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磨脚器的光源安装结构及电动磨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19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动磨脚器,包括内设有电机的壳体、受电机驱动旋转的磨头和发光组件,壳体顶部设有凹陷部,磨头容纳在凹陷部内,磨头外周壁与凹陷部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环形的落屑间隙;凹陷部外围的壳体外表面上设有轴向凹陷的环形槽,透光环嵌接在环形槽内,发光部件设于透光环下方;透光环的外轴向表面和内轴向表面外侧被遮光层遮蔽,以使两者之间形成混光区,入光面进入的光线在混光区中充分的折射和反射,使光线均匀地扩散到透光面上,形成围绕磨头的环形光圈,从而消除点状光源,使光线均一,强度较强;而且产生的皮屑基本不会落到透光面表面,这样就可以防止皮屑遮挡透光面导致照明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磨脚器的光源安装结构及电动磨脚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健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磨脚器的光源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电动磨脚器,其包括壳体、壳体内的电机和受电机驱动的磨头,使用时磨头接触足部皮肤,电机驱动磨头运动,而使磨头摩擦皮肤起到去角质的作用,可以使脚底嫩滑如新。为增加磨脚器的实用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在磨脚器内部或背面设置有照明灯,磨脚器工作时,照明灯灯亮,可以在光线昏暗的场合下使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磨脚器内部或背面设置照明灯,光线不能直接辐射到磨头,因此照明效果较差。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932766B专利文献一,其公布了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一圈放大镜,安装座的上端内部设置有照明灯,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磨头轴,磨头可安装在磨头轴上,磨头的固定部内部的凹口的侧壁环绕有多个灯珠,固定部的上端环绕有反光布。上述专利文献将照明灯设置在安装磨头的安装座上,虽然改善了照明位置,但是由于磨头磨削就产生的皮屑容易落于安装座而遮挡照明灯导致照明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照明效果好的电动磨脚器的光源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光源安装结构的电动磨脚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电动磨脚器的光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有电机的壳体、受电机驱动旋转的磨头、发光组件和透光环;所述的壳体顶部设有凹陷部,所述的磨头容纳在所述的凹陷部内,所述的磨头外周壁与所述的凹陷部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环形的落屑间隙;所述的凹陷部外围的壳体外表面上设有轴向凹陷的环形槽,所述的透光环嵌接在所述的环形槽内,所述的发光部件设于所述的透光环下方;所述的透光环包括朝向发光部件的入光面,外露于所述的壳体外表面的透光面以及位于入光面和透光面之间内轴向表面和外轴向表面;所述的外轴向表面和内轴向表面外侧被遮光层遮蔽,以使所述的外轴向表面和内轴向表面之间形成混光区,入光面进入的光线在混光区中充分的折射和反射,使光线均匀地扩散到透光面上,形成围绕所述的磨头的环形光圈。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透光环为透明的塑料或玻璃制成。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发光组件为与透光环匹配的环状LED灯板,所述的环状LED灯板一表面设有点状的发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发光组件由沿透光环的入光面环形离散均布的若干个灯珠构成。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环形槽下方的壳体内设有供发光部件放置的环形腔室,所述的环形腔室和所述的环形槽的交界处设有透光口,发光部件发出的光线穿过透光口照射到透光环底部的入光面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内轴向表面高于所述的外内轴向表面,以使所述的透光面由内向外从上到下倾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壳体的上段部靠近壳体顶部外径逐渐缩小,所述透光环的倾斜的透光面与所述的壳体外表面齐平并形成一连续的锥面。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遮光层为不透光的涂层、胶带、塑料片或硅胶挡片中的任一一种。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壳体内包括吸屑装置,所述的落屑间隙中设有与吸屑装置连通的吸屑口,以使磨头产生的皮屑从吸屑口吸走并收集在壳体内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保护主题为:电动磨脚器,包括所述的电动磨脚器的光源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入光面进入的光线在混光区中充分的折射和反射,使光线均匀地扩散到透光面上,形成围绕磨头的环形光圈,从而消除点状光源,使光线均一,强度较强,这样一来,在线昏暗的场合下使用电动磨脚器时,环形光圈度照亮磨头的周围,使用户可以清楚地看到磨头周围的足部皮肤状况,便于用户使用电动磨脚器进行足部美容同时由于落屑间隙的设置,打磨足部皮肤产生的皮屑基本不会落到透光面表面,这样就可以防止皮屑遮挡透光面导致照明效果变差。