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字模数据的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84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字模数据生成方法与装置,其中:制备表示一个予定符的一种第一字模的一个第一笔划外形数据群;制备表示该予定字符的与第一字模形状不同的的一种第二字模的一个第二笔划外形数据群;制备定义图形变换以在第一衅形与第二图形外形数据的基础上得到第三图形外形数据的变换数据;以及将该变换数据定义的回形变换应用于第一与第二笔划外形数据群以生成表示与第一与第二字模形状不同的一种第三字模的一个第三笔划外形数据群。(*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用于产生字模数据的方法与装置。它具体地涉及使用表示两种形状互异的字模,诸如一个字符中的笔划的粗细,的两个字模数据群来产生表示字符形状更不同的一种新字模的新字模数据的一种字模数据产生方法与装置。一种保存字符外形数据(将一个字符的整体基本上看成是一个图形的情况下表示这一图形的数据)并输出该字模的方法称作“一种字符外形方法”或“一种矢量字符方法”。最近,该方法已得到评介并进行了标准化。这一方法有一个优点,即不同大小的字模能够通过制备表示一个字符的一种字模的字符外形数据来容易地输出,因为字符的大小与斜度可通过这种变换得到变形,这对于将字模作为一个点阵来保存的传统方法曾经是难于做到的。关于外形曲线的表示方法,简单地使用直线或者使用诸如圆等二次曲线。在最近的实际应用中,普通使用直线与所谓Bezier(贝西里)曲线。在此以前,Bezier曲线曾被用于在汽车外形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内表示一个曲面的形状,并且也用于表示一个字模的曲线。对于用于表示字模的Bezier曲线,一个曲线段用三或四个控制点定义。三或四个控制点中,两个控制点是所定义的曲线段的两端,而剩下的一或两个点则通常不在曲线上画出。用三个控制点定义的曲线称为“二次Bezier曲线”而用四个控制点定义的曲线则称为“三次Bezier曲线”。例如,Bezier曲线、其大小变换方法及其旋转变换方法在读物“POSTSCRIPT LANGUAGE REFERENCE MANUAL”(“POSTSCRIPI语言考考手册”)(ADOBE系统公司著,Addison-Wesley出版公司出版,1989)150、218与221页上已有说明。较早的以外形数据表示一个字模的例子在J.Flowers的“COMPUTER”,IEEE,1984年5月,40-48页,中已说明过。通过将一个字符的一种字模看成是一个图形,用一个图形的外形来表示该字符的外形形状。外形分为两群,即外侧外形与内侧外形。用字符外形方法来表示一个字模以后简单地称为“字符外形表示”。用于获得字符外形表示的手段是一种事先读取画在纸上的原始字符的模式以及产生其字符外形的方法。按照这一方法,如果原始模式存在,则生成字模数据的人工并不太多。然而,这一方法存在着难于改变字形,诸如笔划的粗细(宽度)的问题。从而,为了产生一个字符中笔划粗细之类互异的字模数据,必须制备与分别读入笔划粗细之类互异的各种原始字模。从而,用于生产的总的人工是巨大的。此外,不能期望使用这些各式各样的原始字符。当前的情况是,为了保存一个字符中字模的大小相等而笔划粗细不同的丰富多彩的字模种类并提供基本设计相同的字形族,对字形的需要不断增加。例如,Yamazaki等人在电子通信学会,卷J70-D,第二号,1987,387-395页的论文中所描述的内插/外插法已经作为使用字符外形方法来满足这种环境中的下述需要的一项技术进行过试用。这一方法此后称作“字符外形的内/外插法”。按照这一方法,例如,事先为一个字符制备了两种基本设计相同但笔划粗细互异的字符外形数据,便可以用内插法(今后认为是包括内插法与外插法的一个概念)生成一个保留了该基本设计但笔划粗细与这两种字模都不同的一种字符外形模式。另一方面,在对应于日本专利JP-A-63-271290的美国专利4,931,953中公开了一种以骨架数据及笔划的形状数据为基础的生成具有任意粗细的字模的方法。按照美国专利4,931,953,在骨架数据的基础上生成一个字模的过程中获得具有目标粗细及边缘形状的笔划状态外形数据。此后,这一方法称作“骨架矢量法”而由这一方法表示的字符则称为“骨架矢量字符”。这一方法获得由一系列直线与Bezier曲线构成的作为笔划状态外形模式的笔划外形数据。