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藻脱毒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70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藻脱毒装置和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柜体、总控台、瞬时弹射式汽爆ICSE主机、饱和蒸汽源、空压站、出料接收仓以及进料装置;其中,所述总控台、瞬时弹射式汽爆ICSE主机、饱和蒸汽源、空压站、出料接收仓以及进料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总控台与所述ICSE主机通讯连接;所述ICSE主机上安装有进料装置,且所述ICSE主机安装在所述出料接收仓的上方;所述饱和蒸气源和所述空压站分别与所述ICSE主机相连。通过利用ICSE技术来对蓝藻进行脱毒,整个脱毒过程仅采用水作为唯一的处理介质,实现了脱毒过程的绿色清洁;集成化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流程时间短,处理规模大,能够满足高效处理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藻脱毒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固废资源化
,尤其涉及一种蓝藻脱毒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蓝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在受氮、磷等元素污染后引起富营养化的海水“赤潮”和湖泊的“水华”,给渔业和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蓝藻细胞在死亡时会向水中释放更多的有毒物质。对于该类物质,往往需要借助预处理手段来加快其降解速度。现有技术中,打捞出的蓝藻经过藻水分离后,一般进行焚烧发电。但这种方式不但能耗高,需要将含水高达95%的蓝藻进行深度脱水及烘干,在焚烧过程中有机物还会产生二恶英造成大气污染。在蓝藻爆发期间,往往日打捞量达万吨,脱水烘干加焚烧的方式难以适应规模化处理的要求,不能够满足对蓝藻进行脱毒处理的现实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蓝藻脱毒装置和方法,通过集成化的设备,利用瞬时弹射式汽爆(InstantCatapultSteamExplosion,ICSE)技术对蓝藻中的藻毒素进行深度脱除,实现了蓝藻绿色清洁、安全高效的资源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藻脱毒装置,该装置包括:柜体、总控台、瞬时弹射式汽爆ICSE主机、饱和蒸汽源、空压站、出料接收仓以及进料装置;其中,所述总控台、瞬时弹射式汽爆ICSE主机、饱和蒸汽源、空压站、出料接收仓以及进料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总控台与所述ICSE主机通讯连接;所述ICSE主机上安装有进料装置,且所述ICSE主机安装在所述出料接收仓的上方;所述饱和蒸气源和所述空压站分别与所述ICSE主机相连。可选的,所述ICSE主机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可选的,所述柜体为双层撬装式柜体。可选的,所述ICSE主机和所述出料接收仓形成的一体化装置整体放置于所述双层撬装式柜体的上层。可选的,所述饱和蒸气源和所述空压站均设置于所述双层撬装式柜体的下层。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双层撬装式蒸汽消纳箱和至少一台旋风分离器;其中,所述双层撬装式蒸汽消纳箱并列放置在所述双层撬装式柜体的一侧,所述出料接收仓的排气口通过所述至少一台旋风分离器与所述双层撬装式蒸汽消纳箱的进口连接。可选的,所述出料储罐的入口与所述出料接收仓底部的出料口对接。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出料储罐,所述出料储罐设置于所述双层撬装式柜体的下层,所述出料储罐的入口与所述出料接收仓底部的出料口对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蓝藻脱毒方法,由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蓝藻脱毒装置执行,包括:当总控台下发进料指令后,外部系统的蓝藻计量输送泵开启并将浆状蓝藻输送入ICSE主机中;进料完成后,饱和蒸气源通过控制阀门将蒸气送入ICSE主机中,且空压站通过控制阀门将压缩空气送入ICSE主机中,使所述浆状蓝藻在饱和蒸汽中达到温度与压力的平衡并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从ICSE主机中瞬间爆出以实现脱毒处理,由安装在ICSE主机下方的出料接收仓完成接收。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从ICSE主机中瞬间爆出产生的冲击气浪由出料接收仓经旋风分离器进入双层撬装式蒸汽消纳箱中,以使气浪得以减速和消纳。