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52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所述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包括蝶阀主体;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蝶阀主体的顶部;阀杆,所述阀杆转动安装在所述蝶阀主体内,且所述阀杆的顶端延伸到所述箱体内;蜗杆,所述蜗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蜗轮,所述蜗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第一锥齿,所述第一锥齿固定套设在所述蜗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具有手柄长度可进行伸缩调节,调节转动更加省力轻松,蝶板锁定更加稳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
本技术涉及蝶阀
,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
技术介绍
对夹式蝶阀的蝶板安装于管道的直径方向,在蝶阀阀体圆柱形通道内,圆盘形蝶板绕着轴线旋转,可以起到流量调节的作用,当蝶板旋转到九十度时,阀门达到最大开度,对夹式蝶阀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只由少数几个零件组成,而且只需旋转即可快速启闭,操作简单,同时该阀门具有良好的流体控制特性。现有技术中,设有手柄的对夹式蝶阀,在遇到流速猛烈的流体时,蝶板的自锁定比较困难,部分不够稳固导致蝶板被冲开自动旋转,并且部分手动调节的对夹式蝶阀,在有些情况下,转动调节特别吃力,而部分手柄设置过长无法调节,占据空间较大适用范围较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手柄长度可进行伸缩调节,蝶板调节转动更加省力轻松,同时蝶板锁定更加稳固的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包括:蝶阀主体;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蝶阀主体的顶部;阀杆,所述阀杆转动安装在所述蝶阀主体内,且所述阀杆的顶端延伸到所述箱体内;蜗杆,所述蜗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蜗轮,所述蜗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第一锥齿,所述第一锥齿固定套设在所述蜗杆上;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且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延伸到所述箱体内;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的底端,且所述第二锥齿与所述第一锥齿相啮合;合成盘,所述合成盘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的顶端;支柱,所述支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合成盘的顶部;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柱的顶部;纳槽,所述纳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手柄的一侧外壁上;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纳槽内;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延伸杆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纳槽外;支块,所述支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延伸杆的底部;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手柄的底部;螺杆,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支块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固定块并与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阀杆贯穿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避让孔的内壁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延伸杆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握把。优选的,所述合成盘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手柄,且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一手柄的底部相铰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贯穿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的内壁相旋合。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所述支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把。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通过蜗杆、蜗轮、第一锥齿、第二锥齿、第一手柄、延伸杆、螺杆等相互配合,实现第一手柄的长度可进行伸缩调节,从而使得调节转动更加省力轻松,并且手柄占用空间可调,适用范围更广,同时蝶板的锁定效果好,更加稳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蝶阀主体;2、箱体;3、阀杆;4、蜗杆;5、蜗轮;6、第一锥齿;7、传动轴;8、第二锥齿;9、合成盘;10、支柱;11、第一手柄;12、纳槽;13、滑块;14、延伸杆;15、支块;16、固定块;17、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包括:蝶阀主体1;箱体2,所述箱体2固定安装在所述蝶阀主体1的顶部;阀杆3,所述阀杆3转动安装在所述蝶阀主体1内,且所述阀杆3的顶端延伸到所述箱体2内;蜗杆4,所述蜗杆4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2内;蜗轮5,所述蜗轮5固定套设在所述阀杆3上,且所述蜗轮5与所述蜗杆4相啮合;第一锥齿6,所述第一锥齿6固定套设在所述蜗杆4上;传动轴7,所述传动轴7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2的顶部,且所述传动轴7的底端延伸到所述箱体2内;第二锥齿8,所述第二锥齿8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7的底端,且所述第二锥齿8与所述第一锥齿6相啮合;合成盘9,所述合成盘9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7的顶端;支柱10,所述支柱10固定安装在所述合成盘9的顶部;第一手柄11,所述第一手柄11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柱10的顶部;纳槽12,所述纳槽12开设在所述第一手柄11的一侧外壁上;滑块13,所述滑块13滑动安装在所述纳槽12内;延伸杆14,所述延伸杆1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13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延伸杆14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纳槽12外;支块15,所述支块15固定安装在所述延伸杆14的底部;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手柄11的底部;螺杆17,所述螺杆17转动安装在所述支块15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螺杆17贯穿所述固定块16并与所述固定块16螺纹连接。所述箱体2的底部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阀杆3贯穿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避让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延伸杆14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合成盘9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手柄,且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一手柄11的底部相铰接。所述固定块16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17贯穿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的内壁相旋合。所述螺杆17远离所述支块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把。本技术提供的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握住握把,然后转动第一手柄11,第一手柄11转动带动支柱10转动,支柱10带动合成盘9转动,合成盘9带动传动轴7转动,传动轴7转动带动第二锥齿8转动,第二锥齿8带动第一锥齿6转动,第一锥齿6带动蜗杆4转动,蜗杆4转动带动蜗轮5旋转,蜗轮5带动阀杆3转动,阀杆3带动蝶板转动,从而实现装置对流速的控制,并且当需要停止时,蜗轮5与蜗杆4的自锁效应,能够让阀杆3在第一手柄11不转的情况下无法自转,蝶板锁定响应积极,比较稳固;当第一手柄11转动比较费力时,可对第一手柄11进行延长,根据杠杆原理,第一手柄11越长,转动起来越省力,此时转动螺杆17,螺杆17旋进,带动支块15一起运动,支块15带动延伸杆14一起运动,延伸杆14延长,握把与支柱10的距离增加,当延伸杆14延伸足够长时,停止旋转螺杆17,此时握住握把进行旋转第一手柄11要轻松很多,转动起来更省力,当延伸杆14延长足够长时,占用空间较大,同理进行反向旋转螺杆17,对延伸杆14进行复位操作即可。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蝶阀主体;/n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蝶阀主体的顶部;/n阀杆,所述阀杆转动安装在所述蝶阀主体内,且所述阀杆的顶端延伸到所述箱体内;/n蜗杆,所述蜗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n蜗轮,所述蜗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n第一锥齿,所述第一锥齿固定套设在所述蜗杆上;/n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且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延伸到所述箱体内;/n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的底端,且所述第二锥齿与所述第一锥齿相啮合;/n合成盘,所述合成盘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的顶端;/n支柱,所述支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合成盘的顶部;/n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柱的顶部;/n纳槽,所述纳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手柄的一侧外壁上;/n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纳槽内;/n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延伸杆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纳槽外;/n支块,所述支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延伸杆的底部;/n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手柄的底部;/n螺杆,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支块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固定块并与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蝶阀主体;
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蝶阀主体的顶部;
阀杆,所述阀杆转动安装在所述蝶阀主体内,且所述阀杆的顶端延伸到所述箱体内;
蜗杆,所述蜗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
蜗轮,所述蜗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
第一锥齿,所述第一锥齿固定套设在所述蜗杆上;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且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延伸到所述箱体内;
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的底端,且所述第二锥齿与所述第一锥齿相啮合;
合成盘,所述合成盘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的顶端;
支柱,所述支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合成盘的顶部;
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柱的顶部;
纳槽,所述纳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手柄的一侧外壁上;
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纳槽内;
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延伸杆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纳槽外;
支块,所述支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津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西博思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