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增强ECC与FRP筋粘接的性能研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682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增强ECC与FRP筋粘接的性能研究,其研究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步骤一,将各组分重量为硫铝酸盐水泥26‑32份、石英砂50‑56份、钢粉16‑2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6‑2.1份、聚乙烯纤维增强ECC0.2‑0.3份、木质纤维0.1‑0.3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0.1‑0.2份、淀粉醚0.03‑0.07份的比例准备进行配料;步骤二,将FRP筋与聚乙烯纤维增强ECC珊瑚混凝土的混合体投入石英砂和钢粉;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混合体投入硫铝酸盐水泥;步骤四,将步骤三的混合体投入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淀粉醚以及聚乙烯纤维增强ECC;步骤五,将步骤四的混合体搅拌均匀,搅拌时间超过五分钟,然后静置五到七分钟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增强ECC与FRP筋粘接的性能研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为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增强ECC与FRP筋粘接的性能研究。
技术介绍
目前的普通混凝土,其收缩较大,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其缝隙的水分容易被快速吸收,造成缝隙处空鼓、开裂,造成板缝连接不紧密,影响其的隔声和抗渗性能,难以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增强ECC与FRP筋粘接的性能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的普通混凝土,其收缩较大,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其缝隙的水分容易被快速吸收,造成缝隙处空鼓、开裂,造成板缝连接不紧密,影响其的隔声和抗渗性能,难以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等缺点,而提出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增强ECC与FRP筋粘接的性能研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增强ECC与FRP筋粘接的性能研究,其所需材料的组分为:硫铝酸盐水泥、石英砂、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淀粉醚、聚乙烯纤维增强ECC和钢粉,其中各组分重量为硫铝酸盐水泥26-32份、石英砂50-56份、钢粉16-2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6-2.1份、聚乙烯纤维增强ECC0.2-0.3份、木质纤维0.1-0.3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0.1-0.2份、淀粉醚0.03-0.07份;其研究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步骤一,将各组分重量为硫铝酸盐水泥26-32份、石英砂50-56份、钢粉16-2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6-2.1份、聚乙烯纤维增强ECC0.2-0.3份、木质纤维0.1-0.3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0.1-0.2份、淀粉醚0.03-0.07份的比例准备进行配料。步骤二,将FRP筋与聚乙烯纤维增强ECC珊瑚混凝土的混合体投入石英砂和钢粉;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混合体投入硫铝酸盐水泥;步骤四,将步骤三的混合体投入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淀粉醚以及聚乙烯纤维增强ECC;步骤五,将步骤四的混合体搅拌均匀,搅拌时间超过五分钟,然后静置五到七分钟即可。优选的,所述硫铝酸盐水泥的种类为42.5级硫铝酸盐水泥。优选的,所述石英砂的粒径≤2mm。优选的,所述聚乙烯纤维增强ECC的长度≤8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为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增强ECC与FRP筋粘接的性能研究,其粘结剂后,收缩较小,抗裂性能好,不易产生界面裂缝;其保水性和粘结性好,水泥可进行充分的水化反应,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更佳,界面不易出现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增强ECC与FRP筋粘接的性能研究,其所需材料的组分为:硫铝酸盐水泥、石英砂、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淀粉醚、聚乙烯纤维增强ECC和钢粉,其中各组分重量为硫铝酸盐水泥28份、石英砂56份、钢粉16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2.1份、聚乙烯纤维增强ECC0.3份、木质纤维0.3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0.2份、淀粉醚0.03份;其研究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步骤一,将各组分重量为硫铝酸盐水泥28份、石英砂56份、钢粉16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2.1份、聚乙烯纤维增强ECC0.3份、木质纤维0.3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0.2份、淀粉醚0.03份的比例准备进行配料。步骤二,将FRP筋与聚乙烯纤维增强ECC珊瑚混凝土的混合体投入石英砂和钢粉;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混合体投入硫铝酸盐水泥;步骤四,将步骤三的混合体投入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淀粉醚以及聚乙烯纤维增强ECC;步骤五,将步骤四的混合体搅拌均匀,搅拌时间超过五分钟,然后静置五到七分钟即可。FRP筋与聚乙烯纤维增强ECC珊瑚混凝土粘接后,对其进行粘结强度检测,其抗压强度6.5MPa,拉伸粘结强度0.75MPa,保水率99%,其符合工程需求。具体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增强ECC与FRP筋粘接的性能研究,其所需材料的组分为:其所需材料的组分为:硫铝酸盐水泥、石英砂、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淀粉醚、聚乙烯纤维增强ECC和钢粉,其中各组分重量为硫铝酸盐水泥32份、石英砂48份、钢粉2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6份、聚乙烯纤维增强ECC0.2份、木质纤维0.1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0.1份、淀粉醚0.07份;其研究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步骤一,将各组分重量为硫铝酸盐水泥32份、石英砂48份、钢粉2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6份、聚乙烯纤维增强ECC0.2份、木质纤维0.1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0.1份、淀粉醚0.07份的比例准备进行配料。步骤二,将FRP筋与聚乙烯纤维增强ECC珊瑚混凝土的混合体投入石英砂和钢粉;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混合体投入硫铝酸盐水泥;步骤四,将步骤三的混合体投入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淀粉醚以及聚乙烯纤维增强ECC;步骤五,将步骤四的混合体搅拌均匀,搅拌时间超过五分钟,然后静置五到七分钟即可。FRP筋与聚乙烯纤维增强ECC珊瑚混凝土粘接后,对其进行粘结强度检测,其抗压强度7.0MPa,拉伸粘结强度0.88MPa,保水率99.9%,其符合工程需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增强ECC与FRP筋粘接的性能研究,其特征在于:/n其所需材料的组分为:/n硫铝酸盐水泥、石英砂、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淀粉醚、聚乙烯纤维增强ECC和钢粉,其中各组分重量为硫铝酸盐水泥26-32份、石英砂50-56份、钢粉16-2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6-2.1份、聚乙烯纤维增强ECC0.2-0.3份、木质纤维0.1-0.3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0.1-0.2份、淀粉醚0.03-0.07份;/n其研究的具体操作步骤为:/n步骤一,将各组分重量为硫铝酸盐水泥26-32份、石英砂50-56份、钢粉16-2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6-2.1份、聚乙烯纤维增强ECC0.2-0.3份、木质纤维0.1-0.3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0.1-0.2份、淀粉醚0.03-0.07份的比例准备进行配料。/n步骤二,将FRP筋与聚乙烯纤维增强ECC珊瑚混凝土的混合体投入石英砂和钢粉;/n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混合体投入硫铝酸盐水泥;/n步骤四,将步骤三的混合体投入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淀粉醚以及聚乙烯纤维增强ECC;/n步骤五,将步骤四的混合体搅拌均匀,搅拌时间超过五分钟,然后静置五到七分钟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增强ECC与FRP筋粘接的性能研究,其特征在于:
其所需材料的组分为:
硫铝酸盐水泥、石英砂、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淀粉醚、聚乙烯纤维增强ECC和钢粉,其中各组分重量为硫铝酸盐水泥26-32份、石英砂50-56份、钢粉16-2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6-2.1份、聚乙烯纤维增强ECC0.2-0.3份、木质纤维0.1-0.3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0.1-0.2份、淀粉醚0.03-0.07份;
其研究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将各组分重量为硫铝酸盐水泥26-32份、石英砂50-56份、钢粉16-2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6-2.1份、聚乙烯纤维增强ECC0.2-0.3份、木质纤维0.1-0.3份、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0.1-0.2份、淀粉醚0.03-0.07份的比例准备进行配料。
步骤二,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