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28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墙面、设置在所述安装墙面上的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上的密封框、与所述密封框相适配的安装框、设置在所述安装框上的安装凹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的窗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窗体与安装框相连接处的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通过密封框对安装框进行防护,且便于通过安装凹槽有效的提高了窗体与安装框相连接的稳定性,且便于通过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有效的增加了窗体与安装框相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水分渗入到密封框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相关
,具体为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窗框是墙体与窗的过渡层,起一个固定以及防止周围墙体坍塌的作,现代的窗户的窗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窗窗户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活动构件主要以金属材料为主,在人手触及的地方也可能包裹以塑料等绝热材料;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窗框用安装结构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降低了窗框与安装墙体之间相连接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了窗框与窗体之间相连接的气密性,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窗框用安装结构的多种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窗框用安装结构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降低了窗框与安装墙体之间相连接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了窗框与窗体之间相连接的气密性,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窗框用安装结构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墙面、设置在安装墙面上的安装孔、设置在安装孔上的密封框、与密封框相适配的安装框、设置在安装框上的安装凹槽、设置在安装凹槽内的窗体以及设置在窗体与安装框相连接处的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进而便于通过密封框对安装框进行防护,且便于通过安装凹槽有效的提高了窗体与安装框相连接的稳定性,且便于通过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有效的增加了窗体与安装框相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水分渗入到密封框内;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密封框的外周与安装孔的内侧相切设置,且密封框通过混凝土粘剂相连接,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密封框与安装孔相连接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密封框和安装框的横截面分别设置为“L”型,且安装框与密封框相对设置,进而有效的保证了密封框与安装框相连接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安装框的外周与安装框的内侧相切设置,且安装框与密封框相连接处设置有防水胶剂,进而有效的保证了安装框与密封框相连接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分别设置在窗体与安装框相连接处的两侧,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的外周分别与安装框的内侧通过高分子粘结剂相粘结,进而便于通过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有效的保证了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分别与窗体相连接的气密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安装凹槽的内侧与窗体的外周相切设置,且安装凹槽的内壁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门面,进而便于通过安装凹槽对窗体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窗体与安装凹槽相连接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墙面、设置在所述安装墙面上的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上的密封框、与所述密封框相适配的安装框、设置在所述安装框上的安装凹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的窗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窗体与安装框相连接处的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进而便于通过密封框对安装框进行防护,且便于通过安装凹槽有效的提高了窗体与安装框相连接的稳定性,且便于通过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有效的增加了窗体与安装框相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水分渗入到密封框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中的图1的A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中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中的图2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安装墙面、1-密封框、2-安装框、20-安装凹槽、3-窗体、41-第一密封垫圈、42-第二密封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墙面100、设置在安装墙面100上的安装孔、设置在安装孔上的密封框1、与密封框1相适配的安装框2、设置在安装框2上的安装凹槽20、设置在安装凹槽20内的窗体3以及设置在窗体3与安装框2相连接处的第一密封垫圈41和第二密封垫圈42,进而便于通过密封框1对安装框2进行防护,且便于通过安装凹槽20有效的提高了窗体3与安装框2相连接的稳定性,且便于通过第一密封垫圈41和第二密封垫圈42有效的增加了窗体3与安装框2相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水分渗入到密封框1内;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密封框1的外周与安装孔的内侧相切设置,且密封框1通过混凝土粘剂相连接,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密封框1与安装孔相连接的稳定性;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密封框1和安装框2的横截面分别设置为“L”型,且安装框2与密封框1相对设置,进而有效的保证了密封框1与安装框2相连接的稳定性;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安装框2的外周与安装框2的内侧相切设置,且安装框2与密封框1相连接处设置有防水胶剂,进而有效的保证了安装框2与密封框1相连接的稳定性;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第一密封垫圈41和第二密封垫圈42分别设置在窗体3与安装框2相连接处的两侧,第一密封垫圈41和第二密封垫圈42的外周分别与安装框2的内侧通过高分子粘结剂相粘结,进而便于通过第一密封垫圈41和第二密封垫圈42有效的保证了第一密封垫圈41和第二密封垫圈42分别与窗体3相连接的气密性;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安装凹槽20的内侧与窗体3的外周相切设置,且安装凹槽20的内壁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门面,进而便于通过安装凹槽20对窗体3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窗体3与安装凹槽20相连接的稳定性。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墙面100、设置在安装墙面100上的安装孔、设置在安装孔上的密封框1、与密封框1相适配的安装框2、设置在安装框2上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墙面(100)、设置在所述安装墙面(100)上的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上的密封框(1)、与所述密封框(1)相适配的安装框(2)、设置在所述安装框(2)上的安装凹槽(20)、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20)内的窗体(3)以及设置在所述窗体(3)与安装框(2)相连接处的第一密封垫圈(41)和第二密封垫圈(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墙面(100)、设置在所述安装墙面(100)上的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上的密封框(1)、与所述密封框(1)相适配的安装框(2)、设置在所述安装框(2)上的安装凹槽(20)、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20)内的窗体(3)以及设置在所述窗体(3)与安装框(2)相连接处的第一密封垫圈(41)和第二密封垫圈(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框(1)的外周与安装孔的内侧相切设置,且密封框(1)通过混凝土粘剂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渗水窗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框(1)和安装框(2)的横截面分别设置为“L”型,且安装框(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京殷文超吕涵王晓宁陈胜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