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组多重保护强化密闭检修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30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8
除湿机组多重保护强化密闭检修门,在门内框(1)与门外框(4)两侧结合部表面分别安装可调锁紧把手(5)和可调锁紧铰链(6);在门内框(1)外缘即与门外框(4)接合面上设置用三道密封胶条槽口,在门内框(1)与门外框(4)接合面中部上分别相对设置一道胶槽,在这二个胶槽中分别有防冷桥注胶(3),采用密封式结构设计,通过三道独立的O型橡胶密封圈实现机组密封的三重保护,保证机组的密闭性,便于工作人员对检修门进行开关,在大风量、大风压机组上不会发生任何变形,极大的方便工人检修、维护,优化设备的密闭性,有效保证除湿机组的密封性能和使用效果,提高机组除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湿机组多重保护强化密闭检修门
本技术涉及暖通领域除湿设备的检修门的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除湿机组多重保护强化密闭检修门。
技术介绍
除湿机组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通常在除湿机组柜体的前侧开设有检修门,以方便工人出入。传统除湿机组机体包括检修门通常未采用密封式结构设计,检修门和门框的重合部位存在缝隙,不能有效保证除湿机的密封性能。在改进的技术中,一方面,部分除湿机检修门虽然采用防冷桥结构,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门框和门板之间的连接会产生变形缝隙,导致除湿机内部的气体流失到外界,不能够正常阻隔设备内外冷热传递,而且,通常这一类检修门开关操作较为不便;另一方面,大型除湿机组采用空调箱结构检修门,采用密封海绵胶条平面密封结构,密封面积大,而大尺寸检修门结构强度较低的限制下,检修门体受力后常会产生变形。总之,现有的检修门密封结构以及门体结构设计存在密封缺陷,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门体或密封结构变形以及间隙加大等现象,导致能量损失较大,密封效果大幅降低,降低了设备运行效率,也严重影响了机组除湿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除湿机组多重保护强化密闭检修门,解决以上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门内框、门外框、可调锁紧把手和可调锁紧铰链;门内框内缘嵌接内门板,在门内框与门外框两侧结合部表面分别安装可调锁紧把手和可调锁紧铰链;门内框与门外框为内外嵌接型材结构,在门内框外缘即与门外框接合面上设置用三道密封胶条槽口,在这些密封胶条槽口上分别安装有O形橡胶密封圈,在门内框与门外框接合面中部上分别相对设置一道胶槽,在这二个胶槽中分别有防冷桥注胶,在门内框与门外框内部分别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填料;在门外框外缘的二侧内壁上以及门内框外缘的二侧内壁上分别有一道角固定槽,在这些角固定槽中嵌装角连接片。尤其是,在门内框外缘限位楞部开有第一密封胶条槽口,在门内框外缘中部两侧对称分别开有第二密封胶条槽口和第三密封胶条槽口。尤其是,在门外框外缘的二侧内壁上以及门内框外缘的二侧内壁上分别有第一内角固定槽、第二内角固定槽、第一外角固定槽和第二外角固定槽,其中,第一内角固定槽与第二内角固定槽截面相同,第一外角固定槽和第二外角固定槽截面相同,而且,第一内角固定槽与第二内角固定槽宽度大于第一外角固定槽和第二外角固定槽的宽度。尤其是,可调锁紧把手上的把手为偏心铰接压紧蜗杆,同时铰接部位安装螺旋旋紧螺母。尤其是,可调锁紧铰链包括轴套主体,所述轴套主体顶部安装闭门器,闭门器上开多边形孔安装调节块和铰链轴,所述调节块夹设在所述闭门器和轴套之间,所述铰链轴依次穿过所述闭门器和所述多边形孔后插在轴套主体上,所述铰链轴的中部为与所述多边形孔相配的多棱柱,所述铰链轴的下部为连接在所述多棱柱底端上的螺纹柱。尤其是,在门内框外缘中部和门外框内缘中部对称分别内陷凹入有C型的内胶槽、外胶槽,其中,内胶槽、外胶槽底面分别局部开放,而且边缘分别向心凸出。尤其是,在门内框的内缘向内突出向心倾斜的内嵌槽。尤其是,门内框外缘即与门外框接合面为倾斜嵌接结构。尤其是,直角邻接的二段门内框或二段门外框分别通过一组曲尺形的角连接片插装到两个对接端面露出的第一内角固定槽、第二内角固定槽、第一外角固定槽或第二外角固定槽中拼装连接,再进行钣金结合。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采用密封式结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对检修门进行开关,极大的方便工人检修、维护,优化设备的密闭性,有效保证除湿机组的密封性能和使用效果,提高机组除湿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1的检修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2中的A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门内框、11-内胶槽、12-内嵌槽、2-聚氨酯发泡填料、3-防冷桥注胶、4-门外框、41-外胶槽、5-可调锁紧把手、6-可调锁紧铰链、71-第一密封胶条槽口、72-第二密封胶条槽口、73-第三密封胶条槽口、81-第一内角固定槽、82-第二内角固定槽、83-第一外角固定槽、84-第二外角固定槽、9-角连接片、10-内门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