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衡绪专利>正文

中文头尾码输入法及其键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747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文头尾码输入法及其键盘装置,其取码方式是将中文字形拆解成头尾二码,由全部仓颉字码和另增加的二十二个新创字码构成字码群,其键盘装置仍保留仓颉码的键位。字体拆解后,可在字键上找到完全相同或极为类似的字码,变形小且少,无需使用字根表。本发明专利技术十分适合专用人员和非人员进行中文信息输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中文编码输入法及其键盘装置。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字种数量大,有些字形还在不断演变,总字数约五万。汉字字形不仅量大,而且结构比较复杂、规律性不强,同时,同音字也较多。因此,要使用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必须解决汉字输入的问题。然而,汉字输入的核心是汉字编码。目前国内外提出的汉字编码方案有数百种,常用的只有十几种,比如国家标准代码、五笔字型码、国际区位码、汉字拼音码、见字识码、仓颉码等。由于各种方案的码长、输入规则等因素,使得它们各有千秋。实践表明,至今尚未有一种中文输入法可在不需花太多精力及时间情况下,就能熟练快速输入,换句话说,没有任何一种中文输入法可既适合专业输入人员使用,又适合一般非专业人员使用。例如,拼音输入法由于受发音和音调的限制,输入速度受到影响;区位码输入法要求用户记住汉字的区位码,由于记忆量太大,明显影响一般用户的输入速度。对于专职人员,输入速度是首位,而对于一般用户,则易学是头等重要,此二项指标存在矛盾,如何开此症结,是人们努力求解之目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文头尾码输入法及其键盘装置,使专业或非专业人员无须经过任何训练或熟记任何字根表,即可直接使用中文电脑输入中文资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将中文字形拆解成头尾二码,字体可上下分者,取其左边、上方或左上方的形状为头码,而其右边、下方或右下方的形状为尾码;若字体无法作上下拆分者,则以其外形为头码,内形在下方的形状为尾码。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1.保留仓颉码的全部字码及其键位,另增22个新字码以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字码群;2.设置几个特殊的活用形状,以简化字形的拆分以「 」替代任何方形围住的方块;以「冈」替代任何三边围住而下方开口的方块;以「匚」替代任何只有右边缺口,三边框住的形状;3.对于形状较小的字码包含于形状较大的字码,则取用形状较大的字码;4.设置特殊字键和常用字键,以加快输入速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原有仓颉字码及其键位完全保留,另增二十二字码辅助,即全部字码,原仓颉法键盘仍可适用,减少购置键盘成本,且无须重背键位;2.字体经拆解后,可于字键上找到完全相同或极为类似之字码,变形小且少,无需使用字根表,无令人叹为观止之变形;3.最常用的字,如「的」、「我」、「是」等字,皆设有专用字键,单键输入,方便快速;4.成语、专有名词、公众人名、地名、诗词等三字以上(含三个字)之特定词汇,仅需输入每一字之头码即可完成;5.除仓颉以外之其他字码,系依其与整体字形之位置关系或与字键原有字体或符号之形同义同之原则,分配于键盘字键上,便于初学者寻键;6.字体之取码方式兼容教育部颁布之标准字体及一般之习用字体两种,即若某一字有标准及习用两种字体时,可以标准字体或习用字体两种字加以取码输入,皆可打出同一字,兼顾受标准字体教育之人与采一般习用字体之人皆可顺利输入。下面给出本专利技术的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键盘结构示意图。表1是本专利技术字键的分配原则表。根据本专利技术字形取码方式及键盘字码配置方式,配合图1及表1,给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其细节。甲.中文头尾码的取码方式一、将中文字体取其左上方及右下方之字形拆解成头尾二码,字体可左右上下分者,则取其左边、上方或左上方之形状为头码,而以其右边、下方或右下方之形状为尾码,例如(请对照参阅图1所示之键盘)「这」字,取「辶」为头码,「乂」为尾码。