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21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包括模板和固定底座,所述模板的底端在位于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通过螺丝栓接于模板处,所述固定底座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栓,且立柱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伸缩形变,可适应不同高度的楼层,通过该设置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场地中,立柱的表面经过防锈处理,可相应增加其使用期限,立柱的底端设置有上固定块,上固定块的底侧设置有下固定块,中间设置有螺杆,螺杆通过螺母的转动可进行调节整体位置,通过螺杆的调节可适应地面不平整的场地,相对于现有的设备,该设置可大幅度提高其对场地的适应性,同时节约木材,该设置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
本技术属于浇筑模板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
技术介绍
浇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浇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浇筑模板结构,主要由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面板是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支撑结构则是支承面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保证建筑模板结构牢固地组合,做到不变形、不破坏,连接件是将面板与支撑结构连接成整体的配件。现有的浇筑模板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浇筑模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在楼顶进行浇筑时需通过浇筑模板进行定型,浇筑模板底端通过木头立柱进行固定,该固定方式不牢固,进而导致混凝土定型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浇筑模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在楼顶进行浇筑时需通过浇筑模板进行定型,浇筑模板底端通过木头立柱进行固定,该固定方式不牢固,进而导致混凝土定型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包括模板和固定底座,所述模板的底端在位于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通过螺丝栓接于模板处,所述固定底座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套接至固定底座处,所述固定栓的环形表面位置处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套接至固定栓处,所述立柱的左右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横向插接至立柱处,所述立柱的底端位置处设置有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通过焊接固定于立柱处,所述上固定块的底侧位置处设置有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的顶端在位于左右两侧位置处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通过焊接固定于下固定块处。优选的,所述模板的表面平整结构,所述模板的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所述模板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优选的,所述模板与固定底座的连接处呈九十度直角设置,所述固定底座的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优选的,所述固定栓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固定底座进行位置移动,所述固定栓的后端螺母进行顺时针转动固定栓紧密结合于固定底座处,所述固定栓的后端螺母进行逆时针转动时固定栓逐渐脱离对固定底座的连接。优选的,所述立柱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立柱的上端尺寸小于下端尺寸,所述立柱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伸缩形变。优选的,所述立柱为空心圆管设置,所述立柱的表面经过防锈处理,所述立柱的上部分下端始终位于立柱下部分处。优选的,所述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的大小、尺寸规格呈一致设置,所述上固定块与下固定块呈横向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螺杆竖向套接至上固定块处,所述螺杆上方螺母进行顺时针旋转紧密结合于上固定块处,所述螺杆下方螺母进行逆时针旋转紧密结合于上固定块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了立柱,通过立柱进行支撑,立柱套接至固定栓处,通过固定栓可对其进行稳定固定,可防止发生位置偏移,立柱分为上下两部分,且立柱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伸缩形变,可适应不同高度的楼层,通过该设置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场地中,立柱的表面经过防锈处理,可相应增加其使用期限,立柱的底端设置有上固定块,上固定块的底侧设置有下固定块,中间设置有螺杆,螺杆通过螺母的转动可进行调节整体位置,通过螺杆的调节可适应地面不平整的场地,相对于现有的设备,该设置可大幅度提高其对场地的适应性,同时节约木材,该设置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分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固定栓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板;2、立柱;3、上固定块;4、下固定块;5、螺杆;6、插销;7、固定栓;8、固定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包括模板1和固定底座8,模板1的底端在位于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底座8,固定底座8通过螺丝栓接于模板1处,模板1与固定底座8的连接处呈九十度直角设置,固定底座8的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模板1的表面平整结构,模板1的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模板1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固定底座8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栓7,固定栓7套接至固定底座8处,固定栓7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固定底座8进行位置移动,固定栓7的后端螺母进行顺时针转动固定栓7紧密结合于固定底座8处,固定栓7的后端螺母进行逆时针转动时固定栓7逐渐脱离对固定底座8的连接,固定栓7的环形表面位置处设置有立柱2,立柱2套接至固定栓7处,立柱2分为上下两部分,立柱2的上端尺寸小于下端尺寸,立柱2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伸缩形变,立柱2为空心圆管设置,立柱2的表面经过防锈处理,立柱2的上部分下端始终位于立柱2下部分处,该设置通过立柱2的伸缩性,可提模板1的场地适应性。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包括立柱2的左右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插销6,插销6横向插接至立柱2处,立柱2的底端位置处设置有上固定块3,上固定块3通过焊接固定于立柱2处,上固定块3的底侧位置处设置有下固定块4,下固定块4的顶端在位于左右两侧位置处设置有螺杆5,螺杆5通过焊接固定于下固定块4处,螺杆5竖向套接至上固定块3处,螺杆5上方螺母进行顺时针旋转紧密结合于上固定块3处,螺杆5下方螺母进行逆时针旋转紧密结合于上固定块3处,上固定块3和下固定块4的大小、尺寸规格呈一致设置,上固定块3与下固定块4呈横向平行设置,该设置通过螺杆5的调节性,可大幅度提高其对场地的适应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浇筑混凝土时通过模板1进行定型,模板1的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可大幅度提高其使用期限,楼顶进行浇筑混凝土时,通过立柱2进行支撑,立柱2套接至固定栓7处,通过固定栓7可对其进行稳定固定,可防止发生位置偏移,立柱2分为上下两部分,且立柱2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伸缩形变,可适应不同高度的楼层,通过该设置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场地中,立柱2的表面经过防锈处理,可相应增加其使用期限,立柱2的底端设置有上固定块3,上固定块3的底侧设置有下固定块4,中间设置有螺杆5,螺杆5通过螺母的转动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包括模板(1)和固定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的底端在位于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底座(8),所述固定底座(8)通过螺丝栓接于模板(1)处,所述固定底座(8)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栓(7),所述固定栓(7)套接至固定底座(8)处,所述固定栓(7)的环形表面位置处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套接至固定栓(7)处,所述立柱(2)的左右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插销(6),所述插销(6)横向插接至立柱(2)处,所述立柱(2)的底端位置处设置有上固定块(3),所述上固定块(3)通过焊接固定于立柱(2)处,所述上固定块(3)的底侧位置处设置有下固定块(4),所述下固定块(4)的顶端在位于左右两侧位置处设置有螺杆(5),所述螺杆(5)通过焊接固定于下固定块(4)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包括模板(1)和固定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的底端在位于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底座(8),所述固定底座(8)通过螺丝栓接于模板(1)处,所述固定底座(8)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栓(7),所述固定栓(7)套接至固定底座(8)处,所述固定栓(7)的环形表面位置处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套接至固定栓(7)处,所述立柱(2)的左右两端位置处设置有插销(6),所述插销(6)横向插接至立柱(2)处,所述立柱(2)的底端位置处设置有上固定块(3),所述上固定块(3)通过焊接固定于立柱(2)处,所述上固定块(3)的底侧位置处设置有下固定块(4),所述下固定块(4)的顶端在位于左右两侧位置处设置有螺杆(5),所述螺杆(5)通过焊接固定于下固定块(4)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的表面为平整结构,所述模板(1)的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所述模板(1)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与固定底座(8)的连接处呈九十度直角设置,所述固定底座(8)的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观胜常正福李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盛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