原理在于,完全摒弃过去沿用的检修门的结构和密封方式,重新开发设计检修门结构,对独立的门外框4和门内框1两部分,采用可调锁紧把手5、可调锁紧铰链6将安装内门板10的门内框1固定在独立的门外框4上,并且,通过三道独立的O型橡胶密封圈实现机组密封的三重保护,在大风量、大风压机组上不会发生任何变形,以保证机组的密闭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存在显著区别:1)门外框4和门内框1的型材以及密封结构设计提高了结构强度和密封性能,因而,内、外框连接方式显著紧密,门体厚度可以较薄;2)三道相互配合的密封槽结构,使得每道密封槽自身尺寸不用参考现有技术,同时,也使得冷桥注射硅胶结构尺寸可以大幅度缩小,有助于简省材料和成本;3)门外框4和门内框1的型材设计还包含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各二道角连接片9的安装结构,获得与现有技术迥异的门外框角结构,而且,去掉了装饰条构件。本技术包括:门内框1、门外框4、可调锁紧把手5和可调锁紧铰链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门内框1内缘嵌接内门板10,在门内框1与门外框4两侧结合部表面分别安装可调锁紧把手5和可调锁紧铰链6;门内框1与门外框4为内外嵌接型材结构,在门内框1外缘即与门外框4接合面上设置用三道密封胶条槽口,在这些密封胶条槽口上分别安装有O形橡胶密封圈,在门内框1与门外框4接合面中部上分别相对设置一道胶槽,在这二个胶槽中分别有防冷桥注胶3,在门内框1与门外框4内部分别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填料2;在门外框4外缘的二侧内壁上以及门内框1外缘的二侧内壁上分别有一道角固定槽,在这些角固定槽中嵌装角连接片9。前述中,在门内框1外缘限位楞部开有第一密封胶条槽口71,在门内框1外缘中部两侧对称分别开有第二密封胶条槽口72和第三密封胶条槽口73。前述中,在门外框4外缘的二侧内壁上以及门内框1外缘的二侧内壁上分别有第一内角固定槽81、第二内角固定槽82、第一外角固定槽83和第二外角固定槽84,其中,第一内角固定槽81与第二内角固定槽82截面相同,第一外角固定槽83和第二外角固定槽84截面相同,而且,第一内角固定槽81与第二内角固定槽82宽度大于第一外角固定槽83和第二外角固定槽84的宽度。前述中,可调锁紧把手5上的把手为偏心铰接压紧蜗杆,同时铰接部位安装螺旋旋紧螺母。前述中,可调锁紧铰链6包括轴套主体,所述轴套主体顶部安装闭门器,闭门器上开多边形孔安装调节块和铰链轴,所述调节块夹设在所述闭门器和轴套之间,所述铰链轴依次穿过所述闭门器和所述多边形孔后插在轴套主体上,所述铰链轴的中部为与所述多边形孔相配的多棱柱,所述铰链轴的下部为连接在所述多棱柱底端上的螺纹柱。前述中,在门内框1外缘中部和门外框4内缘中部对称分别内陷凹入有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除湿机组多重保护强化密闭检修门,包括门内框(1)、门外框(4)、可调锁紧把手(5)和可调锁紧铰链(6),其特征在于,门内框(1)内缘嵌接内门板(10),在门内框(1)与门外框(4)两侧结合部表面分别安装可调锁紧把手(5)和可调锁紧铰链(6);门内框(1)与门外框(4)为内外嵌接型材结构,在门内框(1)外缘即与门外框(4)接合面上设置用三道密封胶条槽口,在这些密封胶条槽口上分别安装有O形橡胶密封圈,在门内框(1)与门外框(4)接合面中部上分别相对设置一道胶槽,在这二个胶槽中分别有防冷桥注胶(3),在门内框(1)与门外框(4)内部分别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填料(2);在门外框(4)外缘的二侧内壁上以及门内框(1)外缘的二侧内壁上分别有一道角固定槽,在这些角固定槽中嵌装角连接片(9)。/n

【技术特征摘要】
1.除湿机组多重保护强化密闭检修门,包括门内框(1)、门外框(4)、可调锁紧把手(5)和可调锁紧铰链(6),其特征在于,门内框(1)内缘嵌接内门板(10),在门内框(1)与门外框(4)两侧结合部表面分别安装可调锁紧把手(5)和可调锁紧铰链(6);门内框(1)与门外框(4)为内外嵌接型材结构,在门内框(1)外缘即与门外框(4)接合面上设置用三道密封胶条槽口,在这些密封胶条槽口上分别安装有O形橡胶密封圈,在门内框(1)与门外框(4)接合面中部上分别相对设置一道胶槽,在这二个胶槽中分别有防冷桥注胶(3),在门内框(1)与门外框(4)内部分别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填料(2);在门外框(4)外缘的二侧内壁上以及门内框(1)外缘的二侧内壁上分别有一道角固定槽,在这些角固定槽中嵌装角连接片(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组多重保护强化密闭检修门,其特征在于,在门内框(1)外缘限位楞部开有第一密封胶条槽口(71),在门内框(1)外缘中部两侧对称分别开有第二密封胶条槽口(72)和第三密封胶条槽口(7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组多重保护强化密闭检修门,其特征在于,在门外框(4)外缘的二侧内壁上以及门内框(1)外缘的二侧内壁上分别有第一内角固定槽(81)、第二内角固定槽(82)、第一外角固定槽(83)和第二外角固定槽(84),其中,第一内角固定槽(81)与第二内角固定槽(82)截面相同,第一外角固定槽(83)和第二外角固定槽(84)截面相同,而且,第一内角固定槽(81)与第二内角固定槽(82)宽度大于第一外角固定槽(83)和第二外角固定槽(84)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生王雨田
申请(专利权)人:迪思特空气处理设备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