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63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2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涉及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其中处理装置包括冷冻室、灭菌机构、分离机构和集水机构;冷冻室用于将污泥废水凝固为冰粒;灭菌机构包括灭菌仓和安装于灭菌仓内的紫外灯,灭菌仓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分离机构包括分离仓、积灰斗和抽气泵,分离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积灰斗可拆卸固定于出料口处,抽气泵上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分离仓连接;集水机构包括集水箱和位于集水箱内的冷凝管,抽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底部连接;处理工艺包括制作冰粒、紫外灭菌、负压分离、水气液化。该申请具有高效分离处理污泥废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度增加,对于河道污水的处理普遍开展。河道污水处理需要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以免污泥转移后对土壤造成污染。相关技术见申请公开号为CN10760179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河道底泥就地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抽取河道底泥,通过灭活装置对河道底泥进行灭活,杀死河道底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将灭活后的底泥跟辅助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底泥混合物;将混合后的底泥混合物注入污泥过滤池内的填料层,放在阳光下静置数天后过滤;静置数天后检测填料层上方的污泥的重金属含量,并制备植物的培养土。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污泥处理过程中需要在阳光下静置数天,对天气条件有要求,应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污泥处理过程受制于天气而应用范围受限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冷冻室、灭菌机构、分离机构和集水机构;冷冻室用于将污泥废水凝固为冰粒;灭菌机构包括灭菌仓和安装于灭菌仓内的紫外灯,灭菌仓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分离机构包括分离仓、积灰斗和抽气泵,分离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积灰斗可拆卸固定于出料口处,抽气泵上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分离仓连接并能使得分离仓为负压状态;集水机构包括集水箱和位于集水箱内的冷凝管,抽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底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污泥废水在冷冻室内进行冷冻成为冰粒,一方面对污泥废水中的微生物进行低温灭杀,另一方面方便进行转移。将冰粒从灭菌仓的进料口投入,冰粒在紫外灯的照射下进行紫外线灭菌处理,冰粒中的细菌和微生物被大部分灭杀。冰粒再次被投放到分离仓,由于抽气泵对分离仓抽负压,冰粒在分离仓中进行升华,水分直接从固态冰升华为气态水,冰粒中的固体污泥在重力作用下落下。含有气态水的气流在集水箱中的冷凝管处液化为液态水,从而将污泥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可选的,所述灭菌仓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固定有连接有高度逐渐降低的螺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冰粒从灭菌仓的进料口进入后在螺旋板上滑落,由于螺旋板的高度逐渐降低,增加了冰粒在灭菌仓内的移动时间,提高了紫外线照射时长,灭菌效果好。可选的,所述紫外灯竖直设置,所述螺旋板绕紫外灯呈螺旋线形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设置的紫外灯能够在360°对四周进行照射,冰粒绕螺旋线在紫外灯周围移动,在对冰粒进行灭菌的同时体积大大减小,设备集成性高。可选的,所述螺旋板为透明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紫外线能够透过透明的螺旋板对冰粒进行灭菌,增加了灭菌效果。可选的,所述灭菌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分散组件,所述分散组件包括位于螺旋板上方的搅拌轴和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工作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将螺旋板上的冰粒进行搅动,使得紫外灯发出的灯光能够照射到不同部位的冰粒,提高灭菌效果。可选的,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冷冻室连接的水泵,水泵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位于冷冻室内连接有花洒喷头,所述进水管和/或出水管上上安装有加热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泥废水在水泵的抽送下进入到冷冻室,在此过程中加热部将污泥废水加热到85℃以上,热的污泥废水通过花洒喷头以水泥形式喷出后,遇到冷冻室的低温瞬间凝固,缩短凝固时间,有利于形成冰粒。可选的,所述集水箱上设有排气口,集水箱位于排气口处安装有催化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泥中含有的VOC等气体在催化床处催化氧化,减小了对环境的危害。可选的,所述催化床与抽气泵上的管道之间连接有换热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催化床在对VOC气体催化氧化时放热,换热器能够将这部分热量传递到抽气泵的管道上,对抽气泵抽出的气体进行加热,使得气体中的水气处于温度较高的状态,该气体遇到冷凝管时气态水更容易冷凝为液态水。