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伪印章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章领域,特别的,是一种能够产生防伪码的印章。
技术介绍
印章代表着个人或公司的授权及认可,对文件加盖印章意味着个人或公司认可这份文件的内容或约定;因此印章的管理、使用应当严肃、严谨,印章的保管也应该保证安全性;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虽然印章本身得到很好的管理及保管,但是很多不法分子会根据盖章文件的印文图案仿制、盗刻印章,之后利用假印章冒名使用;由于盖章的文件无法完全保密或加密,因此印文图案很容易被不法分子获得,进而完成印章的仿制,这种假冒现象很难根除。市面上一些对印章的改进方法,试图通过在印章上增加时间戳来保证盖章有效性,但是这种印章的结构常规、原理简单明了,在获得印文图案后,不法分子完全可以自行增加时间戳部件来完成印章的仿制;因此,这类方法的防伪效果并不好,印章使用的安全性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伪印章,通过在印章上增加能够随机变化的防伪部件,使得每次印文图案均有一定的差异,即使不法分子根据印文图案仿制印章,也无法仿制出完整的防伪部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印章,其特征在于:包括章体、防伪环、操作压板;盖章时,通过操作压板下压防伪环及章体,使得防伪环产生一组图案排列随机、图案样式随机的防伪码,所述防伪码与章体上的印文图案一起加盖在文件上,形成具有防伪标识的印文图案;/n其中章体呈圆柱形,在章体的圆形底面上雕刻有印文图案,在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防伪环套设在章体的外部,并能够沿章体的轴向往复运动;/n所述防伪环包括上盖环和下座环,上盖环和下座环上下正对拼合,在防伪环内部形成环状防伪空间;/n在所述下座环的表面、与章体的侧壁正对接触的部分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凹槽匹配的螺纹凸起;在防伪环沿章体轴向往复运动的过程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印章,其特征在于:包括章体、防伪环、操作压板;盖章时,通过操作压板下压防伪环及章体,使得防伪环产生一组图案排列随机、图案样式随机的防伪码,所述防伪码与章体上的印文图案一起加盖在文件上,形成具有防伪标识的印文图案;
其中章体呈圆柱形,在章体的圆形底面上雕刻有印文图案,在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防伪环套设在章体的外部,并能够沿章体的轴向往复运动;
所述防伪环包括上盖环和下座环,上盖环和下座环上下正对拼合,在防伪环内部形成环状防伪空间;
在所述下座环的表面、与章体的侧壁正对接触的部分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凹槽匹配的螺纹凸起;在防伪环沿章体轴向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所述下座环在随防伪环同步往复平移的同时,能够沿着螺纹轨道相对于上盖环独立旋转;
在所述环状防伪空间中滑动设置有活塞板,在所述活塞板的上板面固定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上盖环后与所述操作压板固定连接;在操作压板及章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在所述环状防伪空间内、活塞板的下方放置有防伪单元,所述防伪单元能够在环状防伪空间内自由运动;在所述防伪单元的表面雕刻有防伪图案;
在所述下座环的环形内底面开设有防伪窗,防伪窗的尺寸小于防伪单元的直径,以使得防伪单元能够从防伪窗部分露出且无法从防伪窗中脱离;
在相邻防伪窗之间设置有扰动条,所述扰动条与下座环固定连接;所述扰动条的两端呈楔形,一端楔形坡度大、另一端楔形坡度小;
在所述环状防伪空间内还设置有弹性的扰动片,所述扰动片的上端与上盖环固定连接,下端延伸至相邻扰动条之间;
自然状态下,复位弹簧处于弹起状态,此时操作压板远离章体,防伪环位于章体的上部,活塞板贴近上盖环,环状防伪空间体积最大;
使用时,下压操作压板进行盖章,复位弹簧逐渐形变收缩;
在下压初期,下座环与章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对限位,此时防伪环下移速度很慢;于是活塞板远离上盖环并向下座环靠近,环状防伪空间体积减小;该过程中活塞板与防伪环之间在章体轴向上存在相对运动;
在下压中期,活塞板开始接触防伪单元,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