「执」字,取「手」为头码,「乚」为尾码。「村」字,取「木」为头码,「寸」为尾码。「揖」字,取「手」为头码,「耳」为尾码。「下」字,取「一」为头码,「卜」为尾码。「专」字,取「」为头码,「丶」为尾码。「业」字,取「丶」为头码,「一」为尾码。「职」字,取「耳」为头码,「八」为尾码。二、若字体无法作左右上下分者,则以其外形为头码,内形右下方之形状为尾码,例如「匿」字,取「匚」为头码,「口」为尾码。「司」字,取「」为头码,「口」为尾码。「阅」字,取「门」为头码,「乚」为尾码。其中有几个较特殊的活用形状(1)「 」可以替代任何方形围住的方块,而不必理会方形中之形状,例如「窗」字,取「宀」、「 」「看」字,取「丿」、「 」「捆」字,取「手」、「 」(2)「冈」可以替代任何三边围住而下方开口的方块,其中之形状亦不必理会,例如「篇」字,取「竹」、「冈」「南」字,取「十」、「冈」「丽」字,取「一」、「冈」(3)「匚」可以任何只有右边缺口,三边框住的形状,例如「佢」字,取「人」、「匚」「框」字,取「木」、「匚」「熙」字,取「匚」、「火」(4)「彐」、「コ」的使用举例「已」字,取「コ」、「乚」「尹」字,取「彐」、「丿」「雪」字,取「雨」、「彐」(5)上述「 」、「冈」、「匚」、「彐」四例,若遇到整个字形系完全被上列四字形围住时,则此四种字形就仅视为头码,再取内中形状之尾码,例如「圄」字,取「 」、「口」「同」字,取「冈」、「口」「匾」字,取「匚」、「冈」(6)字体右边之形状被一个「大」字从头至尾贯穿者,右边之尾码可用「大」字码取代,例如「侠」字,取「人」、「大」「姨」字,取「女」、「大」「狭」字,取「丿」、「大」三、取码时,若有形状较小的字码包含于形状较大之字码中,则取用形状较大之字码,例如「露」字头码取「雨」而不取「一」「头」字尾码取「大」而不取「 」四、取码模棱两可时,则以笔画顺序第一笔为头码,而以笔画顺序最末一笔为尾码,例如「作」字,取「人」、「一」「家」字,取「宀」、「 」「式」字,取「一」、「 」另因操作者主观认定而产生取码模棱两可之情况时,则以两种字码输入皆可将该字打出,例如「甲」字,取「田」、「丨」或「日」、「丨」皆可「鱼」字,取「 」、「一」或「 」、「火」皆可再因字体之近似偏旁如「广」及「厂」、「攵」及「又」、「十」及「」等,一般常被混用,而本专利技术皆将其归为同一键之副字形,无须选择确认,例如「厦」字亦有作「廈」,「复」字体有作「复」,「南」字亦有作「南」,然因其字形之变化系在本专利技术之字码及其副字形所涵盖,故无须选择确认,按下该键即可。五、特别常用的汉字,如「的」等三字,特设有专用字键,无须取码而可单键输入,即下列三字 因原「L」及「I」字键仅单纯笔画之字码,无法独立代表任一字体,而「\」键则原为一符号,不代表任何字码,故将该三键移作此特别常用字键。六、除上列三个特别常用字,另设三十九个一般常用字,特设一「<常>」字键(与「的」同键,即「\」键),用法为取常用字之头码,再按下「<常>」字键与空白键,例如 七、本专利技术将原「H」键附加一地址专用键之功能,如「县」、「市」等字,只需输入该字之头码,再输入「H」即可,例如「县」→「冈」「H」「路」→「口」「H」「市」→「丶」「H」「街」→「丿」「H」「乡」→「幺」「H」「巷」→「艹」「H」「镇」→「钅」「H」「弄」→「一」「H」「区」→「匚」「H」「楼」→「木」「H」而为与上述十字不生冲突,另有如「段」等五字,系将其原尾码视为输入之头码,再加「H」键,例如「段」→「乂」「H」「里」→「土」「H」「号」→「」「H」「村」→「寸」「H」「邻」→「耳」「H」八、对于成语、专用名词、公众人名、地名、诗词等三字以上(含三字)之特定词汇,仅需输入其每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文头尾码输入法,其取码方式系将中文字形拆解成头尾二码,字体可左右上下分者取其左边、上方、左上方之形状为头码,而以其右边、下方、右下方之形状为尾码,而若字体无法作左右上下分者,则以外形为头码,内形右下方之形状为尾码,其特征在于:其字码群系保留仓颉码之字码及其键位,另增二十二个新创字码所组成,字体经拆解后之首尾字形,可于键盘上之字码群和其一至二个副字形中找到完全与之相同之字码,其中「匚」字码可以替代任何只有右边缺口而三边包围之形状,「冈」字码可以替代任何三边围住而下方开口之方块;「*」字码可以代替方形围住之方块,而若字体右边之形状被一个「大」字从头至尾贯穿着,右边字尾码可用「大」字码取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衡绪
申请(专利权)人:高衡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