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丽萍专利>正文

防伪印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18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印章,包括章体、防伪环、操作压板;所述防伪环包括上盖环和下座环,上盖环和下座环上下正对拼合,在防伪环内部形成环状防伪空间;所述下座环能够沿着螺纹轨道相对于上盖环独立旋转;在所述环状防伪空间内放置有防伪单元;在所述下座环的环形内底面开设有防伪窗,在相邻防伪窗之间设置有扰动条,在所述环状防伪空间内还设置有弹性的扰动片;通过在印章上增加能够随机变化的防伪部件,使得每次印文图案均有一定的差异,即使不法分子根据印文图案仿制印章,也无法仿制出完整的防伪部件,从而增大仿制难度、提高印章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伪印章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章领域,特别的,是一种能够产生防伪码的印章。
技术介绍
印章代表着个人或公司的授权及认可,对文件加盖印章意味着个人或公司认可这份文件的内容或约定;因此印章的管理、使用应当严肃、严谨,印章的保管也应该保证安全性;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虽然印章本身得到很好的管理及保管,但是很多不法分子会根据盖章文件的印文图案仿制、盗刻印章,之后利用假印章冒名使用;由于盖章的文件无法完全保密或加密,因此印文图案很容易被不法分子获得,进而完成印章的仿制,这种假冒现象很难根除。市面上一些对印章的改进方法,试图通过在印章上增加时间戳来保证盖章有效性,但是这种印章的结构常规、原理简单明了,在获得印文图案后,不法分子完全可以自行增加时间戳部件来完成印章的仿制;因此,这类方法的防伪效果并不好,印章使用的安全性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伪印章,通过在印章上增加能够随机变化的防伪部件,使得每次印文图案均有一定的差异,即使不法分子根据印文图案仿制印章,也无法仿制出完整的防伪部件,从而增大仿制难度、提高印章安全性。一种防伪印章,包括章体、防伪环、操作压板;盖章时,通过操作压板下压防伪环及章体,使得防伪环产生一组图案排列随机、图案样式随机的防伪码,所述防伪码与章体上的印文图案一起加盖在文件上,形成具有防伪标识的印文图案;其中章体呈圆柱形,在章体的圆形底面上雕刻有印文图案,在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防伪环套设在章体的外部,并能够沿章体的轴向往复运动;r>所述防伪环包括上盖环和下座环,上盖环和下座环上下正对拼合,在防伪环内部形成环状防伪空间;在所述下座环的表面、与章体的侧壁正对接触的部分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凹槽匹配的螺纹凸起;在防伪环沿章体轴向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所述下座环在随防伪环同步往复平移的同时,能够沿着螺纹轨道相对于上盖环独立旋转;在所述环状防伪空间中滑动设置有活塞板,在所述活塞板的上板面固定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上盖环后与所述操作压板固定连接;在操作压板及章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在所述环状防伪空间内、活塞板的下方放置有防伪单元,所述防伪单元能够在环状防伪空间内自由运动;在所述防伪单元的表面雕刻有防伪图案;在所述下座环的环形内底面开设有防伪窗,防伪窗的尺寸小于防伪单元的直径,以使得防伪单元能够从防伪窗部分露出且无法从防伪窗中脱离;在相邻防伪窗之间设置有扰动条,所述扰动条与下座环固定连接;所述扰动条的两端呈楔形,一端楔形坡度大、另一端楔形坡度小;在所述环状防伪空间内还设置有弹性的扰动片,所述扰动片的上端与上盖环固定连接,下端延伸至相邻扰动条之间;自然状态下,复位弹簧处于弹起状态,此时操作压板远离章体,防伪环位于章体的上部,活塞板贴近上盖环,环状防伪空间体积最大;使用时,下压操作压板进行盖章,复位弹簧逐渐形变收缩;在下压初期,下座环与章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对限位,此时防伪环下移速度很慢;于是活塞板远离上盖环并向下座环靠近,环状防伪空间体积减小;该过程中活塞板与防伪环之间在章体轴向上存在相对运动;在下压中期,活塞板开始接触防伪单元,并将防伪单元压向下座环;此时,位于最底层的防伪单元稳定的分布在相邻扰动条之间,并从各防伪窗中部分露出;而位于上层的防伪单元则在活塞板的压迫下逐渐紧密排列;在下压末期,活塞板与防伪环在章体轴向上同步下移,下座环在下移过程中沿螺纹轨道做定向旋转,上盖环被传动条限位无法随下座环同步旋转,于是下座环在下移过程中相对于上盖环旋转;在该运动过程中,扰动条、扰动片相对运动,于是环状防伪空间上层的防伪单元发生位移及旋转;在下压到底后,防伪单元从防伪窗露出的防伪图案与印文图案一起加盖在文件上,形成独特的防伪印章;盖章完成后,用户抬起印章;复位弹簧形变伸长并将操作压板顶起,此时活塞板上移并贴近上盖环,防伪单元失去压力,环状防伪空间体积变大;在上移过程中下座环反向旋转,反向搅动内部的防伪单元,由于没有了活塞板的压力,防伪单元之间能够自由运动,弹性的扰动片能够将相邻扰动条之间的防伪单元拨起,使得防伪单元重新排列、旋转;当再次盖章时,又有新的防伪单元、以另一种角度从防伪窗露出,从而形成新的防伪图案。