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迪专利>正文

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132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以上组分清洗后置于药锅中,加水浸泡30min~45min;步骤二、控制步骤一的药锅加热速度为5℃/min~10℃/min,加热至100℃~120℃,保温煎制30min~60min;步骤三、控制降温速率为5℃/min~10℃/min,将步骤二的药锅温度降温至60℃~80℃,保温煎制20min~45min;步骤四、滤出药渣,得到抑菌中药汤剂。该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两次加热煎煮同时控制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使药材有效成分缓慢析出,效果好,能够有效杀菌灭菌,长期使用对人体无害,且可有效预防细菌的滋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在居民生活中,由于垃圾残留、未清洁到的卫生死角都会成为滋养细菌的温床,细菌会引发疾病,抗菌抑菌的需求逐渐增长。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抑菌剂的原理一般是通过物理法或者化学法进行,化学法一般采用具有杀菌效果的化学制剂,具有起效快,杀菌灭菌效果好且无残留的优点,但是存在杀菌制剂稳定性不足易变质、容易产生副作用等缺陷。物理抗菌不会对人体产生刺激性,但是起效比较慢,且不具有光谱抗菌性,因而推广应用存在极大的限制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该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两次加热煎煮同时控制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使药材有效成分缓慢析出,效果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竹10份~30份;当归10份~30份;生地10份~20份;艾草5份~10份;金银花2份~6份;薄荷5份~10份;白芷6份~12份;松木5份~10份;陈皮10份~20份;三七8份~24份;白前8份~16份;地榆8份~18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以上组分清洗后置于药锅中,加水浸泡30min~45min;步骤二、控制步骤一的药锅加热速度为5℃/min~10℃/min,加热至100℃~120℃,保温煎制30min~60min;步骤三、控制降温速率为5℃/min~10℃/min,将步骤二的药锅温度降温至60℃~80℃,保温煎制20min~45min;步骤四、滤出药渣,得到抑菌中药汤剂。上述的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竹16份~24份;当归16份~25份;生地15份~18份;艾草6份~8份;金银花3份~5份;薄荷6份~8份;白芷7份~10份;松木6份~8份;陈皮12份~18份;三七12份~20份;白前10份~14份;地榆10份~16份。上述的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竹20份;当归20份;生地16份;艾草7份;金银花4份;薄荷7份;白芷8份;松木7份;陈皮16份;三七16份;白前12份;地榆12份。上述的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加水浸泡的时间为38min。上述的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的升温速率和步骤三的降温速率均为7℃/min。上述的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的煎制时间为45min。上述的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的煎制时间为30min。药性药效:玉竹: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生地:甘、苦,寒。归心、肝、肾经。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艾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薄荷: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白前:辛、苦,微温。归肺经。降气,消痰,止咳。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地榆: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两次加热煎煮同时控制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使药材有效成分缓慢析出,效果好。2、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包括玉竹、当归、生地、艾草、金银花、薄荷、白芷、松木、陈皮、三七、白前和地榆,诸药合用,能够有效杀菌灭菌,长期使用对人体无害,且可有效预防细菌的滋生。。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竹20份;当归20份;生地16份;艾草7份;金银花4份;薄荷7份;白芷8份;松木7份;陈皮16份;三七16份;白前12份;地榆12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以上组分清洗后置于药锅中,加水浸泡38min;步骤二、控制步骤一的药锅加热速度为7℃/min,加热至110℃,保温煎制45min;步骤三、控制降温速率为7℃/min,将步骤二的药锅温度降温至70℃,保温煎制30min;步骤四、滤出药渣,得到抑菌中药汤剂。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竹24份;当归16份;生地15份;艾草6份;金银花5份;薄荷8份;白芷7份;松木6份;陈皮12份;三七20份;白前14份;地榆16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以上组分清洗后置于药锅中,加水浸泡30min;步骤二、控制步骤一的药锅加热速度为5℃/min,加热至120℃,保温煎制30min;步骤三、控制降温速率为5℃/min,将步骤二的药锅温度降温至80℃,保温煎制20min;步骤四、滤出药渣,得到抑菌中药汤剂。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竹16份;当归25份;生地18份;艾草8份;金银花3份;薄荷6份;白芷10份;松木8份;陈皮18份;三七12份;白前10份;地榆10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以上组分清洗后置于药锅中,加水浸泡45min;步骤二、控制步骤一的药锅加热速度为10℃/min,加热至100℃,保温煎制60min;步骤三、控制降温速率为10℃/min,将步骤二的药锅温度降温至60℃,保温煎制45min;步骤四、滤出药渣,得到抑菌中药汤剂。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竹10份;当归30份;生地10份;艾草10份;金银花2份;薄荷10份;白芷12份;松木5份;陈皮10份;三七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n玉竹10份~30份;当归10份~30份;生地10份~20份;艾草5份~10份;金银花2份~6份;薄荷5份~10份;白芷6份~12份;松木5份~10份;陈皮10份~20份;三七8份~24份;白前8份~16份;地榆8份~18份;/n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以上组分清洗后置于药锅中,加水浸泡30min~45min;/n步骤二、控制步骤一的药锅加热速度为5℃/min~10℃/min,加热至100℃~120℃,保温煎制30min~60min;/n步骤三、控制降温速率为5℃/min~10℃/min,将步骤二的药锅温度降温至60℃~80℃,保温煎制20min~45min;/n步骤四、滤出药渣,得到抑菌中药汤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玉竹10份~30份;当归10份~30份;生地10份~20份;艾草5份~10份;金银花2份~6份;薄荷5份~10份;白芷6份~12份;松木5份~10份;陈皮10份~20份;三七8份~24份;白前8份~16份;地榆8份~18份;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以上组分清洗后置于药锅中,加水浸泡30min~45min;
步骤二、控制步骤一的药锅加热速度为5℃/min~10℃/min,加热至100℃~120℃,保温煎制30min~60min;
步骤三、控制降温速率为5℃/min~10℃/min,将步骤二的药锅温度降温至60℃~80℃,保温煎制20min~45min;
步骤四、滤出药渣,得到抑菌中药汤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玉竹16份~24份;当归16份~25份;生地15份~18份;艾草6份~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冯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