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282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包括系统外壳、进风内胆、回风内胆、通槽、输送通道、过滤出风装置及高效过滤模块,进风内胆及过滤出风装置均具有入风口,进风内胆的进风口与过滤出风装置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内胆上设置有回风网孔板,还包括进风通道及风机,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进风内胆、过滤出风装置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内胆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连通,进风通道内部设置有加热模块。该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具有过滤效果好、维护方便、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在实际应用时可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厂房空间,对环境更友好,有助于保证工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成熟,新能源应用行业不断发展,锂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多。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为使裸电芯能够快速的达到整形效果,提高单线产能,需要将裸电芯产品在整形前预加热的情况,在现有生产工艺中,这个对裸电芯的预加热过程普遍需要用到电芯预热隧道炉烘箱。传统的电芯预热隧道炉式烘箱,由于结构及设计上的局限,电芯受到电芯粉尘的污染大,严重影响电芯的加工质量;另外,现有设备中,电芯预热隧道炉式烘箱的单温区高效过滤器为一体设计,外形尺寸较大,更换不便,所需的人力较多,人工成本高;且设备在宽度方向需预留的维护空间较大,占用空间大,对厂房的利用率较低,不利于提升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烘箱内粉尘多、对电芯污染大、影响电池质量、烘箱维护困难、人工成本高、工作强度大、占用空间大等技术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包括系统外壳及设置在系统外壳内部的进风内胆、回风内胆,所述系统外壳两侧设置有通槽,系统外壳两侧的通槽在系统外壳内部形成贯通的且用于输送电芯的输送通道,所述进风内胆内部设置有过滤出风装置,所述过滤出风装置内部设置有高效过滤模块,进风内胆及过滤出风装置均具有入风口,进风内胆的进风口与过滤出风装置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内胆上设置有回风网孔板,还包括进风通道及风机,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进风内胆、过滤出风装置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内胆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风口连通,进风通道内部设置有加热模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回风通道,所述回风通道的进风口与回风内胆的出风口连通,回风通道的出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通道内部设置有初效过滤模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初效过滤模块为可抽拉替换式过滤模块,初效过滤模块采用欧标G4耐高温宽板式初效过滤器,所述高效过滤模块采用欧标H12耐高温宽板式高效过滤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内胆内设置的过滤出风装置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过滤出风装置及第二过滤出风装置,其中,第一过滤出风装置与进风通道的出风口连通,第二过滤出风装置与第一过滤出风装置相互内部相互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过滤出风装置一端端部设置有第一定位销,所述进风内胆内部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一定位销的第一定位销孔,所述第二过滤出风装置在其靠近第一过滤出风装置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过滤出风装置上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二定位销的第二定位销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外壳侧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维护门组件,所述维护门组件的安装位置匹配所述进风内胆的端部位置,所述进风内胆端部及系统外壳均在对应位置设置有匹配所述维护门组件的尺寸的缺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维护门组件安装在系统外壳及进风内胆对应的缺口处,维护门组件包括门外封、门内框、门内框封板、门内隔热板及门把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系统外壳在其内部设置有若干测温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系统框架,所述系统外壳、进风内胆、回风内胆、风机、进风通道均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系统框架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输送电芯的输送链,所述输送链从热风系统的输送通道中穿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该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设置有高效过滤模块及初效过滤模块,能够将裸电芯的粉尘带走并过滤,极大提升了裸电芯表面的洁净度,有利于提升电芯的生产质量;另外,由于电芯表面的洁净度得到提升,工人操作室接触到的电芯粉尘更少,降低了吸入粉尘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安全性,对工作人员更加友好;再有,该种热风系统中的过滤出风装置由第一过滤出风装置及第二过滤出风装置拼接而成,在维护时可大幅度降低宽度方向的空间,有利于节省厂房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也有利于降低维护难度及维护成本。综上,该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烘箱内粉尘多、对电芯污染大、影响电池质量、烘箱维护困难、人工成本高、工作强度大、占用空间大等技术缺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角度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拆分图;图6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过滤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过滤出风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在设备维护过程中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11。一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包括系统外壳1及设置在系统外壳1内部的进风内胆2、回风内胆3,所述系统外壳1两侧设置有通槽11,系统外壳1两侧的通槽11在系统外壳1内部形成贯通的且用于输送电芯的输送通道12,所述进风内胆2内部设置有过滤出风装置4,所述过滤出风装置4内部设置有高效过滤模块40,进风内胆2及过滤出风装置4均具有入风口,进风内胆2的进风口与过滤出风装置4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内胆3上设置有回风网孔板5,还包括进风通道6及风机7,所述进风通道6的进风口与风机7的出风口连通,进风通道6的出风口与进风内胆2、过滤出风装置4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内胆3的出风口与风机7的进风口连通,进风通道6内部设置有加热模块61,进风通道6内部还设置有初效过滤模块62;还包括回风通道8,所述回风通道8的进风口与回风内胆3的出风口连通,回风通道8的出风口与所述风机7的进风口连通;还包括用于输送电芯的输送链,所述输送链从热风系统的输送通道12中穿过。具体实施本技术时,输送链开始工作后,其将需要加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外壳(1)及设置在系统外壳(1)内部的进风内胆(2)、回风内胆(3),所述系统外壳(1)两侧设置有通槽(11),系统外壳(1)两侧的通槽(11)在系统外壳(1)内部形成贯通的且用于输送电芯的输送通道(12),所述进风内胆(2)内部设置有过滤出风装置(4),所述过滤出风装置(4)内部设置有高效过滤模块(40),进风内胆(2)及过滤出风装置(4)均具有入风口,进风内胆(2)的进风口与过滤出风装置(4)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内胆(3)上设置有回风网孔板(5),还包括进风通道(6)及风机(7),所述进风通道(6)的进风口与风机(7)的出风口连通,进风通道(6)的出风口与进风内胆(2)、过滤出风装置(4)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内胆(3)的出风口与风机(7)的进风口连通,进风通道(6)内部设置有加热模块(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外壳(1)及设置在系统外壳(1)内部的进风内胆(2)、回风内胆(3),所述系统外壳(1)两侧设置有通槽(11),系统外壳(1)两侧的通槽(11)在系统外壳(1)内部形成贯通的且用于输送电芯的输送通道(12),所述进风内胆(2)内部设置有过滤出风装置(4),所述过滤出风装置(4)内部设置有高效过滤模块(40),进风内胆(2)及过滤出风装置(4)均具有入风口,进风内胆(2)的进风口与过滤出风装置(4)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内胆(3)上设置有回风网孔板(5),还包括进风通道(6)及风机(7),所述进风通道(6)的进风口与风机(7)的出风口连通,进风通道(6)的出风口与进风内胆(2)、过滤出风装置(4)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内胆(3)的出风口与风机(7)的进风口连通,进风通道(6)内部设置有加热模块(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风通道(8),所述回风通道(8)的进风口与回风内胆(3)的出风口连通,回风通道(8)的出风口与所述风机(7)的进风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6)内部设置有初效过滤模块(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效过滤模块(62)为可抽拉替换式过滤模块,初效过滤模块(62)采用欧标G4耐高温宽板式初效过滤器,所述高效过滤模块(40)采用欧标H12耐高温宽板式高效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压腔过滤出风的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内胆(2)内设置的过滤出风装置(4)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过滤出风装置(41)及第二过滤出风装置(42),其中,第一过滤出风装置(41)与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亮王彪张海信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嘉拓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