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盖环、下座环的径向截面可以有多种常见形状,比如呈“凹”形、“U”形、半球形。2.上盖环、下座环之间可以有多种常见连接结构,比如环形卡槽-卡扣结构、环形卡槽-滑扣结构、滑槽-滑扣结构、环形滑杆-滑扣结构;这些连接结构为行业常用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及调整,因此在说明书中不做赘述。3.连杆贯穿上盖环,同时也能够对上盖环起到限位作用,即防伪环往复运动时,下座环能够沿螺纹旋转,而上盖环被连杆限位,仅能够在章体轴向上下平移。4.防伪单元表面的防伪图案可以是数字、图形、字母中的一种或多种,比如一个防伪单元表面布满不同的数字,另一个防伪单元表面布满字母或图形。5.防伪单元可以是球体、多面体、多面棱柱中的一种或多种,每个面上雕刻一个防伪图案。6.图案排列随机、图案样式随机:由于每次盖章后的防伪单元重新排列且旋转方向改变,下次盖章时从防伪窗露出的防伪单元将随机变化,防伪图案在排列顺序、图案样式上均有改变。作为优选,所述防伪图案包括数字、图形、字母、纹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所述防伪单元为正多棱柱,每个正多棱柱上雕刻一种防伪图案,正多棱柱的每个面上雕刻的防伪图案不同。作为优选,所述防伪单元与扰动片之间通过磁力相互吸引;当扰动片靠近防伪单元时能够牵引其运动。作为优选,所述扰动条首尾相对的周向等距排列。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利用防伪环对印文图案附加随机生成的防伪码,防伪码的生成无需电子元器件,设计更精巧;防伪码的生成无需联网或上传信息,使用时无需在意外部网络情况,适用范围更广;每次盖章后防伪码将随机变动,保证每次盖章整体图案存在差异;即使不法分子根据印文图案仿制印章,也无法仿制出完整的防伪环,从而增大仿制难度、提高印章安全性。与之相配的一种印章防伪方法,将防伪印章上可能出现的防伪码集合成防伪码数据库备案至相关国家部门,即可实现在线验证真伪的功能;使用该防伪印章时,合作方可以在签订合同前要求用户试盖印章,观察防伪码是否在变化以验证真伪,根据试盖的印文图案进行联网查询比对、辨别真伪;也可以在盖章结束后联网查询印文图案是否属于数据库,以此验证真伪;综上,本案申请从印章的本身结构上作出改变,重新设计了防伪机制,使得不法分子很难根据印文图案仿制虚假印章,从而有效提高安全性;同时,合作方也能够更准确、方便的验证印章的真伪,从而减少经济欺诈等乱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在自然状态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在下压初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在下压中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印章,其特征在于:包括章体、防伪环、操作压板;盖章时,通过操作压板下压防伪环及章体,使得防伪环产生一组图案排列随机、图案样式随机的防伪码,所述防伪码与章体上的印文图案一起加盖在文件上,形成具有防伪标识的印文图案;/n其中章体呈圆柱形,在章体的圆形底面上雕刻有印文图案,在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防伪环套设在章体的外部,并能够沿章体的轴向往复运动;/n所述防伪环包括上盖环和下座环,上盖环和下座环上下正对拼合,在防伪环内部形成环状防伪空间;/n在所述下座环的表面、与章体的侧壁正对接触的部分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凹槽匹配的螺纹凸起;在防伪环沿章体轴向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所述下座环在随防伪环同步往复平移的同时,能够沿着螺纹轨道相对于上盖环独立旋转;/n在所述环状防伪空间中滑动设置有活塞板,在所述活塞板的上板面固定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上盖环后与所述操作压板固定连接;在操