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壳零件装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90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3
一种涡壳零件装夹工装,针对涡壳零件设置,涡壳零件具有连接端口、出气端口以及进气端;装夹工装包括六面体底座、锁紧装置以及防震装置;锁紧装置包括上部顶紧件、下部顶紧件以及定位杆;上部顶紧件对应涡壳零件的出气端口设置,下部顶紧件对应涡壳零件的连接端口设置,定位杆穿设于上部顶紧件和下部顶紧件,并锁紧于六面体底座的上表面,构成涡壳零件通过锁紧装置定位于六面体底座的上表面;防震装置连设于六面体底座上,防震装置对应涡壳零件的进气端设有定位凹面,构成涡壳零件的进气端通过其下表面与定位凹面相紧贴配合达成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定位精度高,有效提高了涡壳零件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壳零件装夹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夹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壳零件装夹工装。
技术介绍
涡壳一般用来承载叶轮,涡壳的作用是将叶轮传给液体(或气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涡壳一般用作吹风机、鼓风机、水泵以及增压泵等的壳体,涡壳的外形类似渐开线,叶轮的轴心偏向一边,叶轮外缘与涡壳最近处缝隙最小,离心轮的旋转使风或水从出口吹出。进水口(或进风口)从叶轮轴心进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吹出到涡壳边缘的出口。涡壳具有对被叶轮驱动的空气或者水进行加压的效果,能够提高涡壳出口的风压或水压。涡壳加工尺寸的不同会导致其加压性能出现差异,因此人们对涡壳的加工尺寸要求较为精准,在加工检测涡壳尺寸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定位装置对涡壳进行精准定位。涡壳的装夹加工是行业难题,耗时长,需要多次装夹且工序间因多次校准导致尺寸不稳定,容易造成工件变形与相关尺寸的偏差。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专利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壳零件装夹工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壳零件装夹工装,针对涡壳零件(4)设置,所述涡壳零件(4)具有连接端口(41)、出气端口(42)以及进气端(4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工装包括六面体底座(1)、锁紧装置(2)以及防震装置(3);/n所述锁紧装置(2)包括上部顶紧件(21)、下部顶紧件(22)以及定位杆(23);/n所述上部顶紧件(21)对应所述涡壳零件(4)的出气端口(42)设置,所述下部顶紧件(22)对应所述涡壳零件(4)的连接端口(41)设置,所述定位杆(23)穿设于所述上部顶紧件(21)和下部顶紧件(22),并锁紧于所述六面体底座(1)的上表面,构成所述涡壳零件(4)通过所述锁紧装置(2)定位于所述六面体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壳零件装夹工装,针对涡壳零件(4)设置,所述涡壳零件(4)具有连接端口(41)、出气端口(42)以及进气端(4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工装包括六面体底座(1)、锁紧装置(2)以及防震装置(3);
所述锁紧装置(2)包括上部顶紧件(21)、下部顶紧件(22)以及定位杆(23);
所述上部顶紧件(21)对应所述涡壳零件(4)的出气端口(42)设置,所述下部顶紧件(22)对应所述涡壳零件(4)的连接端口(41)设置,所述定位杆(23)穿设于所述上部顶紧件(21)和下部顶紧件(22),并锁紧于所述六面体底座(1)的上表面,构成所述涡壳零件(4)通过所述锁紧装置(2)定位于所述六面体底座(1)的上表面;
所述防震装置(3)连设于所述六面体底座(1)上,所述防震装置(3)对应所述涡壳零件(4)的进气端(43)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庆春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黑箭智能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