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54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2
一种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涉及一种混酸装置,在位于腔体(8)顶部的转轴(5)上固接有弧形刮条(2),环管(3)套在转轴(5)的外部且位于腔体(8)的上端,98酸进液管(6)的端部由罐体(7)的中部伸入后和环管(3)贯通连接,在环管(3)上密布有多个喷液孔(4),在转轴(5)的下端设有搅拌桨(10),105酸进液管(9)的端部和腔体(8)的下部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98酸进液管的端部设有带有喷液孔的环管,在腔体内顶部的转轴上设置弧形刮条,实现了利用刮条和环管清除出混酸罐内逃逸出的游离三氧化硫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酸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
技术介绍
氟化氢是无色气体;在80℃以下,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而成为缔合体(HF)n;无水氟化氢具有极强腐蚀性;当有少量水汽存在时,就显示出较高的化学活性;液态氟化氢的介电常数很高,是一种优良的溶剂,能溶解许多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用品。在制备氟化氢时,一般要用到的反应原料为浓硫酸和萤石粉,根据萤石粉的品质不同,需要将98酸和105酸按照配比混合后得到所需浓度,由于105酸含有很多的游离三氧化硫,所以在混合时游离的三氧化硫容易挥发,不容易调制出精确地混合浓度,这时就需要一种尽量避免三氧化硫气体逃逸的混酸容器,来实现精准的配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通过在98酸进液管的端部设有带有喷液孔的环管,在腔体内顶部的转轴上设置弧形刮条,实现了利用刮条和环管清除出混酸罐内逃逸出的游离三氧化硫的目的。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包括罐体,在罐体内设有腔体,罐体为上端和下端分别为半球面的结构,在罐体的顶部设有电机,电机设有的转轴沿罐体顶部设有的穿孔伸入到腔体内,在位于腔体顶部的转轴上固接有弧形刮条,环管套在转轴的外部且位于腔体的上端,98酸进液管的端部由罐体的中部伸入后和环管贯通连接,在环管上密布有多个喷液孔,在转轴的下端设有搅拌桨,105酸进液管的端部和腔体的下部贯通。所述的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在罐体的下端设有出液管。所述的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转轴和罐体顶部设有的穿孔为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的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弧形刮条和腔体的上壁为紧密配合,在弧形刮条上覆有硅胶层。所述的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在电机和罐体的外壁之间设有支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通过在98酸进液管的端部设有带有喷液孔的环管,在腔体内顶部的转轴上设置弧形刮条,实现了利用刮条和环管清除出混酸罐内逃逸出的游离三氧化硫的目的;本技术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安全环保、能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弧形刮条;3、环管;4、喷液孔;5、转轴;6、98酸进液管;7、罐体;8、腔体;9、105酸进液管;10、搅拌桨;11、出液管。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结合附图1所述的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包括罐体7,在罐体7内设有腔体8,罐体7为上端和下端分别为半球面的结构,在罐体7的顶部设有电机1,在电机1和罐体7的外壁之间设有支架,电机1设有的转轴5沿罐体7顶部设有的穿孔伸入到腔体8内,转轴5和罐体7顶部设有的穿孔为转动密封连接,在位于腔体8顶部的转轴5上固接有弧形刮条2,弧形刮条2和腔体8的上壁为紧密配合,在弧形刮条2上覆有硅胶层,环管3套在转轴5的外部且位于腔体8的上端,98酸进液管6的端部由罐体7的中部伸入后和环管3贯通连接,在环管3上密布有多个喷液孔4,在转轴5的下端设有搅拌桨10,105酸进液管9的端部和腔体8的下部贯通,在罐体7的下端设有出液管11。实施本技术所述的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将电机1连接开关及电源,先接通98酸储存罐让98酸沿98酸进液管6到达环管3,并由喷液孔4喷出,由于喷液孔4在环管3上为密布设置,所以可以达到对整个腔体8进行喷淋,待腔体8内的98酸没过105酸进液管9的管口时,接通105酸储存罐将105酸沿105酸进液管9流入腔体8内,开启电机1,搅拌桨10开始搅动混合液,部分从混合液逃逸的三氧化硫被98酸喷淋落入混合液中,粘附在腔体8侧壁上端的酸液被弧形刮条2刮下,达到了较好的混合效果,实现了利用刮条和环管清除出混酸罐内逃逸出的游离三氧化硫的目的。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其特征是:包括罐体(7),在罐体(7)内设有腔体(8),罐体(7)为上端和下端分别为半球面的结构,在罐体(7)的顶部设有电机(1),电机(1)设有的转轴(5)沿罐体(7)顶部设有的穿孔伸入到腔体(8)内,在位于腔体(8)顶部的转轴(5)上固接有弧形刮条(2),环管(3)套在转轴(5)的外部且位于腔体(8)的上端,98酸进液管(6)的端部由罐体(7)的中部伸入后和环管(3)贯通连接,在环管(3)上密布有多个喷液孔(4),在转轴(5)的下端设有搅拌桨(10),105酸进液管(9)的端部和腔体(8)的下部贯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混酸效果的混酸罐,其特征是:包括罐体(7),在罐体(7)内设有腔体(8),罐体(7)为上端和下端分别为半球面的结构,在罐体(7)的顶部设有电机(1),电机(1)设有的转轴(5)沿罐体(7)顶部设有的穿孔伸入到腔体(8)内,在位于腔体(8)顶部的转轴(5)上固接有弧形刮条(2),环管(3)套在转轴(5)的外部且位于腔体(8)的上端,98酸进液管(6)的端部由罐体(7)的中部伸入后和环管(3)贯通连接,在环管(3)上密布有多个喷液孔(4),在转轴(5)的下端设有搅拌桨(10),105酸进液管(9)的端部和腔体(8)的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永利李家朋任洪志杨治国李银现张晓会牛晓雷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氟钾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