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燕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医用麻醉科的配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54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医用麻醉科的配药装置,该装置设有搅拌组件和箱体,对混料筒能够进行晃动,并且设有可防尘的箱体和便于取出药物的侧门,能够解决混料筒内药物不能及时充分混合和不防尘的的问题。其结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圆板、圆立柱、支撑环板、连接板、传动板、卡板、原料针筒、第二伺服电机、斜齿轮板、斜齿轮筒和底部的混料筒,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固定于前侧开口的箱体顶部内壁,支撑环板固定于箱体内壁,箱体的开口处铰接有透明侧门;所述的混料筒底部设有搅拌组件。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多种药物的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医用麻醉科的配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医用麻醉科的配药装置。
技术介绍
麻醉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科的工作人员要结合病人的手术选择最适当的麻醉和药物,能够减少病人手术前的精神紧张,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而在麻醉前,工作人员需要通过人工对麻醉药进行配药,人工配药的效率较慢,且配药设备造价和使用成本相对较高,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专利号为201721584364.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麻醉配药设备,其结构包括装置支架,所述装置支架的顶部内壁设置有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一的输出轴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立柱,所述装置支架的内壁固定设置有支撑环板,所述支撑环板的顶部开设有球形凹槽,球形凹槽内转动连接有滚球,滚球的顶部延伸至支撑环板的顶部并接触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竖直一侧可有若干个弧形滑槽,圆立柱的底部滑动连接在弧形滑槽内,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上述结构的医用麻醉配药设备,使得设备能够准确、快速的将麻醉药进行配药,且设备的使用十分便捷,生产和使用成本均较低,满足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需求,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发现其有不足之处:其混料筒内的药物不能够及时的充分混合,需要静待一段时间充分混合后才能使用,比较浪费时间,严重时还可能会影响手术的进行,并且箱体不能够对混合后的药物进行防尘,不利于现场的洁净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医用麻醉科的配药装置,该装置设有搅拌组件和箱体,对混料筒能够进行晃动,并且设有可防尘的箱体和便于取出药物的侧门,能够解决混料筒内药物不能及时充分混合和不防尘的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医用麻醉科的配药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圆板、圆立柱、支撑环板、连接板、传动板、卡板、原料针筒、第二伺服电机、斜齿轮板、斜齿轮筒和底部的混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固定于前侧开口的箱体顶部内壁,支撑环板固定于箱体内壁,箱体的开口处铰接有透明侧门;所述的混料筒底部设有搅拌组件;所述的搅拌组件包括一长方体状的横板,所述的横板下表面四角分别固定设有竖向的立杆,所述的立杆下端部分别与箱体底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横板上表面中部嵌有竖向可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的第一转轴延伸出横板上表面且在上端部与横向的大齿轮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大齿轮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第一支杆,所述的第一支杆上端部与开口向上的第一球帽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球帽内嵌有可转动的第一球头,所述的第一球头顶部与开口向上的托盘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托盘内放置有上开口的混料筒,托盘侧面向内旋拧有若干对混料筒限位的第一螺栓,托盘下表面边沿嵌有环形的滑道,所述的滑道内嵌有一对滚轮,所述的滚轮之间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的第二转轴中部下侧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第二支杆,所述的第二支杆下端部与开口向下的第二球帽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球帽内嵌有第二球头,所述的第二球头底部与大齿轮上表面边沿固定连接,左侧立杆的右侧的箱体上固定设有竖向的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端部穿过横板向上延伸,且在上端部固定设有小齿轮,所述的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横板左端部设有竖向的第三支杆,所述的第三支杆上端部右侧面设有第一固定耳,托盘左侧外表面上端部设有第二固定耳,所述的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通过弹性系绳扎系固定。优选的,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底部固定焊接有圆形的底座,所述的底座通过第二螺栓与箱体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滑道开口大于第二支杆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的侧门外表面固定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整体呈竖向内开口的U型结构,内端部与侧门外表面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分别通过连接线路与外部的配电箱电连接,配电箱外部连接有电源线。(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医用麻醉科的配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箱体能够起到支撑第一伺服电机、支撑环板和混料筒的作用,支撑环板能够对连接板、第二伺服电机和限位立柱起到支撑的作用,滚球能够减小连接板与支撑环板之间的摩擦力,第一伺服电机接通电源能够带动圆板转动,圆板通过圆立柱拨动传动板转动,连接柱和卡板随之转动,原料针筒也随卡板转动,第二伺服电机接通电源能够带动斜齿轮板正反转动,进而带动斜齿轮筒上下转动,斜齿轮筒能够对原料针筒进行挤压,将药物挤入混料筒内,且箱体能够对混料筒的药物进行防尘。