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经脉病症的药油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331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经脉病症的药油生产工艺,所述药油包含如下重量份原料成分:三七2‑4份、红花2‑4份、透骨草3‑5份、伸筋草3‑5份、胡椒细辛1‑2份、荜茇1‑2份、薄荷脑0.5‑1份、乳香精油1‑3份、第一水相30‑35份、羟乙基纤维素0.3‑0.4份、甘油10‑15份、丙二醇5‑10份、香味剂0.02‑0.03份、壬基酚聚醚‑10为0.12‑0.13份、第二水相4‑5份、烟酰胺0.5‑1份、聚谷氨酸0.01‑0.02份、甜杏仁油1‑2份、薰衣草精油1‑2份、生姜精油1‑2份、德国甘菊精油2‑4份、荷荷巴精油2‑4份、石榴籽精油1‑2份、马乔兰精油1‑2份、广藿香精油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油涂抹到人体皮肤上即可治疗各种经脉病症外部症状,例如:头晕、牙痛、颈椎炎、关节炎、肺胀、咳喘、嗌干、心痛、胁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经脉病症的药油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治疗经脉病症的药油生产工艺,属于医药

技术介绍
经脉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经脉病症,是指由于经脉受阻产生出来的病症,经脉受损在外部表现为身体局部疼痛、肿胀、酸麻等症状,经脉受损在内部表现为脏腑各种疾病的产生,如手太阴肺经病证:肺胀、咳喘、胸部满闷、缺盆中痛,肩背痛或肩背寒,少气,洒淅寒热,自汗出,以及臑、臂内侧前廉痛。手少阴心经病证: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掌中热痛。这些病症多数是由于受风、寒、湿邪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而产生,进而使经脉受阻,从而产生所谓的病症。这些病症按照传统的中医或西医治疗方式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经脉病症的药油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油包含如下重量份原料成分:三七2-4份、红花2-4份、透骨草3-5份、伸筋草3-5份、胡椒细辛1-2份、荜茇1-2份、薄荷脑0.5-1份、乳香精油1-3份、第一水相30-35份、羟乙基纤维素0.3-0.4份、甘油10-15份、丙二醇5-10份、香味剂0.02-0.03份、壬基酚聚醚-10为0.12-0.13份、第二水相4-5份、烟酰胺0.5-1份、聚谷氨酸0.01-0.02份、甜杏仁油1-2份、薰衣草精油1-2份、生姜精油1-2份、德国甘菊精油2-4份、荷荷巴精油2-4份、石榴籽精油1-2份、马乔兰精油1-2份、广藿香精油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经脉病症的药油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油包含如下重量份原料成分:三七2-4份、红花2-4份、透骨草3-5份、伸筋草3-5份、胡椒细辛1-2份、荜茇1-2份、薄荷脑0.5-1份、乳香精油1-3份、第一水相30-35份、羟乙基纤维素0.3-0.4份、甘油10-15份、丙二醇5-10份、香味剂0.02-0.03份、壬基酚聚醚-10为0.12-0.13份、第二水相4-5份、烟酰胺0.5-1份、聚谷氨酸0.01-0.02份、甜杏仁油1-2份、薰衣草精油1-2份、生姜精油1-2份、德国甘菊精油2-4份、荷荷巴精油2-4份、石榴籽精油1-2份、马乔兰精油1-2份、广藿香精油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经脉病症的药油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相和第二水相为选取经过蒸馏以及杀菌处理的去离子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经脉病症的药油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甜杏仁油、薰衣草精油、生姜精油、德国甘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礼耀陈向琼蓝维曹珊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益联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