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去除室内雾霾的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77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室内除尘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室内雾霾的空气净化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壁包括有隔板、滤网、固定架、电机、风扇、齿轮、漏斗、定位杆和抽气口,所述隔板的一侧与筒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滤网位于隔板的上部嵌入,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不能很好的处理室内雾霾和灰尘的问题,该用于去除室内雾霾的空气净化器,在工作中,通过设置的筒体,以及隔板、滤网、电机、风扇、齿轮、漏斗、定位杆、护套、滚珠、支架、转筒、齿套、毛刷和抽气口的配合设置,在使用时,用户可以先在墙面上开设一个用于换气的通孔,然后将筒体固定在通孔内,开启电机,使得电机能够转动抽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去除室内雾霾的空气净化器
本技术属于室内除尘
,具体为一种用于去除室内雾霾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遭遇了长期以来罕见的雾霾天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清新空气对健康的重要性。人们每天平均大约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部分特殊人群甚至可高达90%以上。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为了避免室内空气污染,使室内的空气更加洁净,就会用到专门用于空气净化的家用电器,在一些特殊场合,例如新装修房间、室外空气质量不好等情况下,空气净化器能够帮助净化室内空气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品质,降低污染物对人健康的威胁。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装置,在使用时往往不能很好的针对,室内雾霾灰尘进行降尘除霾处理,从而导致室内雾霾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去除室内雾霾的空气净化器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去除室内雾霾的空气净化器,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不能很好的处理室内雾霾和灰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去除室内雾霾的空气净化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壁包括有隔板、滤网、固定架、电机、风扇、齿轮、漏斗、定位杆和抽气口,所述隔板的一侧与筒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滤网位于隔板的上部嵌入,所述固定架的一侧与隔板下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中部与固定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风扇的中部与电机的输出轴套接,所述齿轮的一侧与电机的一端规定连接,所述漏斗的右侧与筒体的右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的右端与漏斗的左侧插接,所述抽气口位于筒体内壁的一侧开设。所述定位杆包括有导流槽、喷雾孔、护套、支架、转筒、齿套和毛刷,所述导流槽位于定位杆的右端开设,所述喷雾孔位于定位杆的中部开设,所述护套的内侧与定位杆的外侧套接,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护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筒的内侧与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齿套的外侧与转筒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毛刷的底部与转筒的外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护套的内侧包括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外侧活动连接在支架与护套之间。优选的,所述转筒的中部包括有透气网,所述透气网的一侧与转筒的中部嵌入。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右侧包括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左端与筒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水管的内腔与漏斗的内腔连通,所述漏斗的内腔与导流槽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流槽的内腔与喷雾孔的内腔连通。优选的,所述齿轮的一侧与齿圈的内侧啮合。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壁与毛刷之间留有空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工作中,通过设置的筒体,以及隔板、滤网、电机、风扇、齿轮、漏斗、定位杆、护套、滚珠、支架、转筒、齿套、毛刷和抽气口的配合设置,在使用时,用户可以先在墙面上开设一个用于换气的通孔,然后将筒体固定在通孔内,开启电机,使得电机能够转动抽气,从而使筒体能够通过抽气口抽取室内的空气,带动雾霾以及灰尘进入筒体的内部,在风扇转动的同时,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能够带动齿套运作,使得齿圈能够带动转筒进行转动,转筒的内壁能够借助支架和滚珠在定位杆的外侧进行旋转,从而使转筒外壁上固定的毛刷能够跟随转筒进行转动,使得毛刷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捕捉吸入筒体内部的雾霾灰尘,从而有效使室内雾霾能够得到抽吸处理。