2、本技术通过立杆能够起到支撑横板的作用,横板能够对第三支杆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弹性系绳能够对混料筒上侧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混料筒在搅拌时剧烈晃动将药物洒出,第一螺栓能够对混料筒底部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混料筒在搅拌时滑脱,第一球头和第一球帽能够方便托盘前后左右晃动,第一球帽能够在第一球头外侧转动,第一支杆能够对第一球帽起到固定的作用,第三伺服电机接通电源通过电机轴带动下齿轮转动,小齿轮能够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大齿轮能够带动第一球头和第一球帽转动,第一球帽通过第二支杆带动滚轮沿滑道作圆周运动,有利于混料筒前后左右进行晃动,进而对药物进行充分混合,有利于提高混合药物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箱体与搅拌组件配合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搅拌组件放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1.箱体;10.支撑环板;101.第二伺服电机;102.斜齿轮板;103.限位立柱;104.斜齿轮筒;105.滚球;11.第一伺服电机;111.圆板;112.圆立柱;2.连接板;20.传动板;21.连接柱;22.卡板;23.原料针筒;3.侧门;30.铰接轴;31.把手;4.搅拌组件;40.立杆;41.横板;411.第一转轴;412.大齿轮;413.第三支杆;42.第三伺服电机;421.电机轴;422.小齿轮;423.底座;424.第二螺栓;43.第一支杆;431.第一球帽;432.第一球头;44.第二支杆;441.第二球帽;442.第二球头;443.第二转轴;444.滚轮;45.托盘;451.滑道;452.第一螺栓;46.混料筒;461.第二固定耳;462.弹性系绳;463.第一固定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基于医用麻醉科的配药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1、圆板111(不锈钢)、圆立柱112(不锈钢)、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医用麻醉科的配药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1)、圆板(111)、圆立柱(112)、支撑环板(10)、连接板(2)、传动板(20)、卡板(22)、原料针筒(23)、第二伺服电机(101)、斜齿轮板(102)、斜齿轮筒(104)和底部的混料筒(4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11)固定于前侧开口的箱体(1)顶部内壁,支撑环板(10)固定于箱体(1)内壁,箱体(1)的开口处铰接有透明侧门(3);所述的混料筒(46)底部设有搅拌组件(4);/n所述的搅拌组件(4)包括一长方体状的横板(41),所述的横板(41)下表面四角分别固定设有竖向的立杆(40),所述的立杆(40)下端部分别与箱体(1)底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横板(41)上表面中部嵌有竖向可转动的第一转轴(411),所述的第一转轴(411)延伸出横板(41)上表面且在上端部与横向的大齿轮(412)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大齿轮(412)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第一支杆(43),所述的第一支杆(43)上端部与开口向上的第一球帽(43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球帽(431)内嵌有可转动的第一球头(432),所述的第一球头(432)顶部与开口向上的托盘(45)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托盘(45)内放置有上开口的混料筒(46),托盘(45)侧面向内旋拧有若干对混料筒(46)限位的第一螺栓(452),托盘(45)下表面边沿嵌有环形的滑道(451),所述的滑道(451)内嵌有一对滚轮(444),所述的滚轮(444)之间设有第二转轴(443),所述的第二转轴(443)中部下侧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第二支杆(44),所述的第二支杆(44)下端部与开口向下的第二球帽(44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球帽(441)内嵌有第二球头(442),所述的第二球头(442)底部与大齿轮(412)上表面边沿固定连接,左侧立杆(40)的右侧的箱体(1)上固定设有竖向的第三伺服电机(42),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42)的电机轴(421)上端部穿过横板(41)向上延伸,且在上端部固定设有小齿轮(422),所述的小齿轮(422)与大齿轮(412)相啮合,横板(41)左端部设有竖向的第三支杆(413),所述的第三支杆(413)上端部右侧面设有第一固定耳(463),托盘(45)左侧外表面上端部设有第二固定耳(461),所述的第一固定耳(463)和第二固定耳(461)通过弹性系绳(462)扎系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医用麻醉科的配药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1)、圆板(111)、圆立柱(112)、支撑环板(10)、连接板(2)、传动板(20)、卡板(22)、原料针筒(23)、第二伺服电机(101)、斜齿轮板(102)、斜齿轮筒(104)和底部的混料筒(4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11)固定于前侧开口的箱体(1)顶部内壁,支撑环板(10)固定于箱体(1)内壁,箱体(1)的开口处铰接有透明侧门(3);所述的混料筒(46)底部设有搅拌组件(4);
所述的搅拌组件(4)包括一长方体状的横板(41),所述的横板(41)下表面四角分别固定设有竖向的立杆(40),所述的立杆(40)下端部分别与箱体(1)底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横板(41)上表面中部嵌有竖向可转动的第一转轴(411),所述的第一转轴(411)延伸出横板(41)上表面且在上端部与横向的大齿轮(412)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大齿轮(412)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第一支杆(43),所述的第一支杆(43)上端部与开口向上的第一球帽(43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球帽(431)内嵌有可转动的第一球头(432),所述的第一球头(432)顶部与开口向上的托盘(45)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托盘(45)内放置有上开口的混料筒(46),托盘(45)侧面向内旋拧有若干对混料筒(46)限位的第一螺栓(452),托盘(45)下表面边沿嵌有环形的滑道(451),所述的滑道(451)内嵌有一对滚轮(444),所述的滚轮(444)之间设有第二转轴(443),所述的第二转轴(443)中部下侧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第二支杆(44),所述的第二支杆(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燕高青何斐
申请(专利权)人:秦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