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基可溶解金属材料及其制备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309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锌基可溶解金属材料及其制备加工方法,属于工业锌合金技术领域。该金属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Cu:0.5~3.0%,Fe:0.5~2.0%,Mg:1.2~4.5%,其余为锌。首先预热锌锭和坩埚,将部分锌放置于坩埚中,加热至锌锭全部熔化,分批加入锌锭,每次锌锭完全被熔体覆盖,直到达到预期总量;采用保护气体保护;加入预热的Mg‑Cu中间合金,升高坩埚温度;加入Fe粉,铁粉经过表面处理,对熔体施加电磁搅拌及超声搅拌;挤压成棒材;水冷或者空冷至室温;再次变形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成分及变形加工两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对最终合金腐蚀速率的调控,满足石油开采用可降解桥塞研制开发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锌基可溶解金属材料及其制备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锌基可溶解金属材料及其制备加工方法,属于工业锌合金

技术介绍
在石油领域,压裂是指采油或采气过程中,利用水力作用,使油气层形成裂缝的一种方法,又称水力压裂。压裂是人为地使地层产生裂缝,改善油在地下的流动环境,使油井产量增加,对改善油井井底流动条件、减缓层间和改善油层动用状况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分类水(油)力压裂、高能气压压裂,按封堵器类型又可以分为单封隔器分层、双封隔器分层、桥塞封隔器分层、滑套封隔器分层。桥塞是随着永久式桥塞的出现而产生的,形成于80年代,作为一种油田用井下封堵工具,在油田勘探和开发中广泛用于对油水井分层压裂、分层酸化、分层试油施工时封堵下部井段。它较好地解决了坐封、打捞、解封操作复杂,使用成功率低的问题。功能上可以替代丢手+封隔器和注灰封堵,是一种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功能齐全的井下封堵工具。目前桥塞可分为以下四类,分别是可捞式桥塞、可钻桥塞、大通径桥塞、可溶式桥塞。可捞桥塞是指随油管下入井内预定位置并完成坐封、丢手后,下入打捞工具进行对接打捞,可重复使用的一类桥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锌基可溶解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Cu:0.5~3.0%,Fe:0.5~2.0%,Mg:1.2~4.5%,其余为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基可溶解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Cu:0.5~3.0%,Fe:0.5~2.0%,Mg:1.2~4.5%,其余为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基可溶解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质量百分比配料,Cu和Mg以Mg-Cu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Fe以粉末状加入;
(2)首先预热锌锭和坩埚,去除水分,然后将经过预热的部分锌放置于坩埚中,坩埚缓慢加热,并进一步加热直至锌锭全部熔化,然后继续分批加入锌锭,保证每次锌锭完全被熔体覆盖,直到达到预期总量;过程中采用保护气体保护;
(3)在熔体中加入预热的Mg-Cu中间合金,同时升高坩埚温度;
(4)待Mg-Cu中间合金完全溶解后,加入Fe粉,铁粉经过表面处理,同时对熔体施加电磁搅拌及超声搅拌;
(5)将锌熔体降温,然后进行半固态搅拌,继续降温,挤压成棒材;
(6)对于挤压后的棒材进行水冷或者空冷至室温;
(7)根据材料腐蚀速度及规格的要求,对棒材进行再次变形,最终变形方式为挤压,得到所需规格的最终产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锌基可溶解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Mg-Cu中间合金中,Cu的质量百分比为35%~6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锌基可溶解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锌锭和坩埚的预热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鸣龙张奎李兴刚李永军袁家伟石国良薛鹏皓
申请(专利权)人: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