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生物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83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2
本公开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生物反应装置,该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第一端设置有进水口,箱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出水口,箱体内平行设置有多个过滤膜组件,过滤膜组件的排布方向与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垂直,每个过滤膜组件均设置有用于使相邻过滤膜组件间隔的隔离部件。本公开提供的膜生物反应装置中,通过在过滤膜组件上设置隔离部件,在过滤膜组件发生摆动靠近相邻过滤膜组件时,隔离部件可与相邻的过滤膜组件抵接,避免相邻的过滤膜组件接触,从而避免了过滤膜组件之间发生粘连,保持了相邻过滤膜组件之间的间隔设置,进而避免了由于相邻过滤膜组件之间发生粘连导致的过滤膜组件堵塞,提高了过滤膜组件的膜通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生物反应装置
本公开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膜生物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常用于处理市政、工业废水。通常采用的膜生物反应器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过滤膜,污水经过过滤膜净化后排出。随着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过滤膜之间的污染物逐渐增多,过滤膜之间容易相互黏贴,造成堵塞,导致膜通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膜生物反应装置。本公开提供了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箱体的第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箱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箱体内平行设置有多个过滤膜组件,所述过滤膜组件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垂直,且每个所述过滤膜组件均设置有用于使相邻所述过滤膜组件间隔的隔离部件。本公开提供的膜生物反应装置的箱体中设置有多个过滤膜组件,每个过滤膜组件平行设置,污水经进水口进入至箱体中,箱体中的污水一部分经过滤膜组件进行过滤净化排出,未进入至过滤组件中的污水经出水口流出至箱体外。过滤膜组件在对污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颗粒较大的污染物被过滤膜拦截阻挡在过滤膜组件外,随着过滤膜组件对大量的污水进行过滤,过滤膜组件外侧的污染物逐渐增多,当过滤膜组件在污水流动产生的作用力下发生轻微摆动时,由于过滤膜组件外侧的污染物具有黏性,为避免相邻两个过滤膜组件之间发生粘连,导致的过滤膜组件粘连位置处发生堵塞,在过滤膜组件上设置隔离部件。在过滤膜组件发生摆动靠近相邻过滤膜组件时,隔离部件可与相邻的过滤膜组件抵接,避免相邻的过滤膜组件之间接触,从而避免了过滤膜组件之间发生粘连,保持了相邻过滤膜组件之间的间隔设置,进而避免了由于相邻过滤膜组件之间发生粘连导致的过滤膜组件堵塞,提高了过滤膜组件的膜通量,同时减少了由于过滤膜组件粘连造成堵塞后使用化学洗剂进行清洗的次数,有效减缓了化学洗剂对过滤膜组件的腐蚀,并降低了过滤膜组件的使用成本。并且,通过设置在第一端设置进水口,第二端设置出水口,使污水稳定地沿第一端指向第二端流动,在污水流动过程中,可对过滤膜组件进行冲刷,从而减少过滤膜组件表面的污染物的附着,提高了过滤膜组件的膜通量。可选地,所述过滤膜组件包括多个过滤膜,所述过滤膜沿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排布,且位于同一平面。可选地,每个所述过滤膜的表面均设置有所述隔离部件。可选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过滤膜组件配合的插槽,所述插槽沿平行于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插槽包括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相对设置。可选地,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第二端处,且与所述过滤模组件的出水端连通。可选地,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箱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支架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进水口对应设置,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曝气管。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进气管,所述曝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的进气接口。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接口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第二端处。可选地,所述箱体包括箱体框架和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箱体框架密封连接,用于将所述箱体框架中与所述进水口相邻的侧面密封;所述挡板远离所述过滤膜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箱体框架连接。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的俯视图。其中,1-箱体;11-第一端;12-第二端;13-进水口;14-出水口;15-箱体框架;16-挡板;17-加强筋;2-过滤膜组件;3-隔离部件;4-插槽;5-出水管;6-支架;61-进气接口;62-限位件;7-曝气管;8-第二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箱体1的第一端11设置有进水口13,箱体1的第二端12设置有出水口14,箱体1内平行设置有多个过滤膜组件2,过滤膜组件2的排布方向与第一端11指向第二端12的方向垂直,且每个过滤膜组件2均设置有用于使相邻过滤膜组件2间隔的隔离部件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膜生物反应装置的箱体1中设置有多个过滤膜组件2,每个过滤膜组件2平行设置,污水经进水口13进入至箱体1中,箱体1中的污水一部分经过滤膜组件2进行过滤净化排出,未进入至过滤组件中的污水经出水口14流出至箱体1外。过滤膜组件2在对污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颗粒较大的污染物被过滤膜拦截阻挡在过滤膜组件2外,随着过滤膜组件2对大量的污水进行过滤,过滤膜组件2外侧的污染物逐渐增多,当过滤膜组件2在污水流动产生的作用力下发生轻微摆动时,由于过滤膜组件2外侧的污染物具有黏性,为避免相邻两个过滤膜组件2之间发生粘连,导致的过滤膜组件2粘连位置处发生堵塞,在过滤膜组件2上设置隔离部件3。在过滤膜组件2发生摆动靠近相邻过滤膜组件2时,隔离部件3可与相邻的过滤膜组件2抵接,避免相邻的过滤膜组件2之间接触,从而避免了过滤膜组件2之间发生粘连,保持了相邻过滤膜组件2之间的间隔设置,进而避免了由于相邻过滤膜组件2之间发生粘连导致的过滤膜组件2堵塞,提高了过滤膜组件2的膜通量,同时减少了由于过滤膜组件2粘连造成堵塞后使用化学洗剂进行清洗的次数,有效减缓了化学洗剂对过滤膜组件2的腐蚀,并降低了过滤膜组件2的使用成本。并且,通过设置在第一端11设置进水口13,第二端12设置出水口14,使污水稳定地沿第一端11指向第二端12流动,在污水流动过程中,可对过滤膜组件2进行冲刷,从而减少过滤膜组件2表面的污染物的附着,提高了过滤膜组件2的膜通量。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膜组件2可包括多个过滤膜,过滤膜沿第一端11指向第二端12的方向排布,且位于同一平面。上述每个过滤膜组件2中可包括多个过滤膜,以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箱体(1)的第一端(11)设置有进水口(13),所述箱体(1)的第二端(12)设置有出水口(14),所述箱体(1)内平行设置有多个过滤膜组件(2),所述过滤膜组件(2)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第一端(11)指向所述第二端(12)的方向垂直,且每个所述过滤膜组件(2)均设置有用于使相邻所述过滤膜组件(2)间隔的隔离部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箱体(1)的第一端(11)设置有进水口(13),所述箱体(1)的第二端(12)设置有出水口(14),所述箱体(1)内平行设置有多个过滤膜组件(2),所述过滤膜组件(2)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第一端(11)指向所述第二端(12)的方向垂直,且每个所述过滤膜组件(2)均设置有用于使相邻所述过滤膜组件(2)间隔的隔离部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组件(2)包括多个过滤膜,所述过滤膜沿所述第一端(11)指向所述第二端(12)的方向排布,且位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过滤膜的表面均设置有所述隔离部件(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过滤膜组件(2)配合的插槽(4),所述插槽(4)沿平行于所述第一端(11)指向所述第二端(12)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4)包括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相对设置。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筱馨刘牡贺维宇黎泽华苏英强林晓峰张西明韩慧铭
申请(专利权)人: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