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弯曲门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29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8
本申请涉及家具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弯曲门体结构,包括构成门体表面的门板组件,所述门板组件由从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组和第三门板连接组成;所述门板组件内部空心处设有强化支架和桥洞力学板,所述强化支架连接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组和第三门板。本申请设置多个门板组合形成门体的主要结构,使门体从最长的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部分,避免了门板的长度过长导致其容易弯曲,且利用强化支架材料的刚性限制和矫正门板组件中各个部分的变形,使门体抗弯曲抗形变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弯曲门体结构
本申请涉及家具生产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抗弯曲门体结构。
技术介绍
木门由于其具备较好的整体感和立体感,广泛被用于住宅室内装修等场合。然而实际使用时,由于长时间使用后,木材容易由于失水收缩、应力不均或受温度变化等影响,开始弯曲变形,造成其开闭困难或影响门的正常使用寿命。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1922273461.7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了一种抗压防变形木门,包括木质门板、角钢、连接板、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所述木质门板的四个拐角处对称固接有四个相同的角钢,相邻的两个所述角钢之间均固接有连接板,所述木质门板的两个侧壁表面均等距固接有若干个横向加强筋,所述木质门板的两个侧壁表面均等距固接有若干个纵向加强筋,所述木质门板的一侧安装有门锁,所述木质门板的六个外壁均固接有电木面板。该专利通过设置角钢、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虽然使木门具有抗压防变形能力,但由于从刚性抗变形度的思路设置密集的加强筋,导致木门整体的质量较重且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木制门容易产生弯曲变形造成使用体验较差和寿命缩短,而抗变形木门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本申请通过对门的结构进行改进,减少门弯曲变形的现象并减小门变形后对使用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抗弯曲门体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弯曲门体结构,包括构成门体表面的门板组件,所述门板组件由从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组和第三门板连接组成;所述门板组件内部空心处设有强化支架和桥洞力学板,所述强化支架连接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组和第三门板。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门的弯曲,往往采用在木制门板外包覆一层金属面板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效果甚微,也损失了原本木制门板的美感。本方案从门板弯曲的根本原因出发,对门板进行改进。研究表明,门板的弯曲形变主要为纵向弯曲、轴向弯曲和弦向弯曲这三个方向的形变,且门板的长度越长,越容易产生形变。本方案设置多个门板组合形成门体的主要结构,从纵向上进行分割,避免了门板的长度过长导致其容易弯曲。桥洞力学板是利用拱桥桥洞的原理,将实木木屑做成独特的管状结构,将外力均匀分散从而保证表面门板不变形的一种填充材料。本方案中用强化支架固定桥洞力学板,并在强化支架和桥洞力学板外设置门板,使强化支架增强门板的抗变形能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门板组包括分别与两个矩管连接的侧条,以及设置在侧条之间并分布于桥洞力学板两侧的面板。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与侧条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凸台,所述侧条上设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凹槽使面板与侧条形成插接。本方案中侧条为长度和宽度较小,高度较大的条状结构,更容易沿高度方向产生变形,而面板的高度和长度较大,厚度较薄,产生形变的维度比侧条更多,因此,优选在面板设置凸台,侧条上设置凹槽,且凹槽与凸台之间存在间隙,使面板变形后,凸台能在凹槽中产生相对位移,适应面板产生的长度形变,且避免变形后应力过于集中导致面板加速变形。值得说明的是,相对于强化支架的限制变形的刚性抗变形方法,面板与侧条之间通过凸台和凹槽的配合是另一种思路即柔性抗变形方法,通过凹槽的特殊结构,既限制了面板的位置,又设有空隙容纳其一定程度的变形,消减了面板和侧条弯曲变形对门体结构造成的影响。进一步的,所述强化支架包括两个沿门板组件高度方向延伸的矩管,以及垂直架设在两个所述矩管之间的横杆。进一步的,所述矩管表面呈阶梯型与门板组件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桥洞力学板配合的安装槽,还设有多个螺钉使横杆和桥洞力学板固定连接。为了使桥洞力学板更好的填充在门板组件的中间空心处,避免产生安装误差而导致其没有达到分散受力的效果或在门板组件内晃动,在横杆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安装槽,使桥洞力学板的一端被固定在安装槽中,减小安装误差。同时,由于门板组件围合后形成的中心与桥洞力学板紧密配合,能自然将桥洞力学板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门板和第三门板上分别设有与桥洞力学板和两个矩管配合的插槽。进一步的,所述门板组件的四角位置固定设有角码。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设置多个门板组合形成门体的主要结构,使门体从最长的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部分,避免了门板的长度过长导致其容易弯曲。(2)本申请使用强化支架连接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组和第三门板,利用强化支架材料的刚性限制和矫正门板组件中各个部分的变形,从而使门体具有抗弯曲抗形变的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中强化支架与桥洞力学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中强化支架与桥洞力学板分解的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中矩管、桥洞力学板、侧条和面板配合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门板;2-第二门板组;201-侧条;202-面板;3-第三门板;301-插槽;4-强化支架;401-矩管;402-横杆;5-桥洞力学板;6-角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弯曲门体结构,包括构成门体表面的门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组件由从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门板(1)、第二门板组(2)和第三门板(3)连接组成;/n所述门板组件内部空心处设有强化支架(4)和桥洞力学板(5),所述强化支架(4)连接第一门板(1)、第二门板组(2)和第三门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弯曲门体结构,包括构成门体表面的门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组件由从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门板(1)、第二门板组(2)和第三门板(3)连接组成;
所述门板组件内部空心处设有强化支架(4)和桥洞力学板(5),所述强化支架(4)连接第一门板(1)、第二门板组(2)和第三门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弯曲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板组(2)包括分别与两个矩管(401)连接且分布于矩管(401)外侧的两个侧条(201),以及设置在侧条(201)之间并分布于桥洞力学板(5)两侧的面板(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弯曲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02)与侧条(201)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凸台,所述侧条(201)上设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凹槽使面板(202)与侧条(201)形成插接。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生活家家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