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180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制水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浓水回收系统,所述制水系统依次包括原水箱、第一过滤装置、反渗透装置、纯水箱和源井,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源井、冷水机组、第二过滤装置和抛光混床装置,所述源井、冷水机组、第二过滤装置和抛光混床装置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浓水回收系统包括浓水回收槽和浓水存储塔,所述浓水回收槽的入口与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连接,述浓水存储塔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增压泵和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反渗透装置的浓水进行回收再利用,避免浓水排放污染环境,而且可以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辐照装置的水处理系统由制水系统和水循环系统组成,而制水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浓水,如果肆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因此,需要将浓水进行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浓水回收那个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制水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浓水回收系统,所述制水系统依次包括原水箱、第一过滤装置、反渗透装置、纯水箱和源井,所述原水箱、过滤装置、反渗透装置、纯水箱和源井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在所述原水箱和第一过滤装置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增压泵和第二电磁阀,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高压离心泵,其中,所述原水箱的入口通过水管接自来水,所述原水箱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增压泵和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通过所述高压离心泵与所述反渗透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的纯水出口与纯水箱的入口连接,所述纯水箱的出口与源井的入口连接;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源井、冷水机组、第二过滤装置和抛光混床装置,所述源井、冷水机组、第二过滤装置和抛光混床装置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源井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之间设置有自吸泵,其中,所述源井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冷水机组的入口以及第二过滤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出口与所述抛光混床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抛光混床装置的出口和所述冷水机组的出口均与所述源井的入口连接,所述浓水回收系统包括浓水回收槽和浓水存储塔,所述浓水回收槽上安装有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位于所述第二液位计的上方,所述浓水回收槽的入口与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连接,所述浓水回收槽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增压泵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浓水回收槽的出口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浓水存储塔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增压泵和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浓水存储塔的入口设有第四电磁阀。作为优化,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砂碳混合罐、软化树脂罐和第一安保PP棉过滤器,所述砂碳混合罐的入口与与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所述安保PP棉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高压离心泵连接。作为优化,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依次包括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活性炭罐和第二安保PP棉过滤器,所述活性炭罐的入口与所述自吸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安保PP棉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抛光混床装置的入口连接。作为优化,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源井的出口管道处。作为优化,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浓水存储塔与所述第四电磁阀之间。作为优化,所述反渗透装置为反渗透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与浓水回收槽进行连接,可以将反渗透装置的浓水进行回收再利用,避免浓水排放污染环境,而且可以节约资源;2、通过设置单向阀,可以防止浓水回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上、下、前、后、左、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如图1所示,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制水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浓水回收系统,所述制水系统依次包括原水箱1、第一过滤装置2、反渗透装置3、纯水箱4和源井5,所述原水箱1、过滤装置2、反渗透装置3、纯水箱4和源井5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在所述原水箱1和第一过滤装置2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6、增压泵9和第二电磁阀13,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和反渗透装置3之间设置有高压离心泵91,其中,所述原水箱1的入口通过水管接自来水,所述原水箱1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16、增压泵9和第二电磁阀13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的出口通过所述高压离心泵91与所述反渗透装置3的入口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3的纯水出口与纯水箱4的入口连接,所述纯水箱4的出口与源井5的入口连接;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源井5、冷水机组8、第二过滤装置6和抛光混床装置7,所述源井5、冷水机组8、第二过滤装置6和抛光混床装置7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源井5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6之间设置有自吸泵93,其中,所述源井5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冷水机组8的入口以及第二过滤装置6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装置6的出口与所述抛光混床装置7的入口连接,所述抛光混床装置7的出口和所述冷水机组8的出口均与所述源井5的入口连接,所述浓水回收系统包括浓水回收槽10和浓水存储塔18,所述浓水回收槽10上安装有第一液位计11和第二液位计12,所述第一液位计11位于所述第二液位计12的上方,所述浓水回收槽10的入口与所述反渗透装置3的浓水出口连接,所述浓水回收槽10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6和增压泵9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浓水回收槽10的出口设有第三电磁阀15,所述浓水存储塔18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增压泵9和第二电磁阀13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浓水存储塔18的入口设有第四电磁阀14。