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41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包括叶轮(1)、倒流壳(3)、定子组件(4)、固定环(5)、吊环(6)、卧式电机(7)和转子组件(14),所述倒流壳(3)设置于叶轮(1)周向外侧,所述叶轮(1)与转子组件(14)一端部适配连接并通过叶轮(1)前端外表面设置的一六角螺栓(2)固定连接,所述倒流壳(3)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块(8)和泵夹板(9),所述泵夹板(9)与固定块(8)适配连接,所述定子组件(4)设置于倒流壳(3)的后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使用效果好;叶轮采用后掠式结构,水力性能佳,抗缠绕能力强,推力强劲;通过吊环可以快速地起吊安装、使用、提升、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
本技术涉及潜水电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
技术介绍
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系列产品是污水厂的生化处理工艺针对性专用产品,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混合液回流、反硝化脱氮的专用设备。目前在国内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形式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由于出水水质的要求和监管不断提高,工艺过程中的污泥混合液回流比设计数值增加至300%—500%,进一步加大了在水循环中回流设备的用量。传统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使用效果不佳,且叶轮易堵塞、推力较弱,装置扬程损失较大,检修不便。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新的用于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包括叶轮、倒流壳、定子组件、固定环、吊环、卧式电机和转子组件,所述叶轮采用后掠式结构,所述倒流壳设置于叶轮周向外侧,所述叶轮与转子组件一端部适配连接并通过叶轮前端外表面设置的一六角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倒流壳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块和泵夹板,所述泵夹板与固定块适配连接,所述定子组件设置于倒流壳的后端部,所述固定环设置于定子组件一端,所述吊环设置于固定环上,所述卧式电机设置于定子组件一端,且转子组件主体部贯穿定子组件并使转子组件另一端部与卧式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卧式电机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电缆压盖,所述电源电缆压盖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电缆线。作为优选地,所述六角螺栓与转子组件以及叶轮呈活动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倒流壳与定子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二号固定螺栓,所述倒流壳通过二号固定螺栓与定子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固定螺栓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阵列排布。作为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与倒流壳呈固定连接,所述泵夹板与固定块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号固定螺栓,所述一号固定螺栓分别与泵夹板和固定块活动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固定环与定子组件之间呈固定连接,所述吊环与固定环之间呈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卧式电机与定子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三号固定螺栓,所述卧式电机通过三号固定螺栓与定子组件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卧式电机采用多级低速电机。作为优选地,所述泵夹板的上还设置有一通孔。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本技术采用用于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结构设置合理,使用效果好;利用多级低速电机设计,运行稳定,效率更高;叶轮采用后掠式结构,水力性能佳,抗缠绕能力强,推力强劲;通过吊环可以快速地起吊安装、使用、提升、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的横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局部视图。图4为本技术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的后视图。图中:1.叶轮,2.六角螺栓,3.倒流壳,4.定子,5.固定环,6.吊环,7.卧式电机,8.固定块,9.泵夹板,10.一号固定螺栓,11.二号固定螺栓,12.电源电缆线,13.三号固定螺栓,14.转子,15.电源电缆压盖,16.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包括叶轮1、倒流壳3、定子组件4、固定环5、吊环6、卧式电机7和转子组件14,所述叶轮1采用后掠式结构,所述倒流壳3设置于叶轮1周向外侧,所述叶轮1与转子组件14一端部适配连接并通过叶轮1前端外表面设置的一六角螺栓2固定连接,所述叶轮1与转子组件14之间呈机械密封,所述倒流壳3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块8和泵夹板9,所述泵夹板9与固定块8适配连接,所述定子组件4设置于倒流壳3的后端部,所述固定环5设置于定子组件4一端,所述吊环6设置于固定环5上,所述卧式电机7设置于定子组件4一端,且转子组件14主体部贯穿定子组件4并使转子组件14另一端部与卧式电机7传动连接,转子组件14主体部贯穿定子组件4,有利于与叶轮1直联,所述卧式电机7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电缆压盖15,所述电源电缆压盖1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电缆线12。所述六角螺栓2与转子组件14以及叶轮1呈活动连接,也方便拆卸,有利于后期进行维护。所述倒流壳3与定子组件4的连接处设置有二号固定螺栓11,所述倒流壳3通过二号固定螺栓11与定子组件4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固定螺栓11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阵列排布,二号固定螺栓11使倒流壳3与定子组件4之间连接更加紧密。所述固定块8与倒流壳3呈固定连接,所述泵夹板9与固定块8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号固定螺栓10,所述一号固定螺栓10分别与泵夹板9和固定块8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环5与定子组件4之间呈固定连接,所述吊环6与固定环5之间呈固定连接,吊环6有利于安装吊绳起吊。所述卧式电机7与定子组件4的连接处设置有三号固定螺栓13,所述卧式电机7通过三号固定螺栓13与定子组件4固定连接。所述卧式电机7采用多级低速电机。所述泵夹板9的上还设置有一通孔16。具体实施过程为:固定环5设置于定子组件4一端,且定子组件4与固定环5之间固定连接,固定环5与吊环6之间为固定连接,泵夹板9的上还设置有一通孔16,利用起吊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吊环6以及通孔16固定连接,从而具备了起吊安装能力,在使用现场可以快速的起吊安装、使用、提升、维护,转子组件14贯穿定子组件4并与叶轮1适配连接,叶轮1与卧式电机7直联,卧式电机7采用多级低速电机,叶轮1采用后掠式结构,抗堵塞、防缠绕专门设计,推力强劲,且具有不同的直径和角度以对应不同的电机功率。上述内容为本技术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技术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技术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至少一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1)、倒流壳(3)、定子组件(4)、固定环(5)、吊环(6)、卧式电机(7)和转子组件(14),所述叶轮(1)采用后掠式结构,所述倒流壳(3)设置于叶轮(1)周向外侧,所述叶轮(1)与转子组件(14)一端部适配连接并通过叶轮(1)前端外表面设置的一六角螺栓(2)固定连接,所述倒流壳(3)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块(8)和泵夹板(9),所述泵夹板(9)与固定块(8)适配连接,所述定子组件(4)设置于倒流壳(3)的后端部,所述固定环(5)设置于定子组件(4)一端,所述吊环(6)设置于固定环(5)上,所述卧式电机(7)设置于定子组件(4)一端,且转子组件(14)主体部贯穿定子组件(4)并使转子组件(14)另一端部与卧式电机(7)传动连接,所述卧式电机(7)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电缆压盖(15),所述电源电缆压盖(1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电缆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1)、倒流壳(3)、定子组件(4)、固定环(5)、吊环(6)、卧式电机(7)和转子组件(14),所述叶轮(1)采用后掠式结构,所述倒流壳(3)设置于叶轮(1)周向外侧,所述叶轮(1)与转子组件(14)一端部适配连接并通过叶轮(1)前端外表面设置的一六角螺栓(2)固定连接,所述倒流壳(3)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块(8)和泵夹板(9),所述泵夹板(9)与固定块(8)适配连接,所述定子组件(4)设置于倒流壳(3)的后端部,所述固定环(5)设置于定子组件(4)一端,所述吊环(6)设置于固定环(5)上,所述卧式电机(7)设置于定子组件(4)一端,且转子组件(14)主体部贯穿定子组件(4)并使转子组件(14)另一端部与卧式电机(7)传动连接,所述卧式电机(7)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电缆压盖(15),所述电源电缆压盖(1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电缆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螺栓(2)与转子组件(14)以及叶轮(1)呈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厂的内回流污水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流壳(3)与定子组件(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丰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