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绍斌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用电力线用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71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用电力线用收纳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第四杆体,所述第四杆体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且焊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均焊接有第四板体;推动第三板体带动第一杆体和刀片左右移动,刀片贯穿第二通槽的内部,将电线进行截断,通过固定块在第一凹槽的内部滑动,将第二杆体和线辊进行安装,将第二杆体的一端放置在第三壳体的内部,拉动第四板体带动第三杆体上下移动,通过第一弹簧的形变,将弧形板体固定在第二杆体的外侧壁,从而将第二杆体进行夹紧固定,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用电力线用收纳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线收纳
,具体为一种电力用电力线用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力线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电缆是由一根或几根绝缘包导线组成,外面再包以金属或橡皮制的坚韧外层,电缆与电力线一般都由芯线、绝缘包皮和保护外皮三个组成部分组成,工作人员在对电力线进行放置时,需要将电力线进行收纳并很方便进行释放使用。中国公开授权专利技术:CN209657547U公开了一种音乐教育用辅助装置,其在使用时,电线缠绕在转轴上,电线收放组件用于对转轴上电线的收线和放线进行控制,在使用时,通过拉拽电线即可实现电线的出线;在收线时,由控制器控制转轴驱动电机和丝杆驱动电机的运转,实现电线的自动收纳,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捆绑或者缠绕,然而还存在以下问题:当电线使用完毕后,需要工作人员使用装置对新的电线进行缠绕,并不能对绕设电线的转轴直接进行更换,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装置在对电线进行释放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携带截断电线的工具,并不能使用装置对电线进行截断,为此,提出一种电力用电力线用收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用电力线用收纳装置。(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用电力线用收纳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第四杆体,所述第四杆体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且焊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均焊接有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远离所述第四板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壳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且焊接有弧形板体,所述第三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远离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二杆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线辊,所述线辊的外侧壁绕设有电线,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且焊接有刀片,所述第一杆体远离所述刀片的一端焊接有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的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第三板体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焊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电线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顶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通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顶壁与内部底壁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五杆体,两个所述第五杆体相斥的一端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三壳体的前表面铰接有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体的前表面焊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壳体的前表面铰接有第二门体,所述第二门体的前表面焊接有第二把手。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角处对称焊接有四个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管体。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壁粘接有防滑垫。(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用电力线用收纳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对电线进行截断时,推动第三板体带动第一杆体和刀片左右移动,刀片贯穿第二通槽的内部,将电线进行截断,通过固定块在第一凹槽的内部滑动,将第二杆体和线辊进行安装,将第二杆体的一端放置在第三壳体的内部,拉动第四板体带动第三杆体上下移动,通过第一弹簧的形变,将弧形板体固定在第二杆体的外侧壁,从而将第二杆体进行夹紧固定,避免了线辊没法更换而对工作人员带来极大不便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第一管体;5、防滑垫;6、电机;7、第一门体;8、第一把手;9、第一壳体;10、第三板体;11、第一杆体;12、电线;13、第二壳体;14、万向轮;15、线辊;16、第二杆体;17、固定块;18、第一凹槽;19、第一弹簧;20、第三杆体;21、第四板体;22、第四杆体;23、第二门体;24、第三壳体;25、第一通槽;26、弧形板体;27、第二弹簧;28、第五杆体;29、第二通槽;30、第二管体;31、刀片;32、第二凹槽;33、第二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用电力线用收纳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9,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焊接有第四杆体22,第四杆体22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壳体9的一侧且焊接有第三壳体24,第三壳体24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弹簧19,两个第一弹簧19远离第三壳体24的一端均焊接有第四板体21,第四板体21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杆体20,第三杆体20远离第四板体21的一端贯穿第三壳体24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且焊接有弧形板体26,第三壳体2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25,第一通槽2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16,第二杆体16远离第三壳体24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块17,第二杆体1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线辊15,线辊15的外侧壁绕设有电线12,第一壳体9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壳体13,第二壳体1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11,第一杆体11的一端贯穿第二壳体13的一侧且焊接有刀片31,第一杆体11远离刀片31的一端焊接有第三板体10,第三板体10的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弹簧27,两个第二弹簧27远离第三板体10的一端焊接于第二壳体13的一侧,第二壳体13的内部焊接有第二管体30,电线12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9的内部顶壁与第二壳体13的下表面且滑动连接于第二管体30的内部,第二管体30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通槽29。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壳体9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18,固定块17滑动连接于第一凹槽18的内部;通过第一凹槽18的设置,固定块17在第一凹槽18的内部滑动,方便将线辊15进行安装。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壳体13的内部顶壁与内部底壁均开设有第二凹槽32,第一杆体11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五杆体28,两个第五杆体28相斥的一端均滑动连接于第二凹槽32的内部;通过第二凹槽32和第五杆体28的设置,第五杆体28在第二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用电力线用收纳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9),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焊接有第四杆体(22),所述第四杆体(22)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9)的一侧且焊接有第三壳体(24),所述第三壳体(24)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弹簧(19),两个所述第一弹簧(19)远离所述第三壳体(24)的一端均焊接有第四板体(21),所述第四板体(21)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杆体(20),所述第三杆体(20)远离所述第四板体(2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壳体(24)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且焊接有弧形板体(26),所述第三壳体(2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25),所述第一通槽(2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16),所述第二杆体(16)远离所述第三壳体(24)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块(17),所述第二杆体(1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线辊(15),所述线辊(15)的外侧壁绕设有电线(12),所述第一壳体(9)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壳体(13),所述第二壳体(1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11),所述第一杆体(1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13)的一侧且焊接有刀片(31),所述第一杆体(11)远离所述刀片(31)的一端焊接有第三板体(10),所述第三板体(10)的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弹簧(27),两个所述第二弹簧(27)远离所述第三板体(10)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壳体(13)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13)的内部焊接有第二管体(30),所述电线(12)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9)的内部顶壁与所述第二壳体(13)的下表面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体(30)的内部,所述第二管体(30)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通槽(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用电力线用收纳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9),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焊接有第四杆体(22),所述第四杆体(22)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9)的一侧且焊接有第三壳体(24),所述第三壳体(24)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弹簧(19),两个所述第一弹簧(19)远离所述第三壳体(24)的一端均焊接有第四板体(21),所述第四板体(21)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杆体(20),所述第三杆体(20)远离所述第四板体(2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壳体(24)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且焊接有弧形板体(26),所述第三壳体(2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25),所述第一通槽(2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16),所述第二杆体(16)远离所述第三壳体(24)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块(17),所述第二杆体(1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线辊(15),所述线辊(15)的外侧壁绕设有电线(12),所述第一壳体(9)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壳体(13),所述第二壳体(1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11),所述第一杆体(1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13)的一侧且焊接有刀片(31),所述第一杆体(11)远离所述刀片(31)的一端焊接有第三板体(10),所述第三板体(10)的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弹簧(27),两个所述第二弹簧(27)远离所述第三板体(10)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壳体(13)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13)的内部焊接有第二管体(30),所述电线(12)的一端贯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霞马绍斌
申请(专利权)人:马绍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