2)、通过设置的漏斗,以及定位杆、导流槽、喷雾孔、透气网和水管的配合设置,在使用时,当转筒外的毛刷捕捉到雾霾灰尘后,用户可以通过管子将水管与水龙头相连,从而使水龙头打开后,水流能够通过管子灌入水管中,水管中的水能够灌入漏斗内,漏斗能够将水流灌入到定位杆的导流槽中,从而使导流槽能够将水流通过喷雾孔喷射出来,从而使喷射出的水雾能够透过透气网喷射在毛刷上,使得毛刷上的雾霾灰尘能够被冲刷下来,再透过抽气口随着水流流出,从而有效使室内雾霾灰尘能够得到净化处理。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2、隔板;3、滤网;4、固定架;5、电机;6、风扇;7、齿轮;8、漏斗;9、定位杆;10、导流槽;11、喷雾孔;12、护套;13、滚珠;14、支架;15、转筒;16、齿套;17、透气网;18、毛刷;19、抽气口;20、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由图1-5给出,本技术包括筒体1,筒体1的右侧包括有水管20,水管20的左端与筒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水管20的内腔与漏斗8的内腔连通,漏斗8的内腔与导流槽10的内腔连通,导流槽10的内腔与喷雾孔11的内腔连通,筒体1的内壁包括有隔板2、滤网3、固定架4、电机5、风扇6、齿轮7、漏斗8、定位杆9和抽气口19,隔板2的一侧与筒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滤网3位于隔板2的上部嵌入,固定架4的一侧与隔板2下部的左侧固定连接,电机5的中部与固定架4的内侧固定连接,风扇6的中部与电机5的输出轴套接,齿轮7的一侧与电机5的一端规定连接,齿轮7的一侧与齿圈的内侧啮合,漏斗8的右侧与筒体1的右壁固定连接,定位杆9的右端与漏斗8的左侧插接,抽气口19位于筒体1内壁的一侧开设。定位杆9包括有导流槽10、喷雾孔11、护套12、支架14、转筒15、齿套16和毛刷18,导流槽10位于定位杆9的右端开设,喷雾孔11位于定位杆9的中部开设,护套12的内侧与定位杆9的外侧套接,护套12的内侧包括有滚珠13,滚珠13的外侧活动连接在支架14与护套12之间,支架14的一端与护套12的外侧固定连接,转筒15的内侧与支架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筒15的中部包括有透气网17,透气网17的一侧与转筒15的中部嵌入,齿套16的外侧与转筒15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毛刷18的底部与转筒15的外壁固定连接,筒体1的内壁与毛刷18之间留有空隙。工作原理:使用时可以先在墙面上开设一个用于换气的通孔,然后将筒体1固定在通孔内,开启电机5,使得电机5能够转动抽气,从而使筒体1能够通过抽气口19抽取室内的空气,带动雾霾以及灰尘进入筒体1的内部,在风扇6转动的同时,电机5输出轴上的齿轮7能够带动齿套16运作,使得齿圈能够带动转筒15进行转动,转筒15的内壁能够借助支架14和滚珠13在定位杆9的外侧进行旋转,从而使转筒15外壁上固定的毛刷18能够跟随转筒15进行转动,使得毛刷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去除室内雾霾的空气净化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包括有隔板(2)、滤网(3)、固定架(4)、电机(5)、风扇(6)、齿轮(7)、漏斗(8)、定位杆(9)和抽气口(19),所述隔板(2)的一侧与筒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滤网(3)位于隔板(2)的上部嵌入,所述固定架(4)的一侧与隔板(2)下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的中部与固定架(4)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风扇(6)的中部与电机(5)的输出轴套接,所述齿轮(7)的一侧与电机(5)的一端规定连接,所述漏斗(8)的右侧与筒体(1)的右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9)的右端与漏斗(8)的左侧插接,所述抽气口(19)位于筒体(1)内壁的一侧开设;/n所述定位杆(9)包括有导流槽(10)、喷雾孔(11)、护套(12)、支架(14)、转筒(15)、齿套(16)和毛刷(18),所述导流槽(10)位于定位杆(9)的右端开设,所述喷雾孔(11)位于定位杆(9)的中部开设,所述护套(12)的内侧与定位杆(9)的外侧套接,所述支架(14)的一端与护套(12)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筒(15)的内侧与支架(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齿套(16)的外侧与转筒(15)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毛刷(18)的底部与转筒(15)的外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去除室内雾霾的空气净化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包括有隔板(2)、滤网(3)、固定架(4)、电机(5)、风扇(6)、齿轮(7)、漏斗(8)、定位杆(9)和抽气口(19),所述隔板(2)的一侧与筒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滤网(3)位于隔板(2)的上部嵌入,所述固定架(4)的一侧与隔板(2)下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的中部与固定架(4)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风扇(6)的中部与电机(5)的输出轴套接,所述齿轮(7)的一侧与电机(5)的一端规定连接,所述漏斗(8)的右侧与筒体(1)的右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9)的右端与漏斗(8)的左侧插接,所述抽气口(19)位于筒体(1)内壁的一侧开设;
所述定位杆(9)包括有导流槽(10)、喷雾孔(11)、护套(12)、支架(14)、转筒(15)、齿套(16)和毛刷(18),所述导流槽(10)位于定位杆(9)的右端开设,所述喷雾孔(11)位于定位杆(9)的中部开设,所述护套(12)的内侧与定位杆(9)的外侧套接,所述支架(14)的一端与护套(12)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筒(15)的内侧与支架(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齿套(16)的外侧与转筒(15)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宏盛荣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