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经汽爆脱毒后的液态蓝藻经出料接收仓缓冲后排入与其对接的出料储罐,以通过所述出料储罐将汽爆脱毒后的液态蓝藻送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藻脱毒装置和方法,通过利用ICSE技术来对蓝藻进行脱毒,整个脱毒过程仅采用水作为唯一的处理介质,实现了脱毒过程的绿色清洁;集成化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流程时间短,处理规模大,能够满足高效处理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蓝藻脱毒装置的轴侧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蓝藻脱毒装置的另一轴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蓝藻脱毒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蓝藻脱毒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柜体1、总控台2、ICSE主机3、饱和蒸汽源4、空压站5、出料接收仓6、进料装置7、双层撬装式蒸汽消纳箱8、旋风分离器9、出料储罐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和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藻脱毒装置的轴侧图,该装置包括:柜体1、总控台2、瞬时弹射式汽爆ICSE主机3、饱和蒸气源4、空压站5、出料接收仓6以及进料装置7。本实施例中,利用瞬时弹射式汽爆技术来对蓝藻进行脱毒处理,可以使得蓝藻中的藻毒素被深度降解,转化为无毒的有机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并且瞬时弹射式汽爆技术对应的工艺过程仅采用水作为唯一处理介质,以高速冲击波发挥作用,全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品,也不产生臭气,是一项纯物理操作,实现了环保要求与处理效果的高度统一。其中,所述ICSE主机3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示例性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蓝藻脱毒装置配备有两个ICSE主机3,两个ICSE主机3每次可以处理400kg蓝藻藻泥,每小时可以完成2吨的蓝藻脱毒处理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提升了蓝藻脱毒的效率。所述柜体1为双层撬装式柜体1,具体的,撬装式是指将功能组件集成于一个整体底座上,可以整体安装、移动的一种集成方式。本实施例中将柜体1设置为双层撬装式机构,使得装置安装部署快速灵活,适应了蓝藻资源化站点空间狭小的特点,既能够独立完成脱毒功能,又可以与其它的配套模块组合实现完整的资源化流程。进一步的,所述总控台2、瞬时弹射式汽爆ICSE主机3、饱和蒸气源4、空压站5、出料接收仓6以及进料装置7均设置在所述柜体1内部;所述总控台2与所述ICSE主机3通讯连接,总控台2用于向ICSE主机3下发进料指令。所述ICSE主机3上安装有进料装置7以及进料阀门,与外部的蓝藻输送管相对接,用以控制蓝藻输入。所述ICSE主机3安装在所述出料接收仓6的上方,ICSE主机3和出料接收仓6形成的一体化装置整体放置于所述双层撬装式柜体1的上层。进一步的,所述饱和蒸气源和所述空压站5通过管道及阀门分别与所述ICSE主机3相连,且所述饱和蒸气源和所述空压站5均设置于所述双层撬装式柜体1的下层,用于为ICSE主机3提供蒸气和压缩空气。通过在柜体1的上层设置处理装置,在柜体1的下层设置接收装置,使蓝藻的脱毒过程简单高效。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双层撬装式蒸气消纳箱8和至少一台旋风分离器9;其中,所述双层撬装式蒸气消纳箱8并列放置在所述双层撬装式柜体1的一侧,所述出料接收仓6的排气口通过所述至少一台旋风分离器9与所述双层撬装式蒸气消纳箱8的进口连接。用以接收汽爆瞬间气浪,以使气浪得以减速和消纳。相应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台旋风分离器9。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藻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柜体、总控台、瞬时弹射式汽爆ICSE主机、饱和蒸汽源、空压站、出料接收仓以及进料装置;其中,所述总控台、瞬时弹射式汽爆ICSE主机、饱和蒸汽源、空压站、出料接收仓以及进料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n所述总控台与所述ICSE主机通讯连接;所述ICSE主机上安装有进料装置,且所述ICSE主机安装在所述出料接收仓的上方;/n所述饱和蒸气源和所述空压站分别与所述ICSE主机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藻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总控台、瞬时弹射式汽爆ICSE主机、饱和蒸汽源、空压站、出料接收仓以及进料装置;其中,所述总控台、瞬时弹射式汽爆ICSE主机、饱和蒸汽源、空压站、出料接收仓以及进料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
所述总控台与所述ICSE主机通讯连接;所述ICSE主机上安装有进料装置,且所述ICSE主机安装在所述出料接收仓的上方;
所述饱和蒸气源和所述空压站分别与所述ICSE主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CSE主机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为双层撬装式柜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CSE主机和所述出料接收仓形成的一体化装置整体放置于所述双层撬装式柜体的上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蒸气源和所述空压站均设置于所述双层撬装式柜体的下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双层撬装式蒸汽消纳箱和至少一台旋风分离器;
其中,所述双层撬装式蒸汽消纳箱并列放置在所述双层撬装式柜体的一侧,所述出料接收仓的排气口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政道于富强刘翠红邓冬萍
申请(专利权)人:清正生态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