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68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涉及制衣技术领域,解决了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实现布料上残渣的震松,以实现清扫效率的提升;清扫结构和吸尘结构不能有有机结合,在清扫的同时同步实现吸尘管的清洁的问题。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包括架体、受力座和清扫辊;所述架体上安装有张紧结构,且架体上还安装有清扫结构。因吸尘管转动连接在转动座B上,且吸尘管通过管道与吸尘机相连接;吸尘管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吸尘孔,并且环形阵列状开设的吸尘孔共同组成了扩展吸尘结构,从而提高了吸尘效果;因吸尘管与清扫辊接触,且当清扫辊转动时吸尘管呈清洁状态,从而清扫辊在清扫残渣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吸尘管的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制衣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制衣行业中,布料裁剪前需要进行平整,且由于布料在纺织过程中会沾有线头、绒毛等杂物,影响后续裁剪及缝纫;因此常规生产中,布料由人工铺设完成后,需要作业人员使用毛刷对布料表面清扫干净,该展布上料方式极大影响了现代化生产线式制衣模式。如申请号:CN201921438558.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包括沿布料输送方向顺次设置、位置相对固定的支撑辊、张紧辊、压平机构、刷辊和清洁件,所述支撑辊上卷绕有布料,所述张紧辊紧压布料顶面,所述压平机构包括两个压辊,布料由该两个压辊间穿过,所述刷辊紧贴布料顶面设置,所述清洁件包括条状本体部,该条状本体部长边缘处均匀设置有多个插齿,该多个插齿插入至刷辊的刷毛内。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刷毛上携带的线头等杂物通过清洁件清除干净,保证刷辊的正常清洁功能,最终实现布料在裁剪前完成自动平整及自动清洁作业目的,保证布料裁剪和缝纫需求。类似于上述申请的布料展布上料装置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个是,现有装置清扫效率较低,现有装置在清扫时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实现布料上残渣的震松,以实现清扫效率的提升;再者是,现有装置的清扫结构和吸尘结构不能有有机结合,在清扫的同时同步实现吸尘管的清洁。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一个是,现有装置清扫效率较低,现有装置在清扫时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实现布料上残渣的震松,以实现清扫效率的提升;再者是,现有装置的清扫结构和吸尘结构不能有有机结合,在清扫的同时同步实现吸尘管的清洁的问题。本技术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包括架体、受力座和清扫辊;所述架体上安装有张紧结构,且架体上还安装有清扫结构,并且清扫结构上安装有清洁结构;所述张紧结构包括凸起,每个所述受力座上均呈矩形阵列状焊接有凸起,且凸起为半圆柱状结构;当拨动杆跟随张紧辊转动时拨动杆与凸起接触,且此时转动座A和张紧辊呈震动状态;所述清扫辊与吸尘管接触,且当清扫辊转动时吸尘管呈清洁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包括导布辊,所述架体上转动连接有两根导布辊;所述张紧结构包括座体、固定座和紧固螺栓,所述座体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座体上均安装有两个固定座;每个所述固定座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紧固螺栓,且固定座为凹形座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张紧结构还包括滑动杆A、转动座A、张紧辊和弹性件A,每个所述座体上均焊接有两根滑动杆A,且滑动杆A上滑动连接有转动座A;两个所述转动座A之间转动连接有张紧辊,且张紧辊与布料接触;每根所述滑动杆A上均套接有一个弹性件A,且四个弹性件A共同组成了转动座A弹性升降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张紧结构还包括拨动杆和受力座,所述受力座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受力座分别焊接在两个座体上;所述拨动杆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拨动杆对称安装在张紧辊上;当拨动杆跟随张紧辊转动时拨动杆与受力座接触,且此时转动座A和张紧辊呈上下往复运动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清扫结构包括安装座、滑动杆B、转动座B和清扫辊,所述安装座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安装座均焊接在架体上,并且每个安装座上均焊接有一根滑动杆B;每根所述滑动杆B上均滑动连接有一个转动座B,且两个转动座B上转动连接有一根清扫辊;所述清扫辊的转动轴与驱动电机相连接,且清扫辊与布料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清扫结构还包括弹性件B,