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1808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制水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浓水回收系统,所述制水系统依次包括原水箱、第一过滤装置、反渗透装置、纯水箱和源井,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源井、冷水机组、第二过滤装置和抛光混床装置,所述源井、冷水机组、第二过滤装置和抛光混床装置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浓水回收系统包括浓水回收槽和浓水存储塔,所述浓水回收槽的入口与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连接,述浓水存储塔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增压泵和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反渗透装置的浓水进行回收再利用,避免浓水排放污染环境,而且可以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辐照装置的水处理系统由制水系统和水循环系统组成,而制水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浓水,如果肆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因此,需要将浓水进行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浓水回收那个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制水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浓水回收系统,所述制水系统依次包括原水箱、第一过滤装置、反渗透装置、纯水箱和源井,所述原水箱、过滤装置、反渗透装置、纯水箱和源井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在所述原水箱和第一过滤装置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增压泵和第二电磁阀,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高压离心泵,其中,所述原水箱的入口通过水管接自来水,所述原水箱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增压泵和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通过所述高压离心泵与所述反渗透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的纯水出口与纯水箱的入口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制水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浓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水系统依次包括原水箱(1)、第一过滤装置(2)、反渗透装置(3)、纯水箱(4)和源井(5),所述原水箱(1)、过滤装置(2)、反渗透装置(3)、纯水箱(4)和源井(5)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在所述原水箱(1)和第一过滤装置(2)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6)、增压泵(9)和第二电磁阀(13),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和反渗透装置(3)之间设置有高压离心泵(91),其中,所述原水箱(1)的入口通过水管接自来水,所述原水箱(1)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16)、增压泵(9)和第二电磁阀(13)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制水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浓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水系统依次包括原水箱(1)、第一过滤装置(2)、反渗透装置(3)、纯水箱(4)和源井(5),所述原水箱(1)、过滤装置(2)、反渗透装置(3)、纯水箱(4)和源井(5)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在所述原水箱(1)和第一过滤装置(2)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6)、增压泵(9)和第二电磁阀(13),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和反渗透装置(3)之间设置有高压离心泵(91),其中,所述原水箱(1)的入口通过水管接自来水,所述原水箱(1)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16)、增压泵(9)和第二电磁阀(13)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的出口通过所述高压离心泵(91)与所述反渗透装置(3)的入口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3)的纯水出口与纯水箱(4)的入口连接,所述纯水箱(4)的出口与源井(5)的入口连接;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源井(5)、冷水机组(8)、第二过滤装置(6)和抛光混床装置(7),所述源井(5)、冷水机组(8)、第二过滤装置(6)和抛光混床装置(7)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源井(5)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6)之间设置有自吸泵(93),其中,所述源井(5)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冷水机组(8)的入口以及第二过滤装置(6)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装置(6)的出口与所述抛光混床装置(7)的入口连接,所述抛光混床装置(7)的出口和所述冷水机组(8)的出口均与所述源井(5)的入口连接,所述浓水回收系统包括浓水回收槽(10)和浓水存储塔(18),所述浓水回收槽(10)上安装有第一液位计(11)和第二液位计(12),所述第一液位计(11)位于所述第二液位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汤玉山郑云龙李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金辐照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