11的第二端、电容C14的第二端、压电陶瓷片Y的第二端和电感L3的第二端;所述电感L3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压电陶瓷片Y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13的第一端。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音频振荡器电路包括反相器A2X-A2XII、反相器A2IX、二极管D5、电阻R12和电容C13;所述反相器A2XI的管脚8分别连接电阻R13的第二端和反相器A2XII的管脚6,所述反相器A2XII的管脚5分别连接反相器A2XI的管脚9、电容C13的第一端和反相器A2X的管脚10,所述电容C1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二极管D5的正极和反相器A2IX的管脚13,所述反相器A2IX的管脚12分别连接电阻R12的第一端和反相器A2X的管脚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超低频振荡器电路包括反相器A1V-A1VI、反相器A2VII-A2VIII、二极管D4、LED二极管、电阻R11和电容C12;所述反相器A1V、反相器A1VI、二极管D4、反相器A2VII和反相器A2VIII串联,所述反相器A2VIII的管脚4分别连接电容C12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电容C1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阻R11的第二端反相器A2VII的管脚1、二极管D4的正极和LED二极管的负极,所述LED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11的第一端、反相器A2VII的管脚和反相器A2VIII的管脚3,所述反相器A1V的管脚11分别连接电阻R9的第二端、二极管D3的正极和电容C11的第一端。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器电路包括驱动电源E1、开关S1、接收天线L、反相器A3I-A3III、三极管T、电容C15-C18和电阻R14-R16;所述驱动电源E1的正极连接开关S1的第二端,所述开关S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8的第一端、接收天线L的第一端、电容C16的第一端和电容C17的第一端,所述驱动电源E1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18的第二端和电阻R16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6的第一端连接三极管T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T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17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T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16的第二端和电阻R15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反相器A3III的管脚8,所述反相器A3III的管脚9分别连接电容C15的第一端和反相器A3II的管脚10,所述反相器A3II的管脚11分别连接反相器A3I的管脚12和电阻R1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容C15的第二端和反相器A3I的管脚13。上述方案的一种用于骑行物品防丢失电路,通过D3截止反相器V的输入端因R9的供电呈高电平--输出端低电平--反相器VI输入端即A2的9脚为低电平--输出端为高电平--D4截止--由反相器VII、VIII和反相器IX、X组成的二个振荡器起振。其中反相器IX、X组成频率约1kHz的音频振荡器,它的振荡受由反相器VII、VIII构成的超低频振荡器的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骑行物品防丢失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两部分,所述接收器内的电路为整体接收器电路,所述发射器内的电路为发射器电路;所述整体接收器电路包括超再生检测波电路、高增益放大电路、倍压整流电路、音频振荡器电路、超低频振荡器电路和驱动响声电路;所述超再生检测波电路连接高增益放大电路,所述高增益风大电路连接倍压整流电路,所述倍压整流电路分别连接驱动响声电路和超低频振荡器电路,所述音频振荡器电路分别连接超低频振荡器电路和驱动响声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骑行物品防丢失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两部分,所述接收器内的电路为整体接收器电路,所述发射器内的电路为发射器电路;所述整体接收器电路包括超再生检测波电路、高增益放大电路、倍压整流电路、音频振荡器电路、超低频振荡器电路和驱动响声电路;所述超再生检测波电路连接高增益放大电路,所述高增益风大电路连接倍压整流电路,所述倍压整流电路分别连接驱动响声电路和超低频振荡器电路,所述音频振荡器电路分别连接超低频振荡器电路和驱动响声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骑行物品防丢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再生检测波电路包括接收天线L0、电容C1-C3、电感L1、三极管T1和电阻R1-R2;所述三极管T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和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接收天线L0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接收天线L0的第二端、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电感L1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和三极管T1的发射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骑行物品防丢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增益放大电路包括电感L2、电阻R3-R7、电容C4-C9和六反相器A1I-A1III;所述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容C4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一端和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六反相器A1I、电阻R6、六反相器A1II、六反相器A1III和电容C9串联,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的第二端、六反相器A1I的第一端和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和电容C8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和六反相器A1II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六反相器A1II的第二端和六反相器A1III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骑行物品防丢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倍压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D3、六反相器A1IV、电容C10-C11和电阻R8-R10;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9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10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一端和六反相器A1IV的第一端,所述六反相器A1IV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11的第一端和电阻R9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二端、电阻R1的第二端和电容C5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10-C11的第二端、电阻R8的第二端、电容C4-C5的第二端、电容C8的第二端和电阻R2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骑行物品防丢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响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照宇
申请(专利权)人:吴照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