作压板及章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n在所述环状防伪空间内、活塞板的下方放置有防伪单元,所述防伪单元能够在环状防伪空间内自由运动;在所述防伪单元的表面雕刻有防伪图案;/n在所述下座环的环形内底面开设有防伪窗,防伪窗的尺寸小于防伪单元的直径,以使得防伪单元能够从防伪窗部分露出且无法从防伪窗中脱离;/n在相邻防伪窗之间设置有扰动条,所述扰动条与下座环固定连接;所述扰动条的两端呈楔形,一端楔形坡度大、另一端楔形坡度小;/n在所述环状防伪空间内还设置有弹性的扰动片,所述扰动片的上端与上盖环固定连接,下端延伸至相邻扰动条之间;/n自然状态下,复位弹簧处于弹起状态,此时操作压板远离章体,防伪环位于章体的上部,活塞板贴近上盖环,环状防伪空间体积最大;/n使用时,下压操作压板进行盖章,复位弹簧逐渐形变收缩;/n在下压初期,下座环与章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对限位,此时防伪环下移速度很慢;于是活塞板远离上盖环并向下座环靠近,环状防伪空间体积减小;该过程中活塞板与防伪环之间在章体轴向上存在相对运动;/n在下压中期,活塞板开始接触防伪单元,并将防伪单元压向下座环;此时,位于最底层的防伪单元稳定的分布在相邻扰动条之间,并从各防伪窗中部分露出;而位于上层的防伪单元则在活塞板的压迫下逐渐紧密排列;/n在下压末期,活塞板与防伪环在章体轴向上同步下移,下座环在下移过程中沿螺纹轨道做定向旋转,上盖环被传动条限位无法随下座环同步旋转,于是下座环在下移过程中相对于上盖环旋转;在该运动过程中,扰动条、扰动片相对运动,于是环状防伪空间上层的防伪单元发生位移及旋转;/n在下压到底后,防伪单元从防伪窗露出的防伪图案与印文图案一起加盖在文件上,形成独特的防伪印章;/n盖章完成后,用户抬起印章;复位弹簧形变伸长并将操作压板顶起,此时活塞板上移并贴近上盖环,防伪单元失去压力,环状防伪空间体积变大;在上移过程中下座环反向旋转,反向搅动内部的防伪单元,由于没有了活塞板的压力,防伪单元之间能够自由运动,弹性的扰动片能够将相邻扰动条之间的防伪单元拨起,使得防伪单元重新排列、旋转;/n当再次盖章时,又有新的防伪单元、以另一种角度从防伪窗露出,从而形成新的防伪图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印章,其特征在于:包括章体、防伪环、操作压板;盖章时,通过操作压板下压防伪环及章体,使得防伪环产生一组图案排列随机、图案样式随机的防伪码,所述防伪码与章体上的印文图案一起加盖在文件上,形成具有防伪标识的印文图案;
其中章体呈圆柱形,在章体的圆形底面上雕刻有印文图案,在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防伪环套设在章体的外部,并能够沿章体的轴向往复运动;
所述防伪环包括上盖环和下座环,上盖环和下座环上下正对拼合,在防伪环内部形成环状防伪空间;
在所述下座环的表面、与章体的侧壁正对接触的部分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凹槽匹配的螺纹凸起;在防伪环沿章体轴向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所述下座环在随防伪环同步往复平移的同时,能够沿着螺纹轨道相对于上盖环独立旋转;
在所述环状防伪空间中滑动设置有活塞板,在所述活塞板的上板面固定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上盖环后与所述操作压板固定连接;在操作压板及章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在所述环状防伪空间内、活塞板的下方放置有防伪单元,所述防伪单元能够在环状防伪空间内自由运动;在所述防伪单元的表面雕刻有防伪图案;
在所述下座环的环形内底面开设有防伪窗,防伪窗的尺寸小于防伪单元的直径,以使得防伪单元能够从防伪窗部分露出且无法从防伪窗中脱离;
在相邻防伪窗之间设置有扰动条,所述扰动条与下座环固定连接;所述扰动条的两端呈楔形,一端楔形坡度大、另一端楔形坡度小;
在所述环状防伪空间内还设置有弹性的扰动片,所述扰动片的上端与上盖环固定连接,下端延伸至相邻扰动条之间;
自然状态下,复位弹簧处于弹起状态,此时操作压板远离章体,防伪环位于章体的上部,活塞板贴近上盖环,环状防伪空间体积最大;
使用时,下压操作压板进行盖章,复位弹簧逐渐形变收缩;
在下压初期,下座环与章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对限位,此时防伪环下移速度很慢;于是活塞板远离上盖环并向下座环靠近,环状防伪空间体积减小;该过程中活塞板与防伪环之间在章体轴向上存在相对运动;
在下压中期,活塞板开始接触防伪单元,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王丽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