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黑烟气净化检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06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炭黑烟气净化检验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导烟壳,所述导烟壳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吸气扇,所述第一吸气扇的底端设置有导流绳,所述导烟壳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导烟壳上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气管,所述外壳内部另一侧的底端安装有呈放池,所述呈放池的内部设置有石蕊试液,所述呈放池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注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呈放池内部设置的石蕊试液,从而通过观察石蕊试液的颜色可辨别气体的酸碱度,进而可判断烟气处理效果通过呈放池上端设置的第二吸气扇和活性炭,使得气体处理效果较差时,能够对其二次处理,从而在排放气体时降低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不影响环境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黑烟气净化检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净化检验
,具体为一种炭黑烟气净化检验装置。
技术介绍
碳黑又名炭黑,是一种无定形碳,轻、松而极细的黑色粉末,表面积非常大,是含碳物质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经不完全燃烧或受热分解而得的产物在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及有毒气体,一般会灰尘和气体进行处理。现有的炭黑烟气在净化完毕不能对其进行检验,从而不能明确烟气的酸碱性,当没有完全处理排放空气时,污染环境造成严重烟霾,当没有完全处理时,不能对其进行二次处理,继而使得气体继续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环境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黑烟气净化检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炭黑烟气净化检验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导烟壳,所述导烟壳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吸气扇,所述第一吸气扇的底端设置有导流绳,所述导烟壳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导烟壳上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气管,所述外壳内部另一侧的底端安装有呈放池,所述呈放池的内部设置有石蕊试液,所述呈放池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注液口,所述呈放池外侧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液口,所述呈放池上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吸气扇,所述安装壳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安装壳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活性炭,所述外壳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外壳一端的上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第一吸气扇和第二吸气扇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烟壳的输出端和呈放池的上端通过输气管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与进气口相适配的开口,且开口内部设置有螺纹。优选的,所述外壳另一侧的底端设置有与呈放池相适配的观察窗。优选的,所述呈放池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与输气管和导气管相适配的通孔。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注液口和排液口相适配的通槽,且排液口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排水阀。优选的,所述安装壳内部上端均匀设置有数量为三组与活性炭相适配的承载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炭黑烟气净化检验装置,通过导烟壳内部设置的第一吸气扇和导流绳,使得在进行气体检验时,有效的加快了气体的流动速度和气体的集中流动,从而使得气体较多时不易从进气口流出,进而不影响气体的检验成果。2、该炭黑烟气净化检验装置,通过呈放池内部设置的石蕊试液,从而通过观察石蕊试液的颜色可辨别气体的酸碱度,进而可判断烟气处理效果。3、该炭黑烟气净化检验装置,通过呈放池上端设置的第二吸气扇和活性炭,使得气体处理效果较差时,能够对其二次处理,从而在排放气体时降低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不影响环境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外壳;2、导烟壳;3、第一吸气扇;4、导流绳;5、进气口;6、输气管;7、呈放池;8、石蕊试液;9、注液口;10、排液口;11、安装壳;12、第二吸气扇;13、导气管;14、活性炭;15、排气口;16、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炭黑烟气净化检验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导烟壳2,导烟壳2的输出端和呈放池7的上端通过输气管6相连接,导烟壳2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吸气扇3,第一吸气扇3的底端设置有导流绳4,通过导烟壳2内部设置的第一吸气扇3和导流绳4,使得在进行气体检验时,有效的加快了气体的流动速度和气体的集中流动,从而使得气体较多时不易从进气口5流出,进而不影响气体的检验成果,导烟壳2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5,外壳1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与进气口5相适配的开口,且开口内部设置有螺纹,导烟壳2上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气管6,外壳1内部另一侧的底端安装有呈放池7,外壳1另一侧的底端设置有与呈放池7相适配的观察窗,通过呈放池7内部设置的石蕊试液8,从而通过观察石蕊试液8的颜色可辨别气体的酸碱度,进而可判断烟气处理效果,呈放池7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与输气管6和导气管13相适配的通孔,呈放池7的内部设置有石蕊试液8,呈放池7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注液口9,呈放池7外侧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液口10,外壳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注液口9和排液口10相适配的通槽,且排液口10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排水阀,呈放池7上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壳11,安装壳11内部上端均匀设置有数量为三组与活性炭14相适配的承载架,安装壳1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吸气扇12,安装壳1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气管13,安装壳11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活性炭14,通过呈放池7上端设置的第二吸气扇12和活性炭14,使得气体处理效果较差时,能够对其二次处理,从而在排放气体时降低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不影响环境质量,外壳1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15,外壳1一端的上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6,控制面板16与第一吸气扇3和第二吸气扇12电连接。工作原理:当使用一种炭黑烟气净化检验装置,将净化后的烟气输出端螺纹连接在进气口5的内侧,同时通过外接电源带动第一吸气扇3和第二吸气扇12启动,控制面板16带动第一吸气扇3和第二吸气扇12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吸气扇3带动导流绳4在导烟壳2的内部盘旋转动,使得气体较多时不易从进气口5流出,此时第一吸气扇3将净化后的烟气经输气管6排放至石蕊试液8内部,通过外壳1另一侧设置的观察窗观察石蕊试液8的颜色,当石蕊试液8呈蓝色时说明气体呈碱性,气体中的酸性气体处理完毕,排放空气中不会产生重大污染,当石蕊试液8呈红色时说明气体呈使酸性,气体中的酸性气体没有完全处理完毕,排放空气中会造成污染,继而第二吸气扇12转动将气体输送至安装壳11内部,活性炭14对没有处理完毕的酸性气体进行吸附,从排气口15排出,从而降低烟气对空气的污染,当长时间使用后,定期更换石蕊试液8和活性炭1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黑烟气净化检验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导烟壳(2),所述导烟壳(2)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吸气扇(3),所述第一吸气扇(3)的底端设置有导流绳(4),所述导烟壳(2)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5),所述导烟壳(2)上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气管(6),所述外壳(1)内部另一侧的底端安装有呈放池(7),所述呈放池(7)的内部设置有石蕊试液(8),所述呈放池(7)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注液口(9),所述呈放池(7)外侧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液口(10),所述呈放池(7)上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壳(11),所述安装壳(1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吸气扇(12),所述安装壳(1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气管(13),所述安装壳(11)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活性炭(14),所述外壳(1)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15),所述外壳(1)一端的上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与第一吸气扇(3)和第二吸气扇(12)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黑烟气净化检验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导烟壳(2),所述导烟壳(2)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吸气扇(3),所述第一吸气扇(3)的底端设置有导流绳(4),所述导烟壳(2)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5),所述导烟壳(2)上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气管(6),所述外壳(1)内部另一侧的底端安装有呈放池(7),所述呈放池(7)的内部设置有石蕊试液(8),所述呈放池(7)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注液口(9),所述呈放池(7)外侧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液口(10),所述呈放池(7)上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壳(11),所述安装壳(1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吸气扇(12),所述安装壳(1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气管(13),所述安装壳(11)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活性炭(14),所述外壳(1)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15),所述外壳(1)一端的上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与第一吸气扇(3)和第二吸气扇(1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黑烟气净化检验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久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