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冰粒制作:将污泥废水冷冻制作成冰粒;紫外灭菌:将冰粒进行紫外线照射进行灭菌处理;负压分离:将冰粒在负压下进行升华分离,冰粒中的水分从固态升华为气态与冰粒中的污泥固体分开,得到污泥固体颗粒;水气液化:气态水进行冷凝为液态水,得到净化水。可选的,冰粒制作步骤为:将污泥废水的温度加热至85℃以上,然后将污泥废水以水滴形式喷出,在-10℃以下凝固为冰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连续的对污泥废水进行污泥和废水的分离,并能同时对污泥中含有的微生物和VOC气体进行处理,环保效果好。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能够连续的对污泥废水进行分离并处理,得到净化的水,减小了对天气状态的依赖,适用性广;2、在对污泥和废水分离时还能分解污泥中含有的VOC气体以及微生物,减小对环境的危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图3为灭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11、辅助杆;2、混浆池;21、过滤网;3、水泵;31、进水管;32、出水管;321、喷头;4、冷冻室;41、落料斗;5、灭菌机构;51、灭菌仓;52、螺旋板;53、分散组件;531、电机;532、搅拌轴;54、紫外灯;55、保护罩;6、分离机构;61、分离仓;62、振动电机;63、积灰斗;64、抽气泵;641、进气管;642、出气管;7、集水机构;71、集水箱;711、排气口;72、冷凝管;73、催化床;74、排水管;8、换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参考图1和图2,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混浆池2、冷冻室4、灭菌机构5和分离机构6以及集水机构7,混浆池2与冷冻室4之间连接有水泵3。污泥废水在混浆池2中混匀,浆水通过水泵3抽送到冷冻室4中形成冰粒,冰粒进入到灭菌机构5中进行杀菌处理,杀菌后的冰粒在经分离机构6后分成水气和泥粉,水气在集水机构7内冷凝聚集成水,从而把污泥废水处理能够得到干净的水。参考图1,混浆池2内部空腔可以呈长方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混浆池2的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如圆柱状。混浆池2可以是不锈钢焊接制作,也可以是在地下开挖基坑后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混浆池2中水平放置有过滤网21,过滤网21可以为不锈钢冲孔网板,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污泥废水在向混浆池2注入的过程中,废水中的较大颗粒性杂物被过滤网21过滤。水泵3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泵3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31与混浆池2连接,进水管31伸入到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冻室(4)、灭菌机构(5)、分离机构(6)和集水机构(7);冷冻室(4)用于将污泥废水凝固为冰粒;灭菌机构(5)包括灭菌仓(51)和安装于灭菌仓(51)内的紫外灯(54),灭菌仓(51)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分离机构(6)包括分离仓(61)、积灰斗(63)和抽气泵(64),分离仓(61)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积灰斗(63)可拆卸固定于出料口处,抽气泵(64)上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分离仓(61)连接并能使得分离仓(61)为负压状态;集水机构(7)包括集水箱(71)和位于集水箱(71)内的冷凝管(72),抽气泵(6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71)底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冻室(4)、灭菌机构(5)、分离机构(6)和集水机构(7);冷冻室(4)用于将污泥废水凝固为冰粒;灭菌机构(5)包括灭菌仓(51)和安装于灭菌仓(51)内的紫外灯(54),灭菌仓(51)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分离机构(6)包括分离仓(61)、积灰斗(63)和抽气泵(64),分离仓(61)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积灰斗(63)可拆卸固定于出料口处,抽气泵(64)上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分离仓(61)连接并能使得分离仓(61)为负压状态;集水机构(7)包括集水箱(71)和位于集水箱(71)内的冷凝管(72),抽气泵(6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71)底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仓(51)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固定有连接有高度逐渐降低的螺旋板(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54)竖直设置,所述螺旋板(52)绕紫外灯(54)呈螺旋线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52)为透明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污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仓(51)内安装有至少一个分散组件(53),所述分散组件(53)包括位于螺旋板(52)上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旻李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同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