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处理出水的生物毒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089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处理出水的生物毒性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与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相连接的显示器和操控面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抽取泵和连接管,所述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通过连接管与抽取泵相连通,所述抽取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取液采集管,所述取液采集管的另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取液采集管的内部还插接有内采集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避免了人体与检测水样的接触,杜绝了人体体温导致水样内温度的大幅度变化而造成的检测结果不准确,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解决了因取样管长度不足而导致取样困难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处理出水的生物毒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质生物毒性检测
,具体是一种预处理出水的生物毒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申请号为:201620946410.X,其中记载:所述余氯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三通阀和蠕动泵,所述蠕动泵设置于三通阀和余氯检测装置之间并分别和三通阀以及余氯检测装置管道连接,所述蠕动泵向余氯检测装置泵入水或空气。故上述设备的操作方法一般是先通过滴管或者试管在水体中取样,但是测试员在取样的过程中,测试员通过滴管或试管进行取样,测试员要通过手进行操作,周知的,人类的体温一般为37℃,当测试员的手与取样管接触时,如果是低温环境下的水体,手温将热量传递给取样管使其温度大幅度升高,细菌由于其自身的生物特性,可能会通过新陈代谢产生不同于原始状态下的产物,这样检测出来的毒性有可能不被认同。即使使用其他工具进行取样,依然存在不便于运输,容易在运输途中发生较大的温度变化等现象。不仅如此,现有设备在取样过程中还会存在着由于取样管长度不足而导致取样困难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处理出水的生物毒性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2),所述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与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2)相连接的显示器(3)和操控面板(4),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抽取泵(5)和连接管(6),所述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2)通过连接管(6)与抽取泵(5)相连通,所述抽取泵(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取液采集管(7),所述取液采集管(7)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取液采集管(7)的内部还插接有内采集管(8),所述内采集管(8)的外壁上套接有固定圈(9)和固定环(10),所述固定圈(9)的内壁与取液采集管(7)的外壁螺纹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处理出水的生物毒性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2),所述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与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2)相连接的显示器(3)和操控面板(4),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抽取泵(5)和连接管(6),所述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2)通过连接管(6)与抽取泵(5)相连通,所述抽取泵(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取液采集管(7),所述取液采集管(7)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取液采集管(7)的内部还插接有内采集管(8),所述内采集管(8)的外壁上套接有固定圈(9)和固定环(10),所述固定圈(9)的内壁与取液采集管(7)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圈(9)上还固定连接有收紧圈(11),所述收紧圈(11)的外壁与固定环(10)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内采集管(8)的端部还设置有网筛(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处理出水的生物毒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曦张龙杨敏捷程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