虽然这一表示方法与上述字符外形法在目标字符图形的图元上互不相同,但可以提供它们共同的外形曲线的表示方法。在信息处理学会,卷30,第九号,1989,1111-1118页的论文中描述了一种以所生成的直线形笔划外形数据为基础的直线形字符外形数据的生成方法从而根据骨架矢量字符数据控制笔划的粗细之类。如上所述,字符外形模式集有难以改变诸如笔划粗细这样的形状的问题。作为对付这一问题的措施而提出的字符外形内/外插法可以减轻这一问题,但在使用中存在着下述限制。当同一字形族中的最细字模与最粗字模与通常在印刷业中使用的字形互相比较时,两种字模不能永远表示相同的字符外形图形。即,在细字模中互相远离的笔划当笔划的粗细加粗时有可能互相重叠,从而两种字模在以字符外形模式表示的目标图形的图元上变得不一样。以汉字(在日文中使用的中文字符)“和”为例,印刷业中通常使用的最细字模与最粗字模分别示出在附图说明图12A与12B中。图12A中部位A中互相远离的相邻笔划在图12B中部位A中互相接触,使得这两种字模在以字符外形模式表示的目标图形的图元上有所不同。对于汉字“食”,最细字模与最粗字模分别示出在图13A与13B中,图13A部位C、D与E中互相远离的相邻笔划在图13B部位C、D与E中互相接触,使得这两种字模在作为字符的总体的目标图形的图元上互不相同。对于汉字“泳”,最细的字模与最粗的字模分别示出在图14A与14B中。图14A中部位G与F中互相远离的相邻笔划在图14B部位G与F中互相接触,使得这两种字模在作为字符的总体的目标图形的图元上互不相同。由于上述字符外形的内/外插法只能在作为字符的总体的图形的图元相同的前提下使用,就不可能根据图形的图元不相同的两种字模生成一种新的字模。尤其是,先有技术的字符外形内/外插法只能在作为变换源(生成源)的两种字符外形模式表示相同的图元的前提下使用。反过来说,先有技术的字符外形内/外插法具有这样的问题,即当作为变换源的字符外形数据分别由不同的圆元组成时,这一方法便不能使用。这显示了字符外形内/外插法的限制,即这一方法只能用在改变笔划等的粗细时相邻笔划之间的接触关系不变的范围内。然而,从印刷业的当前状态的观点来看,几乎没有需要这样一种特殊条件下的变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字模数据生成方法,它能够放松先有技术的字符外形内/外插法上的上述限制,使得即使在先有技术的字符外形内/外插法中不可能的接触关系改变的范围内改变相邻笔划间的接触关系的情况中也能生成新的字模数据,并提供一种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在提出上述目的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字模数据生成方法,它包括制备表示一个预定字符中的一个第一字模的一个第一笔划外形数据群;制备与第一字模形状不同的表示该预定字符的一种第二字模的一个第二笔划外形数据群;制备用于定义在第一图形外形数据与第二图形外形数据基础上得到第三图形外形数据的图形变换的变换数据;以及将由该变换数据所定义的图形变换作用在第一与第二笔划外形数据群上从而生成表示与第一与第二字模形状不同的一种第三字模的一个第三笔划外形数据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字模数据生成装置,它包括一个第一存储器单元,用于存储表示一个预定字符中的第一字模的一个第一笔划外形数据群;一个第二存储器单元,用于存储表示该预定的字符中与第一字模形状不同的一种第二字模的一个第二笔划外形数据群;一个第三存储器单元,用于存储定义在第一图形外形数据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成字模数据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制备一个表示对应于一个预定字符的第一字模的第一笔划外形数据群;制备一个表示对应于所述予定字符的与所述第一字模形状不同的第二字模的第二笔划外形的数据群;制备用于定义在第一与第二图形外形数据的基 础上得出第三图形外形数据的图形变换的变换数据;以及将用所述变换数据定义的所述回形变换应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笔划外形数据群借此生成表示在形状上与所述第一与第二字模不同的第三字模的一个第三笔划外形数据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原彻三国西元英下位宪司键政秀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