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83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固定座、滑动座、滑移驱动装置、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所述滑移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座上并与滑动座相连接进行直线往复驱动,所述第一导向板垂直设置在滑动座上并沿滑动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前后间隔设置在滑动座上并与第一导向板平行相对,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背面一一连接的伸缩气缸。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可以分别进行一个模具的夹持,形成两个工位,并交替送至钻头下方,实现自动上料,提升了模具背心孔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制品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玻璃制品的成型过程中,以玻璃瓶为例,熔融的玻璃料先从初模翻转进入成模,而成模的模腔比料胚大的多,因此,在正吹气的作用下玻璃料胚会迅速被吹涨,可将初模料胚迅速吹制成玻璃瓶的形状。模具的安装精度对生产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初模的背面通常加工有背心孔,用于初模在玻璃瓶生产设备上的定位和安装。背心孔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钻床进行加工,并通过工装进行固定,确保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现有的初模工装通常手动压板,需要停机进行初模的装夹,效率低,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实现模具的自动装夹和上料,提升背心孔加工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固定座、滑动座、滑移驱动装置、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所述滑动座平行设置在固定座的上方,所述滑移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座上并与滑动座相连接进行直线往复驱动,所述第一导向板垂直设置在滑动座上并沿滑动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前后间隔设置在滑动座上并与第一导向板平行相对,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背面一一连接的伸缩气缸。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移驱动装置采用电动丝杆滑台。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上内凹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中间隔设置有两个模具端部靠板,所述模具端部靠板分别与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一一对应。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位于滑动座下方的滑轨,所述滑动座底部设置有分布在滑轨上的滑块。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背面分别设置有沿滑动座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与第一导轨对应的第一滑槽。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板背面间隔设置有沿滑动座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与第二导轨对应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向下指向第二滑槽的紧固螺丝。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模具端部靠板为L形弯板,且采用螺栓固定在凹槽中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位于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指出的一种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可以分别进行一个模具的夹持,形成两个工位,并交替送至钻头下方,实现自动上料,避免钻床的停机,提升了模具背心孔的加工效率,加工完成的模具可以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手取下,并添加待加工的模具,不影响钻床的动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如图1所示的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固定座1、滑动座2、滑移驱动装置3、第一导向板7、第二导向板6和第三导向板11,滑动座2平行设置在固定座1的上方,固定座1可以采用螺栓安装在半自动钻床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上设置有位于滑动座2下方的滑轨4,滑动座2底部设置有分布在滑轨4上的滑块5,提升滑动座2的移动平稳性。滑移驱动装置3设置在固定座1上并与滑动座2相连接进行直线往复驱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移驱动装置3采用电动丝杆滑台,通过PLC控制器进行往复移动,配合半自动钻床的动作,进行模具10的背心孔9加工。第一导向板7垂直设置在滑动座2上并沿滑动座2的长度方向延伸,进行模具10一侧的限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板7背面间隔设置有沿滑动座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16,第二导轨16与第一导向板7采用螺栓连接,滑动座2上设置有与第二导轨16对应的第二滑槽,提升第一导向板7的调节平稳性,第二导轨16上设置有向下指向第二滑槽的紧固螺丝15,实现第一导向板7调节后的固定,以适应模具10的半径。如图2所示,模具10卧放在滑动座2上,一侧通过第一导向板7限位,另一侧通过第二导向板6或第三导向板11限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板6和第三导向板11前后间隔设置在滑动座2上并与第一导向板7平行相对,形成两个工位,方便进行2个模具10的夹持。第二导向板6和第三导向板11背面分别设置有沿滑动座2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13,滑动座2上设置有与第一导轨13对应的第一滑槽,提升第二导向板6和第三导向板11的移动平稳性。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座2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板6和第三导向板11背面一一连接的伸缩气缸12,进行第二导向板6和第三导向板11的驱动,实现模具10的夹持和释放,伸缩气缸12通过PLC控制器及对应的电磁阀进行控制,动作比较灵活。滑动座2上内凹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14,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4位于第一导向板7与第二导向板6之间,采用凹槽14可以对模具10的内腔进行避让,避免模具10内腔边缘与滑动座2的接触,减少碰伤,加强对模具10内腔边缘的保护。为了实现模具10端部的限位,确保加工精度,在凹槽14中间隔设置有两个模具端部靠板8,模具端部靠板8分别与第二导向板6和第三导向板11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模具端部靠板8为L形弯板,且采用螺栓固定在凹槽14中,模具端部靠板8上设计与螺栓对应的腰孔,方便调节和固定,以适应模具10的长度。综上,本技术指出的一种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可以从滑动座两头分别进行模具的添加,然后自动夹持和送至钻头下方进行加工,提升了生产效率,确保了加工精度。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滑动座、滑移驱动装置、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所述滑动座平行设置在固定座的上方,所述滑移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座上并与滑动座相连接进行直线往复驱动,所述第一导向板垂直设置在滑动座上并沿滑动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前后间隔设置在滑动座上并与第一导向板平行相对,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背面一一连接的伸缩气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滑动座、滑移驱动装置、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所述滑动座平行设置在固定座的上方,所述滑移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座上并与滑动座相连接进行直线往复驱动,所述第一导向板垂直设置在滑动座上并沿滑动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前后间隔设置在滑动座上并与第一导向板平行相对,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背面一一连接的伸缩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驱动装置采用电动丝杆滑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背心孔加工用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上内凹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中间隔设置有两个模具端部靠板,所述模具端部靠板分别与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背心孔加工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顺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鹰腾模具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