源井就是存储水循环系统的水的地方,源井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当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源井内部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制水系统不再向源井进行输水。冷水机组内部有一个自带的泵,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源井内部的水的温度低于温度传感器的设定值时,冷水机组自带的泵不工作,自吸泵工作,抽取源井内的水进行过滤;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源井内部的水的温度达到某一温度值时,自吸泵不工作,冷水机组自带的泵进行工作,抽取源井内的水进行冷却,再将冷却后的水输送回源井中,直到源井内部的水的温度低于温度传感器的设定值。浓水回收槽10利用反渗透装置3排出的浓水进行回收储存,当浓水回收槽10的浓水液位升至第一液位计11时,第二电磁阀13、第一电磁阀16关闭,同时第四电磁阀14、第三电磁阀15开启,将浓水输送到浓水存储塔18备用;当浓水回收槽10的浓水液位降至第二液位计12时第四电磁阀14、第三电磁阀15关闭,第二电磁阀13、第一电磁阀16开启,继续制取纯水。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可以采用PLC或者ARM控制器,其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可以采用电子液位计。例如,可以采用河南泰信克仪表技术有限公司的HTCS系列的电子液位计。本申请中,冷水机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例如可以选择深圳欧科隆制冷实业有限公司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高压离心泵可以用泉达泵阀制造有限公司的DG型高压卧式离心泵。增压泵、自吸泵采用市面上常规的型号即可。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制水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浓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水系统依次包括原水箱(1)、第一过滤装置(2)、反渗透装置(3)、纯水箱(4)和源井(5),所述原水箱(1)、过滤装置(2)、反渗透装置(3)、纯水箱(4)和源井(5)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在所述原水箱(1)和第一过滤装置(2)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6)、增压泵(9)和第二电磁阀(13),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和反渗透装置(3)之间设置有高压离心泵(91),其中,所述原水箱(1)的入口通过水管接自来水,所述原水箱(1)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16)、增压泵(9)和第二电磁阀(13)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的出口通过所述高压离心泵(91)与所述反渗透装置(3)的入口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3)的纯水出口与纯水箱(4)的入口连接,所述纯水箱(4)的出口与源井(5)的入口连接;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源井(5)、冷水机组(8)、第二过滤装置(6)和抛光混床装置(7),所述源井(5)、冷水机组(8)、第二过滤装置(6)和抛光混床装置(7)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源井(5)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6)之间设置有自吸泵(93),其中,所述源井(5)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冷水机组(8)的入口以及第二过滤装置(6)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装置(6)的出口与所述抛光混床装置(7)的入口连接,所述抛光混床装置(7)的出口和所述冷水机组(8)的出口均与所述源井(5)的入口连接,所述浓水回收系统包括浓水回收槽(10)和浓水存储塔(18),所述浓水回收槽(10)上安装有第一液位计(11)和第二液位计(12),所述第一液位计(11)位于所述第二液位计(12)的上方,所述浓水回收槽(10)的入口与所述反渗透装置(3)的浓水出口连接,所述浓水回收槽(10)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6)和增压泵(9)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浓水回收槽(10)的出口设有第三电磁阀(15),所述浓水存储塔(18)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增压泵(9)和第二电磁阀(13)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浓水存储塔(18)的入口设有第四电磁阀(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制水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浓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水系统依次包括原水箱(1)、第一过滤装置(2)、反渗透装置(3)、纯水箱(4)和源井(5),所述原水箱(1)、过滤装置(2)、反渗透装置(3)、纯水箱(4)和源井(5)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在所述原水箱(1)和第一过滤装置(2)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6)、增压泵(9)和第二电磁阀(13),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和反渗透装置(3)之间设置有高压离心泵(91),其中,所述原水箱(1)的入口通过水管接自来水,所述原水箱(1)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16)、增压泵(9)和第二电磁阀(13)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的出口通过所述高压离心泵(91)与所述反渗透装置(3)的入口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3)的纯水出口与纯水箱(4)的入口连接,所述纯水箱(4)的出口与源井(5)的入口连接;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源井(5)、冷水机组(8)、第二过滤装置(6)和抛光混床装置(7),所述源井(5)、冷水机组(8)、第二过滤装置(6)和抛光混床装置(7)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源井(5)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6)之间设置有自吸泵(93),其中,所述源井(5)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冷水机组(8)的入口以及第二过滤装置(6)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装置(6)的出口与所述抛光混床装置(7)的入口连接,所述抛光混床装置(7)的出口和所述冷水机组(8)的出口均与所述源井(5)的入口连接,所述浓水回收系统包括浓水回收槽(10)和浓水存储塔(18),所述浓水回收槽(10)上安装有第一液位计(11)和第二液位计(12),所述第一液位计(11)位于所述第二液位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汤玉山郑云龙李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金辐照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