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49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控制结构、第一半圆杆、第二半圆杆、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通孔、滑动结构、过滤结构、第一板框、第二板框和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板框和第二板框,使得当水通过管道本体时,水中的杂质可以被第二板框上的滤网过滤,而使第一板框和第二板框相互靠近,即可将杂质堆积在第一板框和第二板框之间,从而方便通过通孔直接对堆积在一起的杂质进行清理,通过设置滑动结构,使通孔可以被打开和关闭,可以在管道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打开通孔而对堆积的杂质进行清理,因而无需将整段管道拆除即可完成杂质的清理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管道,具体为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属于给排水管材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较为常见的水利工程包括通过管道将水量较多的水源处的水调用至水量不足处,同时对两地分别起到防洪和防旱的效果,而调水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埋设于地下的管道将水进行引流。但由于水利工程中调用的多为天然的水,即江河湖泊中的水,因此水体内包含较多的杂质,在通过管道运输水的过程中,水体中的水草、藻类等杂质容易附着在管道的内壁上并逐渐堆积,从而造成管道的堵塞并限制水的流速,且现有的管道通常通过拆除的方式才能够清洁到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能够对管道内流过的水进行过滤并便于对过滤下来的杂质进行清除。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包括管道本体及其连接于所述管道本体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及连接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控制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2)包括第一半圆杆(21)、第二半圆杆(22)、第一螺杆(23)、第二螺杆(24)、第一固定片(25)、第二固定片(26)与通孔(27),所述管道本体(1)上开设有所述通孔(27),所述通孔(27)内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半圆杆(21)与所述第二半圆杆(22),所述第一半圆杆(21)与所述第二半圆杆(22)上分别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螺杆(23)和所述第二螺杆(24),所述第一螺杆(23)与所述第二螺杆(2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片(25)与所述第二固定片(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及连接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控制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2)包括第一半圆杆(21)、第二半圆杆(22)、第一螺杆(23)、第二螺杆(24)、第一固定片(25)、第二固定片(26)与通孔(27),所述管道本体(1)上开设有所述通孔(27),所述通孔(27)内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半圆杆(21)与所述第二半圆杆(22),所述第一半圆杆(21)与所述第二半圆杆(22)上分别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螺杆(23)和所述第二螺杆(24),所述第一螺杆(23)与所述第二螺杆(2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片(25)与所述第二固定片(26),所述第一固定片(25)与所述第二固定片(26)可拆卸连接,所述管道本体(1)的内壁上连接有过滤结构(4),所述过滤结构(4)包括第一板框(41)、第二板框(42)与滤网(43),所述第一板框(41)与所述第二板框(42)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内壁,且所述第一板框(41)与所述第二板框(42)均分别与所述第一半圆杆(21)、所述第二半圆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框(42)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滤网(43),所述管道本体(1)上连接有滑动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3)包括滑槽(31)、弧形板(32)与固定条(33),所述管道本体(1)上开设有所述滑槽(31),所述滑槽(31)上滑动连接有所述弧形板(3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莒南县兴禹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