所述弹性件B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弹性件B分别套接在两根滑动杆B上,并且两个弹性件B共同组成了清扫辊的弹性伸缩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结构包括吸尘管和吸尘孔,所述吸尘管转动连接在转动座B上,且吸尘管通过管道与吸尘机相连接;所述吸尘管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吸尘孔,并且环形阵列状开设的吸尘孔共同组成了扩展吸尘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清扫结构和清洁结构的配合设置,在清除灰尘以及毛絮时,第一,因吸尘管转动连接在转动座B上,且吸尘管通过管道与吸尘机相连接;吸尘管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吸尘孔,并且环形阵列状开设的吸尘孔共同组成了扩展吸尘结构,从而提高了吸尘效果;第二,因吸尘管与清扫辊接触,且当清扫辊转动时吸尘管呈清洁状态,从而清扫辊在清扫残渣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吸尘管的清洁。改进了布料上残渣的清扫结构,通过改进在清扫前能够实现残渣的震松,方便了后续的清扫,具体如下:第一,因拨动杆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拨动杆对称安装在张紧辊上;当拨动杆跟随张紧辊转动时拨动杆与受力座接触,且此时转动座A和张紧辊呈上下往复运动状态,从而实现了布料的往复张紧;第二,因每个受力座上均呈矩形阵列状焊接有凸起,且凸起为半圆柱状结构;当拨动杆跟随张紧辊转动时拨动杆与凸起接触,且此时转动座A和张紧辊呈震动状态,从而实现了布料上残渣的震松,进而方便了后续的清扫;第三,因安装座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安装座均焊接在架体上,并且每个安装座上均焊接有一根滑动杆B;每根滑动杆B上均滑动连接有一个转动座B,且两个转动座B上转动连接有一根清扫辊;清扫辊的转动轴与驱动电机相连接,且清扫辊与布料接触,从而可实现布料上残渣的清扫。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另一方向上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2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架体;101、导布辊;2、张紧结构;201、座体;202、固定座;203、紧固螺栓;204、滑动杆A;205、转动座A;206、张紧辊;207、弹性件A;208、拨动杆;209、受力座;210、凸起;3、清扫结构;301、安装座;302、滑动杆B;303、转动座B;304、清扫辊;305、弹性件B;4、清洁结构;401、吸尘管;402、吸尘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受力座(209)和清扫辊(304);所述架体(1)上安装有张紧结构(2),且架体(1)上还安装有清扫结构(3),并且清扫结构(3)上安装有清洁结构(4);所述张紧结构(2)包括凸起(210),每个所述受力座(209)上均呈矩形阵列状焊接有凸起(210),且凸起(210)为半圆柱状结构;当拨动杆(208)跟随张紧辊(206)转动时拨动杆(208)与凸起(210)接触,且此时转动座A(205)和张紧辊(206)呈震动状态;所述清扫辊(304)与吸尘管(401)接触,且当清扫辊(304)转动时吸尘管(401)呈清洁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受力座(209)和清扫辊(304);所述架体(1)上安装有张紧结构(2),且架体(1)上还安装有清扫结构(3),并且清扫结构(3)上安装有清洁结构(4);所述张紧结构(2)包括凸起(210),每个所述受力座(209)上均呈矩形阵列状焊接有凸起(210),且凸起(210)为半圆柱状结构;当拨动杆(208)跟随张紧辊(206)转动时拨动杆(208)与凸起(210)接触,且此时转动座A(205)和张紧辊(206)呈震动状态;所述清扫辊(304)与吸尘管(401)接触,且当清扫辊(304)转动时吸尘管(401)呈清洁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导布辊(101),所述架体(1)上转动连接有两根导布辊(101);所述张紧结构(2)包括座体(201)、固定座(202)和紧固螺栓(203),所述座体(201)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座体(201)上均安装有两个固定座(202);每个所述固定座(202)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紧固螺栓(203),且固定座(202)为凹形座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布料展布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结构(2)还包括滑动杆A(204)、转动座A(205)、张紧辊(206)和弹性件A(207),每个所述座体(201)上均焊接有两根滑动杆A(204),且滑动杆A(204)上滑动连接有转动座A(205);两个所述转动座A(205)之间转动连接有张紧辊(206),且张紧辊(206)与布料接触;每根所述滑动杆A(204)上均套接有一个弹性件A(207),且四个弹性件A(207)共同组成了转动座A(205)弹性升降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凤羽源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