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分解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分解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三;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上部分的示意图一;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上部分的示意图二;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上部分的示意图三;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图8的A-A处的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发光组件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上壳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2、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磨脚器,其包括内设有电机200的壳体100、受电机200驱动旋转的磨头300,壳体100顶部设有一凹陷部S,凹陷腔内设有电机200的输出部201,磨头300连接在电机200的输出部201上并容纳在该凹陷部S内。磨头300外周壁与凹陷部S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环形的落屑间隙H,磨头300打磨足部皮肤产生的皮屑顺着磨头300表面落入到落屑间隙H中。应当注意的是,为起到磨脚的功能,磨头300的上表面与凹陷部S的上缘齐平或磨头300的上表面露出于凹陷部S,从而可使磨头300的上表面能够接触到足部皮肤实现摩擦去角质的作用。如图3、4所示,凹陷部S外围的壳体100外表面上设有轴向凹陷的环形槽2。环形槽2与透光环匹配,透光环500嵌接在环形槽2内,发光组件400被设置在透光环500的下方的壳体内,透光环500底部的入光面501对接设置在壳体100内部的发光组件400,透光环500的顶面的透光面502外露于壳体100外形成环形透光部。发光组件400发射的光线从入光面501进入透光环500内部,并从所述的环状透光部向外传递。如图3、5所示,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动磨脚器的光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有电机的壳体、受电机驱动旋转的磨头、发光组件和透光环;/n所述的壳体顶部设有凹陷部,所述的磨头容纳在所述的凹陷部内,所述的磨头外周壁与所述的凹陷部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环形的落屑间隙;/n所述的凹陷部外围的壳体外表面上设有轴向凹陷的环形槽,所述的透光环嵌接在所述的环形槽内,所述的发光部件设于所述的透光环下方;/n所述的透光环包括朝向发光部件的入光面,外露于所述的壳体外表面的透光面以及位于入光面和透光面之间内轴向表面和外轴向表面;/n所述的外轴向表面和内轴向表面外侧被遮光层遮蔽,以使所述的外轴向表面和内轴向表面之间形成混光区,入光面进入的光线在混光区中充分的折射和反射,使光线均匀地扩散到透光面上,形成围绕所述的磨头的环形光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磨脚器的光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有电机的壳体、受电机驱动旋转的磨头、发光组件和透光环;
所述的壳体顶部设有凹陷部,所述的磨头容纳在所述的凹陷部内,所述的磨头外周壁与所述的凹陷部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环形的落屑间隙;
所述的凹陷部外围的壳体外表面上设有轴向凹陷的环形槽,所述的透光环嵌接在所述的环形槽内,所述的发光部件设于所述的透光环下方;
所述的透光环包括朝向发光部件的入光面,外露于所述的壳体外表面的透光面以及位于入光面和透光面之间内轴向表面和外轴向表面;
所述的外轴向表面和内轴向表面外侧被遮光层遮蔽,以使所述的外轴向表面和内轴向表面之间形成混光区,入光面进入的光线在混光区中充分的折射和反射,使光线均匀地扩散到透光面上,形成围绕所述的磨头的环形光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磨脚器的光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环为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磨脚器的光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组件为与透光环匹配的环状LED灯板,所述的环状LED灯板一表面设有点状的发光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磨脚器的光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组件由沿透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汇峰嘉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