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激光篆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1837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篆刻领域的一种智能化激光篆刻系统,该系统包括机架、放置模块、篆刻模块、定位模块和控制模块,通过设置放置模块可对印材进行自动夹紧固定;通过设置篆刻模块生成激光进行刻印,同时激光头的移动只通过X轴移动机构带动进行单轴的移动可保证激光头的激光聚焦的稳定性,同时放置模块上设置有转动机构可带动印材围绕中轴进行转动,从而使照射点进行匀速移动从而使印材的印刻面可以被激光全面覆盖,保证了篆刻图样的完整性,同时从而提升篆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激光篆刻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篆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激光篆刻系统。
技术介绍
印章,对于大家并不陌生,印章印于文件上表示签署或鉴定,现代社会里,各级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都离不开印章,而现有的印章一般为手工雕刻,手工雕刻难免存在着雕刻缓慢,容易雕坏,雕刻效率低,同款印章复制量产困难,为了提高印章制造的效率和质量,也逐渐开发出一些印章篆刻设备,其中激光篆刻设备由于其精准性和高效性而得到广泛的运用。经过本团队的海量检索,了解到现有的篆刻设备主要有如公开号为KR1020140092737A、KR101556323B1、JP2016124112A和CN103552416B,其中以公开号为CN103552416B所公开的激光篆刻设备尤为具有代表性,该装置的篆刻工作台的平台上固定有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篆刻工作台的动作,连接板的上表面和平台的上表面均安装有传送带,辊轮与传送带配合,实现传动,纵向轴的数量为两根,两个纵向轴平行且相互之间有一定间距,横向轴的数量为两根,两个横向轴平行且相互之间有一定间距,使得篆刻工作台平稳,这种装置往往通过设置X轴和Y轴双传动的方式进行带动激光移动,而且往往是将其中一个移动机构安装在另一移动机构上的双传动方式,从而导致激光装置移动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激光抖动从而导致篆刻出的图样有缺陷,印章的盖印部也不够平滑,而且现有的篆刻装置往往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手动安装和固定,所以往往需要靠近激光装置进行安装,所以有可能被激光装置误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激光篆刻系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智能化激光篆刻系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激光篆刻系统,包括:机架,内部设置有篆刻室;放置模块,设置在篆刻室内,用于放置和旋转印材;篆刻模块,设置在篆刻室内,用于生成激光,同时将激光导向放置在放置模块的印材上进行刻印,且同时带动激光沿X轴进行平移;定位模块,设置在篆刻模块上,用于标示激光与印材交集的照射点;控制模块,设置在机架上,用于输入印章图样信息,同时向其他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模块包括旋转底座和固定机构,所述旋转底座设置在篆刻室的底板上,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旋转机构上,所述旋转底座被构造成带动固定机构进行转动,所述固定机构用于放置和固定印材。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底座包括安装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活动台和连接杆,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空腔内,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活动台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且底端贯穿安装座设置在空腔内的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连接杆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轴承。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一夹持组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活动台上,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对称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被构造成带动两组第一夹持组件进行开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爪、第一连杆、同步齿轮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安装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夹爪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安装架上,且转轴与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同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同步齿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爪转动连接,两组第一夹持组件的同步齿轮相互啮合。进一步的,所述篆刻模块包括X轴移动机构、激光管、光路和激光头,所述X轴移动机构设置在篆刻室的底板上,所述激光头设置在所述X轴移动机构上,所述X轴移动机构被构造成带动激光头沿X轴进行移动,所述激光管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光路被构造成将激光管生成的激光传导至激光头,所述激光头用于将激光聚焦在安装在放置模块的印材上。进一步的,所述X轴移动机构被构造成包括安装桁架、第三驱动电机、传动带、同步带轮架、导轨、第一滑块和第一安装台,所述安装桁架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同步带轮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安装桁架的上部两侧,所述传动带套设在两个同步带轮架的带轮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置在安装桁架上,所述导轨设置在安装桁架上,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所述第一安装台设置在第一滑块上,且与传动带连接,所述激光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台上。进一步的,所述X轴移动机构上还设置有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设置在第二安装台上,所述机架设置有进料道和出料道,所述进料道用于放入印材,且使得印材落入进料道的底端,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被构造成将落入进料道底端的印材运送至放置模块,所述出料道被构造成将刻印完的印材从放置模块导出机架,所述X轴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二滑块和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所述第二安装台设置在第二滑块上,且与传动带连接,第二滑块相比第一滑块更靠近进料道设置。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放置模块可对印材进行自动夹紧固定;通过设置篆刻模块生成激光进行刻印,同时激光头的移动只通过X轴移动机构带动进行单轴的移动可保证激光头的激光聚焦的稳定性,同时放置模块上设置有转动机构可带动印材围绕中轴进行转动,从而使照射点进行匀速移动从而使印材的印刻面可以被激光全面覆盖,保证了篆刻图样的完整性,同时从而提升篆刻质量;通过设置第二夹持组件可将印材自动夹持到放置模块,可避免人体接近激光装置时被激光灼伤的风险,同时印刻完的印章可从出料道进行自动退出,也提高了篆刻的自动化程度;设置了定位模块可对激光照射点进行标注同时通过调整Y轴移动机构将放置模块进行调整使得活动台的中心与照射点对齐从而保证印材在篆刻时转动与激光照射点配合。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放置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放置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篆刻时的效果示意图。图中:机架1、进料道11、出料道12、放置模块2、旋转底座21、固定机构22、Y轴移动机构23、篆刻模块3、X轴移动机构31、光路32、激光头33、定位模块4、控制模块5、第二夹持组件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激光篆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内部设置有篆刻室;/n放置模块,设置在篆刻室内,用于放置和旋转印材;/n篆刻模块,设置在篆刻室内,用于生成激光,同时将激光导向放置在放置模块的印材上进行刻印,且同时带动激光沿X轴进行平移;/n定位模块,设置在篆刻模块上,用于标示激光与印材交集的照射点;/n控制模块,设置在机架上,用于输入印章图样信息,同时向其他模块发送控制指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激光篆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内部设置有篆刻室;
放置模块,设置在篆刻室内,用于放置和旋转印材;
篆刻模块,设置在篆刻室内,用于生成激光,同时将激光导向放置在放置模块的印材上进行刻印,且同时带动激光沿X轴进行平移;
定位模块,设置在篆刻模块上,用于标示激光与印材交集的照射点;
控制模块,设置在机架上,用于输入印章图样信息,同时向其他模块发送控制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激光篆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模块包括旋转底座和固定机构,所述旋转底座设置在篆刻室的底板上,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旋转机构上,所述旋转底座被构造成带动固定机构进行转动,所述固定机构用于放置和固定印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激光篆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座包括安装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活动台和连接杆,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空腔内,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活动台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且底端贯穿安装座设置在空腔内的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连接杆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轴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激光篆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一夹持组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活动台上,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对称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被构造成带动两组第一夹持组件进行开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激光篆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爪、第一连杆、同步齿轮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安装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霖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