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79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冰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顶部风道,设于第一制冷间室的顶部;蒸发器,设于顶部风道内;回风管,回风管的一端与第二制冷间室的回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顶部风道相连通。该冰箱通过在第一制冷间室的顶部设置顶部风道,且将蒸发器设于顶部风道内,可减小背部风道的占用空间,有助于增大冰箱的抽屉的深度,增加食材的储存量。同时,通过将回风管的一端与第二制冷间室的回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顶部风道相连通,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的风循环效率及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箱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冰箱冷冻风道都是竖置在冷冻室的背部,蒸发器在后背竖直放置,占用后背空间,导致间室抽屉过浅,食材存放空间受限,且后背风道上既有出风口也有回风口,易导致冷风就近循环,影响风循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冰箱,通过设置顶部风道,且将蒸发器设于顶部风道内,可减小背部风道的占用空间,进而有助于增大冰箱的抽屉的深度,增加食材的储存量。又通过设置回风管,将回风管的一端与第二制冷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顶部风道相连通,使得第二制冷间室内的热风能够进入顶部风道,进而通过顶部风道内的蒸发器进行冷却变成冷风循环进入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的风循环效率及制冷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顶部风道,设于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的顶部;蒸发器,设于所述顶部风道内;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冷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顶部风道相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的顶部设有顶部风道盖板,所述顶部风道盖板与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的顶壁面之间限定出所述顶部风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风管包括设于所述顶部风道盖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回风管和第二回风管;所述顶部风道盖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上翻折形成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第一侧回风口和第二侧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管和所述第二回风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回风口和所述第二侧回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回风管和所述第二回风管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制冷间室相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的后部设有背部风道盖板,所述背部风道盖板与所述顶部风道盖板相连,并与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的后壁面之间限定出与所述顶部风道相连通的背部风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部风道盖板远离所述背部风道盖板的一端设有回风挡板,所述回风挡板上开设有回风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风挡板由与所述顶部风道盖板相连的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至上倾斜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的顶壁面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背部风道盖板上设有风机固定座,所述风机固定座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将顶部风道内经所述蒸发器冷却后的风吸入所述背部风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冰箱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所述顶部风道盖板靠近所述背部风道盖板的一端相连;其中,所述接水盘与所述顶部风道盖板相连的一端圆弧过渡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冰箱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背部风道盖板面朝所述顶部风道盖板的一侧,并与所述顶部风道盖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板设有开口部,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背部风道盖板之间围设出容纳腔,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部风道盖板由与所述背部风道盖板相连的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至上倾斜延伸设置;和/或,所述顶部风道盖板上设有排水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冰箱还包括:化霜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导热板和设于所述导热板上方的加热件。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通过设置顶部风道,且将蒸发器设于顶部风道内,可减小背部风道的占用空间,进而有助于增大冰箱的抽屉的深度,增加食材的储存量。又通过设置回风管,将回风管的一端与第二制冷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顶部风道相连通,使得第二制冷间室内的热风能够进入顶部风道,进而通过顶部风道内的蒸发器进行冷却变成冷风又循环进入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的风循环效率及制冷效果。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局部批示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冰箱;10:顶部风道;101:顶部风道盖板;102、第一侧回风口;20:背部风道;201:支撑板;2011:开口部;2012:容纳腔;202:背部风道盖板;203:风机固定座;204:风机;30:蒸发器;40:回风管;401:第一回风管;4011:第一进风口;402:第二回风管;50:回风挡板;501:回风口;60:接水盘;70:箱体;701:第一制冷间室;702:第二制冷间室;其中,图2中的箭头方向表示风的流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1,包括:顶部风道10、蒸发器30和回风管40。其中,蒸发器30设于顶部风道10内;回风管40的一端与第二制冷间室702相连通,另一端与顶部风道10相连通。具体而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箱1,包括箱体70,箱体内设有第一制冷间室701和第二制冷间室702,通过在第一制冷间室701的顶部设置顶部风道10,蒸发器30设置在顶部风道10内,因此可减小背部风道20的占用空间,进而有助于增大冰箱1的抽屉的深度,增加食材的储存量。同时,通过设置回风管40,将回风管40的一端与第二制冷间室702相连通,另一端与顶部风道10相连通,使得第二制冷间室702内的风能够进入顶部风道10,进而通过顶部风道10内的蒸发器30进行冷却变成冷风又循环进入第一制冷间室701和第二制冷间室702,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制冷间室701和第二制冷间室702的风循环效率及制冷效果。其中,第二制冷间室702和回风管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例如:采用一个回风管与一个或多个第二制冷间室702相连通,也可以采用多个回风管与多个第二制冷间室相连通,以使多个第二制冷间室702内的风能够进入顶部风道10进行冷却循环。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制冷间室701的顶部设有顶部风道盖板101,顶部风道盖板101与第一制冷间室701的顶壁面之间限定出顶部风道10。即顶部风道10由横向设置的顶部风道盖板101与第一制冷间室701的顶壁面之间限定出,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横向设置可以是水平设置,也可以是横向倾斜设置。当然,顶部风道10也可以由两个设于第一制冷间室701的顶部风道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n顶部风道,设于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的顶部;/n蒸发器,设于所述顶部风道内;/n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冷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顶部风道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制冷间室和第二制冷间室;
顶部风道,设于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的顶部;
蒸发器,设于所述顶部风道内;
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冷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顶部风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的顶部设有顶部风道盖板,所述顶部风道盖板与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的顶壁面之间限定出所述顶部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风管包括设于所述顶部风道盖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回风管和第二回风管;
所述顶部风道盖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上翻折形成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第一侧回风口和第二侧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管和所述第二回风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回风口和所述第二侧回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回风管和所述第二回风管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制冷间室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的后部设有背部风道盖板,所述背部风道盖板与所述顶部风道盖板相连,并与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的后壁面之间限定出与所述顶部风道相连通的背部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部风道盖板远离所述背部风道盖板的一端设有回风挡板,所述回风挡板上开设有回风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逯兆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